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京悦读// 有声散文《方舱医院里的故事》 一个援鄂护士长手记
作者:烛光
导播:莉香
后期制作:深山远亲(酷音&阿峰)
演播:
护士长— 莉香
小不点— 清宁
爷爷 — 深山远亲
旁白 — 珍馨
【旁白】两个月前娟子给我打来电话,说她写了申请,报名去武汉,把家里的老人托付给我,我答应了她,从她走的那天起,我没有一天不盼她平安归来的,前两天她终于带着一队人马平安回来了。这段日子里,我不太敢打扰她,她也忙的,抽时间跟我视频聊几句报个平安既可,这回隔离十四天,我们有大把的时间说话了,听着她讲的每一个故事我都会非常感动。这是其中的一个故事。
【娟子】 “小不点,干嘛呢?”
【小不点】“院妈,我在跟武汉爷爷说话呢。他让我给你带好呢”
【娟子】“好好,你忙吧,代我谢谢他”
【小不点】“嗯,好的”
【娟子】回家了,本想把欠下的觉都睡回来,可一觉醒来怎么也睡不着,不跟他们操心反倒有点不习惯了,特别是那个小不点。 过去四十多天的事不断的在过电影,吃了多少苦还真没留多少印像,不能忘记的是却是那一幕幕的感动。 那是2月8日,花灯才点上,元宵没吃完,一通电话,我便带着一队人马赶赴到了武汉,全建制接管了方仓院的一个病区。我带来的大多数护士都是八零后,还有几个九十年代未出生的九零后,小姑娘们有的比我儿子小。 就这样,一批充满正能量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优秀的医务工作者跟着我来了,医院领导把“院感员”的重任交给了我。我身上担着从未有过的责任和压力。 这帮孩子还送我一个尊称,多大年龄都跟我叫“院妈”。“院妈”每天都要看着每一个孩子穿好防护服,尤其“小不点”,连护目镜和手套我都要亲自给她戴好,才能放她进去。这不,她回头就给我了一个微笑:
【小不点】“院妈看我像个白粽子嘛?要不像个企鹅?”
【娟子】“呵呵,你啊你就像一个小天使”。我暗暗的告诉自己,别看我是顶着风雪把他们带到武汉的,等春暖花开时一个不少的都要带回家乡去,我也要为自己骄傲一回。 我原来和“小不点”不在一个科室不是很熟,她听人说我爱训人,也有点怕我。从小没妈的孩子很懂事,个子不高,两个大眼睛会说话,工作起来一点也不骄气,口罩和护目镜把白嫩的小脸蛋勒地左一道右一道的红血印,高高的鼻梁都被压破了,三层手套摘下来手还起了泡泡,我真替她妈心疼她。 她一喊我“院妈”我心里就烧的疼,在家还是个孩子呢,跟我出来走进方仓就变成了战士了。 刚来第二天,走出隔离区在缓冲间脱防护服时,脱两件之间她竟然忘了给手消毒,出来时我狠狠的训了她一顿:“穿按规程,脱也要按规程,你这么马虎不要命了吗?大老远来是来救命的,不是来送命的!”她哭了,像个委屈的小学生。 下班后有人提醒我,“话说的有点重了吧护士长,这孩子饭都没吃好,看来心情也不太好,如果她看手机看着看着再睡着了肯定不好”。我也觉得自己的话确实有点重了,于是,就拿着捐赠的零食送到到了她的床边。她赶忙的站了起来,一双大眼睛怱闪着看着我:
【小不点】“院妈,对不起,我知道自己做的不好,让你操心了!”
【娟子】我哽咽了。我把零食扔到了她的床上,并帮她把勒破的地方消了消毒。然后像搂着自己孩子一样的搂着她说:“你父母养你这么大不容易。国家培养你这么优秀也不容易,我是在替你父母管你,我不能把你好好的带出来而带不回去呀,那我回去了该怎么向你的父母交待!”
【小不点】“我妈妈去世后,我一直跟爸爸和爷爷一块生活,好久没人抱过我了,我想在你怀里多呆一会儿,只有你能像妈妈一样每天给我操心,还亲自帮我整理防护服,”
【娟子】我见不得没妈孩子的这个样子,眼泪也打湿了眼眶。
【娟子】刚进方仓的患者中有很多老年人情绪也不很稳定,我们得像哄小孩一样的照顾他们。 其中有一个八十四岁的老人就是不吃饭,说把自己饿死了才好,好能找老伴去,谁哄也不行。和家人连线,儿子,孙子谁都劝不了,他又不能进方仓去陪他,孙子抱着手机哭他也不动心。 多年从事重症监护生死见多了,我能理解老人失去老伴的痛苦,但我要处理太多的事情,沒有时间来陪他。老人本来自己吃饭是没问题的,可这“小不点”就喊她爷爷,然后去喂他,但他就是不张嘴。老爷子说:
【爷爷】“老伴没了,家就没了,我还活着干啥!”
【小不点】“爷爷您要是找奶奶去了,您儿子和孙子不也没家了吗?我把爷爷和爸爸扔家里,大老远跑来救您,您对得起我吗?”
【娟子】听了这话,老爷子哭小不点也哭。同区的患者也来劝老爷子了:
【同区患者】“老爷子,这小护士在家还是个孩子呢,大老远来救咱们,为了什么呀,要是你孙女你不心疼啊?”
【娟子】小不点弯下腰摸着老爷子的手说:
【小不点】“爷爷呀,您儿子没妈妈了,得有爸爸呀。您孙子没奶奶了,得有爷爷呀。您得替奶奶为他们操心啊。我也有爷爷,看到您,我就想我爷爷了,您好好吃饭,快点好起来,您回家看孙子,我回家看爷爷。”
【娟子】看,她就能让老人家觉得自己还有用谁都离不开他,必须要快点好起来去给儿子和孙子当主心骨,替老伴去为孩子们操心。她怎么那么聪明呢?我感觉她怎么这么快就长大了呢。打那以后老爷子还就真就听她的话,让喝药就喝药,让吃饭就吃饭。 她每天一上班就先去喊老爷子:
【小不点】“爷爷,吃饭了。”
【爷爷】“吃饭吃饭,呵呵”“大眼睛姑娘,小不点姑娘,谢谢你,呵呵,吃饭喽”
【娟子】看,两人竟成了相差六十多岁的忘年交,出院时两人还互相加了微信。回家后,老爷子每天早上都会给小不点发个信息。小不点休息时也给老爷子回复。这不, 前两天小不点还让我看老爷子给她发的信息呢:【爷爷】“听说外国嫌老人没用了,还给国家添麻烦,传染上的都不管了,什么集体免疫,扛不住的自己就死了,我们国家多好啊,派你们来,把能救活的都治好了。我得好好活着,明年你来,我带你去蹬黄鹤楼。”
【娟子】昨天听说我们要走了,老爷子又发来了一条信息:【爷爷】“爷爷没有办法去接你,也没有办法去送你,可我有办法记住你,我想使劲记住你的样子。我能想像到你笑起来的样子,你能发一张照片让我看看吗? 爷爷我独享了!”
【娟子】小不点给老爷子也发了信息:
【小不点】“您知道吗,武汉最美的不是樱花,是那座城市里英雄的人民,他们太委屈了,好好的生活被疫情打的空街清巷,我们一起努力,武汉加油!武汉一定会重新好起来的!明年我还等您陪我一起去蹬黄鹤楼,看樱花,吃热干面呢。”
【娟子】小不点就是这样每天把老爷子发给她的信息让我看。我从中看到了灾难和痛苦中真的能生长出爱的力量。 我从来没优秀过,但关键时刻也没有退缩过,再回单位我就要办退休手续了,我这最后一班岗站的真是惊心动魄,连我自己都没有想到还收获了一个忘年交,而且还是三个辈份之间的忘年交。
【旁白】武汉疫情逐渐好起来了,娟子和她的援鄂医疗队姐妹们陆续踏上了返程之路。这趟武汉没有白去,护士小姐妹们在一场疫情磨炼下成长起来,小不点也越加成熟了。于娟子而言,不止是付出,更有真真且且的收获。而我也好像认识了一个新的娟子,认识了一群极其朴实高尚可歌可泣杏林中人。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我们这个民族才从风雪交加走到了春暖花开。


作者:烛光
原名:骆宏丽,退休教师,现返聘对外汉语教师,学生遍及欧非多个国家,一直在为传播中国语言文字和传统文化而工作,偶有文字见诸报刊。

导播&护士长:莉香
辽宁沈阳人,原名赵英莉,是东北黑土地上的一位热爱诗歌、热爱朗诵的声音行者,曾就职于外企HR及Sales管理岗位,系盛京悦读群的发起者,于2019年加入辽宁省朗诵协会及辽宁省博雅诗词学会。喜欢读书、旅行、探索未知,怀揣感恩之心聆听讴歌美好!

后期制作&爷爷:深山远亲(酷音&阿峰)
朗诵及音频后期制作爱好者,辽宁省朗诵艺术协会会员。

小不点:清宁
企业融媒体中心播音员,盛京悦读成员。爱播音,爱朗读,让声音插上情感的翅膀传递美好。因为喜欢,所以热爱!

旁白:珍馨
本名:郭淑珍,辽宁省朗诵协会会员,博雅诗社会员,酷爱朗诵艺术,爱好唱歌,愿用声音使文字得到更高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