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娃日记——快乐每一天】
文/滕老师

3月15日
我觉得宝去农村不是坏事。就直接驱车来到我的家。一路轻松无话,到家渴盼已久的九只活鸡咕咕叫着,草窝里觅食,近在眼前,匆匆看了几眼便摆手再见,专注于新工作——塑料小耙子耧土!
午睡创造了宝人生的第一次奇迹🎈 !
滕寨—田野—乔家—过桥—马拉松赛道—过反修桥—到家,一圈下来,约五六里路。
第一圈,12点半,姥爷骑着宝热爱的电动三轮车,半个多小时返回,不但没睡意,反而兴致勃勃地向我们展示六支芦苇。姥爷叙述,河边玩了好大一会,就是看水,宝就是看水,看不够。
第二圈,我一看这可不行,必须睡觉啊!我提议,我抱着,再来一圈,这次肯定能睡着。闻皓一听,高兴坏了,“坐三轮车,坐三轮车。”迫不及待的坐了上去。
我坐后,仅仅搂着他,姥爷慢悠悠地骑着。
这一路,可真是好呀!春游啊踏青啊,梦想咋就轻而易举实现了呢?春风她吻上了我的脸……春光明媚,花红柳绿,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我们一路欣赏,一路絮语。青青的麦苗。姥爷停车,揪了根麦苗。
高高的电线杆。我们抬头仰视,一根接一根。
清清的河水,“有鱼”,宝补充。
看那,长尾巴的喜鹊,静静的停在枝头。
路边,这是棉花,还记得那次你掰开的棉花吗?(上次我特意找个棉桃带回家)
路边一群麻雀,我们路过,呼的一声,集体飞起!“哇!”惊得宝大叫。
“柔柔的春风,”宝伸开两只手。
“宝的手里有阳光,有春风,”
宝再看看伸展的手心。
我们下来摸摸麦子吧。

行!
我们下车,走进麦田,深一脚浅一脚,好奇的往里走。葱葱郁郁,目之所即皆葱绿,浑身上下,由里而外,心旷神怡,宅家的郁闷一扫而光。阳光正暖而不燥,风正轻柔而不烈,摸摸麦苗,拔颗野菜,继续前行。
乔家村是新农村的示范村,我们走的路上,挂满了摇摇摆摆的红灯笼,墙面画满漂亮的图案,有青的栆,红的桃,绿的叶,艳的花🌸 ,更增添了我们的乐趣。
很快来到桥上,有意外收获。杂草丛生的岸边,一老农在撒网捕鱼,这与我们都罕见,宝更是史无前例。
我们停在桥面,怔怔地盯着看了好大一会。用力撒网,小心收网,仔细查看有没鱼儿。阳光在水面跳跃,几个村里的小伙谈笑着路过,我们恋恋不舍的继续前进——不忘初心,要睡觉。
下了桥北走,是没彻底完工的马拉松赛道,一侧是流淌的黄河水,一侧是低矮的山坡,前后左右除我们三人外,就是起起落落的鸟儿,呼呼的风儿。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我们一路说着,一路和着,不时微笑,“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骑车的姥爷懒洋洋:“困”。
但,我们宝还是没有睡的意思。精神十足,就是新鲜,看不够!

好坚强啊🌻
到了滕寨与沙河交接的反修桥(1958年修建),我提议右拐。于是,我们沿着原来村里的小路,来到了空旷荒凉的沙河旧址。满目荒草与瓦砾,只有两座旧屋仍在,似乎写满抗争与不舍。前面是新崛起的高楼,据说数月后,这就是原来村民的家。
沙河这个名字,已经注定永远的消失了。沙河公社~沙河乡~沙河村,历史的车轮无情的碾压过,对于未来的孩子,也只是耳边的一个词语而已🌾 。
此刻,怀里的宝有了困意,终究抵不过一路的颠簸。我们掉头慢慢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