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 念 父 亲
文/黄玉龙
滚烫的心
熔不化坚硬的水泥
你的体温
我无法感受的永恒
春风火烧火燎
悲痛在花朵中燃烧
清明的雨落在他乡
思情在灵魂里穿行
从来就不曾离开过水
你的船却在航行途中搁浅
青山下的港湾离江水太远
你不肯落下桅杆上的帆
父亲
你就在
我汛期的河流上
静静远航
●想起父亲
文/ 黄玉龙
又到清明节,想起
小的时候父亲带我扫墓
晚上,我躺在床上
想起我的父亲
三十多年我没见过父亲了
可又好像昨天刚刚分开
今夜月色很亮
我在窗前捧起父亲的照片
爸爸!我口里发出这声呼唤
竟然象回到伊呀学语的幼年
笨拙,陌生
双唇如同铅铸般的沉重
圣诞节的那个前夜
父亲抓起帽子
从白色的病床上突然坐起
说要回家
太晚了。苍白的月亮高高挂在
白色墙壁的走廊窗户上
一声叹息,在母亲轻声的安慰中
我看见,天边两颗晶亮的星星
从躺下的,父亲的眼角滑落
我不知道圣诞节,只知道那是冬至日
我永远记住了这个特别的日子
天气很好,父亲静静的走了
没有说一句话,他是看着阳光
走到生命的尽头,五十三个春秋
没多久,就是清明节
●写给父亲
文/黄玉龙
静悄悄的春夜
勾起心底的怀念
淅淅沥沥的雨滴
击起深深的思绪
如山乡晨烟暮雾般缠绵
似林间山谷小溪般清澈
晶亮的泪珠
落入蓝蓝的深情
化作朵朵蒲公英
盛开在雨夜
啊
父亲
拖着沉重的叹息你匆匆走来
带着不尽的思念你静静地离去
步履中坦坦荡荡
皱纹里一尘不染
弥留之际
你生锈的目光
仍在关注眷念的土地
仍想为我再筑人生的驿站
今天
我已步入耳顺的圣殿
你留念的日子
比你当初想象的还要绚丽灿烂
而我只能
今夜
在梦中轻轻向你述说
● 父亲从没走远
文/黄玉龙
我仰望
是因为你步入了天堂
额头的皱纹深藏你的灵魂
温暖的目光
永远在梦乡
我低首
是因为你已远走
脖颈的皮肤感觉到你的笑意
沉重的脸庞
滑落的记忆在远航
我侧身
是因为你而难眠
布衣肩膀担起上下的责任
叶子未黄
枝头已匆匆感受秋的苍凉
我回眸
是因为春天里
街头擦肩而过总以为那肯定是你
紧走几步……
却原来你浮现在月光里

●离别
文/黄玉龙
您离开的那年
我的心被撕裂
从此
天地相隔
我跪下
还想再看您一眼

●冬至日祭父亲
文/黄玉龙
三十年祭日的冬至,去年
上坟。孤身一人
沉没在涕泪滂沱的河里
今年冬至,和去年一样
撑着一把白伞,一袭黑衣
胸口一捧鲜艳的黄红紫白四色菊
万千雨丝,抚摸
脸颊上滚热聚积的思念
冬雨中一顶荒草夹几缕银丝
习惯了三十年的规矩
尽管我的膝骨已不听使唤
矮墙有缝,父亲端坐目光威严
还是没有说服自己
奔七了,少点哀伤
可眼泪在路上就打湿了双脚
拽一根草,嘴角咀嚼
我,远离了香烟。父亲
你是否也早已忘记了烟草味
本想带酒,可我突然想起你的告诫
雨水和着泪勾兑
浓度相当烈性。尝尝!我先干
●阿爸
文/黄玉龙
昨夜,又梦到阿爸
我们相视
和三十多年前一样
没有交流
父子间的话都在眼里
那个冬至日的午后
融融的太阳睡眼朦胧
阿爸,五十三岁的生命
定格在一束光中
眼前一片雪花
一个锋利的字割断泪腺
思维,锈蚀的钟停摆
全家人疼痛的泪水
喷洒在瘦骨嶙峋的病床
无情的手推车推走了月圆
冬日阳光中病房的走廊
回响父亲坚强的脚步
不曾想,过早痛苦地画上
生命的句号
从此,年轻的我刻骨铭心
常常泪水洗面
那一天是西方的圣诞节
阿爸的冬至日
年年,我都会到郊外
看望与祖父母长眠一起
父亲的坟头,后来
水泥砌了坚固的墓室
室外涕泪筑成护河
我,还有儿子
三十多年
冬至清明风雨无阻
纸烟袅袅中轻声
渐远却活在胸中的呼唤
阿爸
山野长跪
儿子起身,扶住我的胳膊
转身
还是一步一回头
●雨夜
文/黄玉龙
厂区尽头
那盏路灯的光,草纸一样的黄
高低不平的路旁,弧立
年久的木制电线杆雨中哭泣
子夜,踉跄的步伐
沉重矿粉的箩筐,变型
压在少年吃力的肩头
饥肠咕噜,吞下
咬碎的唾液
目光劈开雨雾
凝神,疑惑的身影走近
午夜的矿区泥泞小道灿烂芬芳
雨水?泪水?昏暗中决堤
接过体温焐热的铝制饭盒
粗大的手掌,抚摸心头的疼痛
沉重,飞向我仰视的阔背……
目光熬淡灯影,黄叶飘逝
怀念一片冬至的落叶
我离土地最近
●我不会忘记
一一献给父亲,这座城市的最初创造者
文/黄玉龙
父亲踏着泥泞
随治淮大军而来
是因为你要树起钢铁的大旗
他们集聚这方热土
不在乎举目一片荒芜
江风拂发,拂面,拂裸露的脊梁
半个多世纪血汗
伴着毅志将你
雕铸成一座钢铁的城市一一马鞍山
傲立在江东大地
徜徉在生我的,熟悉而又陌生的家园
用我六十年目睹你过来的眼晴
读你
林间有父亲青春的倩影
回首,找寻你
来时旧貌,原始的厂区
烧结,炼铁,昔日
简陋的模样
已无从辩起
面对父亲抛洒热血的故地
我眼前又仿佛看到
冲天的粉尘
一根撬棍吃力抵走
一辆辆火烫沉重的
烧结矿车的情景
污垢的巴斗帽下,被铁矿烤红
汗如雨下的面庞,灿烂着
喜悦的神情
悠悠岁月
早已尘封了这儿时的记忆
可我又怎能将过去忘记
我不能忘记的是他们
当年创业的一腔豪情
以”老鹰窝“下的草棚 , 为家
从野兔做窝的小高炉, 起手
为了实现梦想,拼着性命
奠基
从此
有了诗仙故地的日新月异
有了现代马钢的宏大崛起
从过去的地图上找不到你
到现今的地图上少不了你
马鞍山 一一 中国城市大家庭里
一个响亮的地名
而父亲他们,最初的创造者
已随风而去,默默
化作无数的音容笑貌
在今日诗城湛蓝的天空
予我以力量
予我以春潮激荡

♦简介:
黄玉龙,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网络作家协会会员,香港诗人联盟会员,世界汉诗国际一级诗人。中国诗歌会安徽分会会长,“丝绸之路国际诗人联合会”常务理事。安徽省检察官文联原常务委员,马鞍山市作家协会秘书长,马鞍山市太白诗社副社长。《中国诗》《中华文学》《诚信山东》杂志和《国际联合报社》等签约作家(诗人)。作品曾在《人民日报》《环球人物》《神州》《星星》《采风中国》《诗歌月刊》《蜀本》《清明》《今古传奇》等纸刊和”CCTV智慧中国栏目官网“”中国外交部亚洲非遗网””等多家网站刊发。曾获《人民文学》优秀征文奖并多次在中外及全国性诗歌大赛中荣获金奖和一等奖及多项荣誉称号,入选《中国新诗百年精选》《中国优秀诗人作品选》《中外诗歌散文精品集》《中国实力诗人诗选》《新时代中国各省市知名诗人全记录》《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文艺作品全集》等国家出版社30多部合集年鉴。有作品被中国诗歌馆收藏,获”全国第三届孔子文学奖”,个人创作辞条及作品入编《中国文艺风采人物辞海》《新中国七十周年文艺名家名典》《中国文化进万家2020年精品日历(年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