
《中国诗歌周刊》主编:兰馨月儿

赵之逵的诗(十二首)
(一) 上山,寻找酒仙草
我们相约到后山寻找酒仙草
这种泡在酒中也能存活
花开圣洁的草,就象喝了点酒
就敢上天揽月的诗仙李太白
想想都让人激动
在漫山遍野都是草的山上寻找异草
尤如,在茫茫人海中识别龙凤
尤如初来的扶贫干部
要从连串近似的名姓中
准确识别贫困户的面孔
翻找了半座山,酒仙草沒发现几棵
我们碰到一座坟
有人认出了,躺在坟里的
是十年前,这个村子远近闻名的大美人
说起来,眼中一片春暖花开
坟前坟后,鬼针草和野黄泡
高过了路人。一看就知
坟中人,已是多年无人过问
这美人,走南闯北,曾经追求者众
孤身回到农村,病魔纠缠,走时
来送别的,除了亲哥,再无男人
说着说着,眼光中,一道道幽幽的伤痕
下山时,我带回了三颗金色的酒仙草
泡在酒中的草
就象酒后的我们,精骨都有点硬
不远处,山茶花开了
小小的花苞,夺目地红。黄昏转过头
看了看,这华灯初上的红尘
2020年1月3日中午写于脱贫攻坚驻地小石桥,2020年1月7日下午修改
(二) 耀南梯田
鱼游了过来
从戛洒江逆流而上
霞光中
一道惊鸿停在耀南
弯弯的田眉
象天上的月亮
执着的山里人
用马,驮出云海茶香
驮回了大漠孤烟
锃亮的青石板上
看得见一地江南
云海退潮后
巍峨的哀劳山
是那条搁浅的鱼
鱼背上,层层梯田
闪着耀南人追梦的鳞光
注:耀南,因剿匪牺牲的董耀南团长而命名,地处云南省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戛洒镇境内,著名的茶马古道贯穿其中,云海梯田,无限风光。
(三) 我又想你了,父亲
遥想这样的夜晚
有彩虹贯空
从南极,一直把斑斓
铺架到新平
你从虹的那边走来
手里
提着一蓝子星星
凤尾竹轻拂着仰视的身影
思念是月亮背后
那一朵紧挨着一朵的云
我这样躺着,假装已入睡
看着你把被子
团团的,卷起边
紧了又紧
不让一丝寒风入侵
注:新平,是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我出生和成长的地方。儿时的我,爱蹬被子,冬天,多少个夜晚,父亲总是在我入睡后,披着单衣来到我床边,检查并把我蹬开的被子盖好,父亲走了,慈祥的音颜一直在心田。
(四) 落 叶
梨树上,还挂着几片归宿漂落的叶
他看起来神色疲惫
冷,一寸一寸爬上眉宇
叶脉上,有一些雨雪
仿佛我的一个朋友
正历经变异。又仿佛是
披在战士身上,御敌的铠衣
风中都是叶落的消息
经年搏击,叶,已伤痕累累
飘落的叶,躺在树下
象一块块战败的铁
红的部分,是血
更象是,烙在落叶心口上
挥之不去的、隐隐作痛的锈
仍有一些声音百折不屈
发自地里。这是枯叶
在以腐朽,谱写生命的战旗
(五) 签 到
弯曲如蛇,是山的腰身
每次出弯,就有一幅至美画面
闪现我们眼前。睿智的大山
知道要在哪个弯口,按下快门
太阳先我们一步抵达山巅
那雪一般、从山腰开到山顶的美
便是传闻中的老白花了吧
素雅的白,足以平息人间恩怨
高处,让山看到了海
让站在寒冷中的人,看得更远
气候时好时坏,而山乡
自始至终恒守着清风正气
让我们的每一次呼吸,都如饮甘泉
脚下,云雾正慢慢退潮
一如围拢上来,又陆续散去的人们
有人选择继续留在上面
纬度24.4,经度102.6
我在云岭先锋的签到平台
签下了今天,驻村扶贫的地点
后注:除了日常人工签字报到,上级组织要求每个驻村工作队员每天要在注册下载的APP上签到, GPS定位签到,彰显出管理的严以及上级希望扶贫工作者把身心全部扎根山乡、致力于脱贫攻坚。工作中,我们时常人在山乡,却经常忘记点开平台注签,但就我而言,人即便走得再远,老百姓,已习惯性地挂在了心间。
(六)清鱼潭
翻过这座最高的山
下到谷底
就是清鱼潭了
山路高低不平
把车弹起,又放下
要颠掉我们一身俗气
看不到边的平静停在眼里
清鱼潭
是群山怀中的一块碧玉
相传,一旦有异物入潭
陈枝或落叶
就会有神鸟飞来,衔离
这一点,神似我们的眼睛
容不下任何沙粒
或许是水满则溢?
或许,轮回下
聚或者离,都身不由已
凭我们的俗眼
如何看得透
清鱼潭高深莫测的底
就象川藏路上迁徙的羊
返程中,我们看见
数条清溪从前路接踵穿越
原来,多余的水
都流到了山下,恩泽四野
后注:小石桥缺水,我们到龙母箐寻水源,交界处,返程中,路过一处被山私藏的水,当地人称“清鱼潭",碧翠的水面宁静而神秘。当地人说,清鱼潭水面永无杂物,一旦有枝、叶等杂物落到水面,山上林中的鸟就会飞来清理,坚守着这一方水的圣洁;清鱼潭的水一年四季常有,无论天干还是雨季,永远保持同一水位;一路上,我们不断看见清澈的水穿过山路顺道而下,说明清鱼潭是一条活水,源自山心某地,来的来,流的流,一年四季,保持了清鱼潭水位的始终如一。写于2019年10月27日晚上

【绘画:柯林胶】
(七) 深冬,土屋旁那棵酸木瓜树
所有春华秋实已褪尽
土墙后,那棵孤零零的酸木瓜树
尤如一个年迈的村民
蹲在墙角,独自抗衡寒冰
风中,传来青白菜幽幽的叹息
一些水渐行渐远,一场霜
下在隔壁玉苗村
刺,高高昂起,向着高蓝的天
仿佛山乡,那些历经了太多磨难
依然矢志不渝热爱着生活的人民
路旁,五厘米高的蚕豆,长出了双翼
高飞的绿,托举着酸木瓜低垂的眉睫
这样的布局,让冬天显得不那么无情
过不了多久,这一树枯萎
就会满枝青翠
就会开红花、结黄果
轮回起新的一波、不息的生命
(八) 冬天,到河边看柳
等不及春风过岸
满河乡水,便绿了
听到树上有人在窃窃私语
仿佛是去年,纷飞的柳絮
冬天到河边,不为看柳
看柳条上
那些从冬到春绿绿的诗句
阳光轻轻松松突破了寒流
破冰的,从来就不是什么磐石
或金银铜铁
花开花谢,云,一直在天际
尤如此刻,越走越暖的孤旅
没有雨从中渗和
冬天的河面,风很静,水,很清
幸福是此时
正在水中,自由摆尾的柳
(九) 站着,象树一样
我一抬头,就认出了
这两只毛色亮丽的鸟
前天,他们还在高寒的山乡比翼
鸣叫声很挤。比起山乡
城市里的树,明显有一点稀
除了林立的高楼
没有更多的枝,可供鸟栖息
裹挟着冰雪的风,越来越紧了
我选择与树并肩站立
并且尽可能地,站得久一些
色括双肩和头颅,我都腾了出来
以便于那些
飞越了千山万水寻到这里的鸟
有个地方,歇一歇
2019年11月27日上午
(十) 飞蛾,赴的是月
每一种动物都有执念
比如蛾追月,至死,也不罢休
蛾,是脱干了水分的雪
在山乡,在太阳能灯柱下
我时常看见一些飞蛾的尸体
雪白的身躯,裹挟着爱
以及更多的坚毅。这让人肃然起敬
仿佛山乡,刚刚下过一小场雪
这样的雪景,山乡常有
灯光是黑暗里的月,织一颗柔亮的心
今夜,再一次把蛾吸引
从四面八方赶来的蛾
争抢着,向着光亮的方向,飞抵
从楼上看下去,密密麻麻
仿佛是,月在灯光中,下起了雪
(十一) 瘾
梨树落叶的时候,就该种小麦了
土被全身翻捡了一遍,露出红红的心
这个时节的小石桥,田里都有劳作的人
山里,都是待孕的土地
空气中弥漫着农家肥浓烈的气息
这是山乡惯抹的香水
只有深爱青山的人,才能适应
而我一直喜欢事物简单一些
不添加更多元素,比如钙式者磷
面对眼前这一片草
最多来一句:绿油油的
我想,只有这样
才不会失守,相濡多年的诗意
一边余霞红满天,一边闲云渡飞雁
如今的我
也学会了欣赏这样一些别致的景
不再揪着陈芝麻烂事情,和自己较劲
比如现在,独坐山顶
怀想那些健康成长的麦粒
更多的时候,我会再走进一步
把心翻过来,读一读那些
曾经行色匆匆、脉络交错的路径
比对一下诗歌,或赞美爱情
一些树叶正随季衰老
一些生命又开始发青
上了点岁数的人,渐渐
养成了怀旧的瘾
(十二) 取舍
一一生命源于传承,这多亏了蜂蛹、种子、土地! 硕大甘甜的果实,得于勤劳的修枝剪叶,得于对花果科学的去留。
果园里,飞舞着蜂蝶
那是一个动物王国
对植物最甜蜜的事业
从一朵花到另一朵花
蜜蜂,用其娇小的手脚
勾起粉,完成了
精子对卵子的万千情义
青枝上,茧吐故纳新
选择这个负氧离子充沛的早晨
唤醒睡梦中,神秘斑斓的羽
现在,所有目光
聚焦清花修果的农民
他修掉繁沉的枝,剪去遮阳的叶
仿佛在割蜜,又仿佛化蝶
被剪去的,还有正在盛开的美丽
多余的花
误了果实太多丰硕的追忆
【诗人简介】
赵之逵, 当代扶贫诗人,鲁迅文学院89级高级班学员,1989年在"现代诗社团大展"中被评为"桂冠青年诗人",玉溪师范学院客座教授,《诗天子》诗歌平台总监,《洛阳诗人》执行主编,《半岛诗刊》常务副主编,《北极星文学》外联部部长、现代诗主编。诗作散见于全国各级刊物和诗歌平台,1989年古体诗《山韵》荣获"苏东坡"杯全国诗歌大赛二等奖,1992年出版第一本个人诗集《流动的光斑》。现受组织委派到山乡开展脱贫攻坚工作。
诗观:诗言志,矣传情,当下中国,正值盛世,举世瞩目,当歌之!为诗者,就是要心存阳光,即便在阴雨天,也要让诗,发出正能量的声音。

《中国诗歌周刊》
诗社机构简介
顾问:桑恒昌 非马 恒虹
诗评委:今音 蓝棠 西风
美术顾问:
一现飞鸿 柯林胶
社长:蓝棠
副社长:兰馨月儿 柯羽 羽君
主编:兰馨月儿
副主编:今生无悔 谭绿松
执行主编:羽君 思雅 江南
梁兵 高凉之子
美术总监: 曾志强(诗刊封面设计)
钟沛任
编委:
思雅 素宏 江帆
羽君 时光 一禅
吉祥 你若安好
大江 苏凌 娇君
景谦 梦秋 黄山
宣传部长:强弓
主播团长:江帆
主播副团长:紫菱菱
主播总监:兰馨月儿
金牌主播:
江帆 紫菱菱 京鸽
徒步 曹钧 宽厚的微笑
小薇 笔墨丹青 岁月如歌
蓝调 乐笙悠悠 光沐 宝泉
一、古诗词选稿中心
二、现代诗选稿中心
三、精品系列创作中心
(国风雅韵、新诗美韵)
四、专题创作中心
五、诗评工作室
六、“华之韵”朗诵团
七、审稿中心
八、编辑工作室
九、宣传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