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突如其来的疫情,挡住了回娘家和亲人团聚的脚步。我这个出了门的闺女,想和我娘家的几个姑姑见一面,只有过年和中秋节。最近一直想和我的几个姑姑在娘家聚齐,都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难道要到中秋节?

前天我爸在家族微信群里发一句“初六到马栏吃喜面条”,看到这个消息,我心里一阵欣喜。家族有喜事!三姑家又添孙子了。我可以趁着这个机会,和我的姑姑们见一面。
我爸兄妹7个,我有4个姑姑,除了一个远在陕西的二姑,三姑家里是最远的。记忆里小时候,三姑来一次都要骑好久的车。路远并没有阻挡亲情,爸爸兄妹7人非常团结,互帮互助,我们一家人是村里人人羡慕称赞的大家庭。

三姑家在马栏镇,马栏镇历史悠久,因三国时期曹操在此屯兵牧马而得名.北宋时期,马栏是京畿四大重镇之一,曾有过“商贾云集,八方争凑”的繁荣鼎盛。镇域内有兴国寺塔、曹操议事台、蝎子岗遗址、乐陵汉墓群等古迹,具有丰富的人文景观。
今天突然降温了,还下着雨,冷飕飕的。上午吃完饭,我们先来到鄢陵县城和我哥一家一起去三姑家。
路上哥哥在红包上写上:万里长城万里长,慧芳又当孩儿他娘;万里长城永不倒,儿子长大当领导。哈哈!开车到了10点多,门外已经停了好几辆车,亲人也在迎接,进了院子一看,都是我们家的人:大伯一家3代,我爸妈,三叔一家,大姑一家3代,四姑一家3代,加起来将近30人。
看来大家和我想法一样:过年没聚,借着这个机会大家聚聚见见面说说话。心里也不禁感叹,兄弟姐妹多了真好,一大家人真幸福!

孩子们在屋里吃瓜子玩玩具看电视,哥哥他们在门楼下聊天,妈妈他们那一辈在院子里看我姑姑家的菜。一片喜气洋洋,好不热闹。咋一看觉得三姑家的院子生机勃勃,菜都长的格外好,大家摘的摘拨的拨满载而归。福地福人居,三姑家旁边就是汉朝距离现在1000多年的兴国寺,每年的三月十八有庙会。这样的地方真是风水宝地。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结婚、生子、寿诞是人生的三大喜事。在农村吃喜面条依然占有重要的位置。
“吃喜面”其实就是亲戚们去看房间里还未满月的小宝宝,因为宝宝还未满月,大家要吃一碗喜面才可以进来,喜面也叫“长寿面”这也是一种美好的寓意。
听老一辈人说,以前吃喜面去看未满月的宝宝时,要在手腕处系上一根红绳才能进入房间看宝宝,这也是一种美好吉祥的寓意。


现在这样的风俗简化多了,毕竟现在只是吃一碗面条就然后再拿个红包给宝宝就可以了,毕竟家里多了一个宝宝是一件喜事。
中午12点我们移驾来到辣妹酒家,见门口挂着“鄢陵县农村聚餐定点饭店”的牌子,看到这个牌子,更加可以放心的吃了。进到包间桌上已经摆满了菜,我一看荤素搭配12个凉菜,在乡镇有这些菜真不赖,经济实惠,好吃不贵。
吃了凉菜吃热菜,热菜荤素也上了12个,有肘子、鱼、羊肉、酥肉、梅菜扣肉……都是硬菜。从菜上就能看得出三姑一家得了孙子高兴的心情!

客走主家安!上完最后一道鸡蛋汤,大家都相互搀扶来到大门外,为啥相互搀扶?我们一家人酒量都好,亲人们团聚,更免不了多喝几杯啦。
好,都开车慢点。伴着这样的牵挂,大家都纷纷上车回家。
我的亲人们,下次见!
(彩琴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