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韩城坡底村三月三庙会文明史初探》 张衍杰
上图攝影 /刘军田
中华大地,春日和暖,花朵绽放,
草长莺飞,鸟语花香,彩蝶恋花,
蜜蜂釆蜜,农耕文明,生活幸福,
社会进步,告慰轩辕、伏惟尚飨。
五十六个民族和和美美,团结幸福。生活在九州华夏大地上的炎黄子孙,创造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农耕文明和传统文化,收获五千年绵延不绝的历史脉落。目前中华大地上人丁兴旺、民健畜壮,科技提升,国力增强。覆盖全球,北斗导航。民俗迥异,天下大同,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长江以南祭祀文化多用舞龙舞狮、跳傩舞、唱戏咏曲,而地处北方的韩城则是以傩舞、高跷、秦腔、眉胡、碗碗腔、皮影、唱秧歌、扭秧歌,背、抬芯子、划旱船、各色鼓舞、撞神楼等等文化来展示。每到农闲时节,黄河、长江两岸人们因时地利,在炎、黄、尧、舜、禹的陵、庙、寺、观、道观、道场众多文化场所祈求心灵慰藉。诸多传统文化都是从夏、商、周、秦、汉、唐、宋、元、明、清文化积淀下来的。好的庙会文化可以记念传承他们的文化活态与文明密码。延续增进各民族的大团结大发展。
许多斑驳古朴的元、明、清庙宇林立韩城,丰富多元,多彩的庙会给古香古色韩城平添了丰富的滋养文化。比如大禹庙会、八仙镇庙会、文昌庙会、司马迁祠庙会。在韩城,有庙就有风水塔,传说韩城有一百零八座塔,塔塔巍峨给古韩城平添文脉兴旺的繁华景象,人、神、佛、道和谐相处,尊循自然,珍爱生命。
又是一年三月初三,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诞辰日,韩城庙会再次拉开了帷幕。在韩城每月均有说法不同的祭祀庆祝活动,正月十五闹花灯,二月二来龙抬头。三月三来祭轩辕。四月四来杈杷节,五月五来祭屈原,六月六来流鲤鱼,七月七来祈巧节、八月八来看娘舅,九月九来重阳节(登高节),十日十日丰收节。十一月冬藏,十二月过腊八节。
坡底村每年举办的三月三庙会是从古老的中国情人节开始演变而来的庙会,几千年的原汁原味传承至今天和遥祭轩辕黄帝的活动合二为一。每年古历三月初三坡底村庙会都是连续三天时间,届时四面八方的男女老幼,俊男倩女都会沐浴斋戒,精心打扮一番,穿戴一新的说说笑笑,踏青赏花。女孩子拈花惹草,男孩子折新柳枝。头戴黄澄澄油菜花、红彤彤杜娟花。
洁白的梨花、粉红色的桃花把女孩装扮的美丽非常。心灵手巧的女孩儿编织柳条花篮,采到春天开的黄、白、红三色扎成花伴放到花蓝里。男子们则头戴柳帽面向黄帝故里,行五拜十五叩礼遥祭轩辕黄帝,祈求中华人文始祖保佑男孩收获勇敢、健康,五谷丰登,保幼中华儿女身体健康花一样的秀丽。然后倩女、俊男都拈花戴草的到坡底村桃花姑姑庙献花、放炮、请香、敬香、焚香,三拜九叩礼祭拜桃花姑姑真容,桃花姑姑容艳聪惠,把美丽聪惠赐予人间。
内心愿望了却后男女青年看戏听曲,欣赏民俗手工艺,糖胡芦,糖人、泥人都是每年大家最喜欢的传统工艺,品美食凉皮、凉饸饹,心爱的人见到心怡的小物件爱不释手,脚步羁绊恋恋不舍,男孩眼尖看到女孩的痴迷,亳不吝啬的小青年拿出口袋的微薄零钱买给了她,女孩会心的笑着手拉手和男孩跑开静处或桃花杏花林下悄悄甜甜聊着切切私语,同心同意的编织内心幸福美好未来。男女老幼挖野菜,采蒲公英,漂锅蒸菜,吃着用菜子油烧的蒜泥和醋拌匀浇到蒸菜上吃着天然的食材败火消毒,滋阴补阳护肝脏。村外的麦田里放风筝的娃娃们寓情于乐,即锻炼了身体,又放飞了希望。同时心底遥祭轩辕皇帝,求取心灵慰藉,保佑中国富足强大!



2020年3月23日写于韩城市周原村,初次探讨,如有不同意见,可在文下留言,谢谢!
作者介绍:
张衍杰,陕西韩城市周原人,韩城作协会员,热爱韩城古村落十年,著有《黄河长流》书稿十五万字,爱好书法,喜欢唱歌跳舞,热爱周原民风民俗、鼓舞和奘神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