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家明(岁月都江堰)
“玉女房中镜影收,却来湍际幻花州。飞燕细含无着处,游鱼欲吸忽成流”,清朝学者刘群成诗中称赞的玉女即二千多年前修建都江堰水利功臣李冰的女儿。李冰治水的故事广为流传,但他的女儿治水的事迹鲜为人知,今天巍然屹立于岷江岸边玉垒山上的“玉女峰”就是李冰女儿羽化的地方。
都江堰玉垒山
都江堰是文化和自然双遗产,国家级五A风景区,玉女峰是风景区中一个亮点,这个名字的得来有一个壮美的传说。
战国末年,秦军横扫六国,最后一个楚国还没有纳入秦国的版图,拿下楚国最好的道路是取道蜀国,但自古蜀道难于上青天,蜀国江河湖泊遍布,乃一水国,时有水灾,水路也不畅通。秦王深知秦国再强大也不及水大,为尽快拿下楚国,从水路快速进攻楚国,公元251年,秦昭王任命大臣陕西人李冰为蜀郡太守治理水患,亦便开辟水上运输线。
李冰上任后,受命于天,一为黎民百姓早日结束兵灾,二为结束水灾,立即和儿子从水国源头着手,于川西北都江堰治水,他采用“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深淘滩,低作堰”的治水方法,终于将凶悍暴虐的江水驯服,从源头杜绝了水患,使蜀国从此成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人们为纪念李冰父子治水功迹,在都江堰玉垒山上修建了一座“二王庙”。
在李冰父子治水的各种介绍中,往往忽略了他的女儿,以至于今天人们面对“流动的万里长城”赞不绝口,缅怀李冰父子功迹时,闭口不提李冰的女儿,其实除了过去受男尊女卑封建思想的影响,很多人根本不知道李冰还有个女儿,为治水而献出的年轻的生命。李冰治水的时候,身先士卒,玉女也不甘落后,替父排忧解难,常常战斗在治水第一线,自告奋勇“水下开水”(《蜀鉴》),不幸的是,在一次开下水中遇难,她的遗体被打捞上来后,羽化成仙,仙体依附于都江堰岷江边的玉垒山上,人们为了纪念她的功迹,称她为“玉女”。玉女是古代对德才高尚女子的尊称,也称“神女”。《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李冰于玉女房白沙耻作三石人立于水中。与江神要约;水竭不至足,盛不没肩;贾谊楚辞《惜誓》有曰:建日月以为盖兮,载玉女为后车;《水经注》及都江堰地方志《灌县志》《灌县备考》都有相关记叙,文中的玉女就是指为治水而牺牲的李冰女儿。
李冰父子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以为率领百姓治水的仅是李冰父子二人,其实还有李冰的女儿“玉女”。最近几年,经过文史专家学者们发掘、考证、整理和宣传,玉女的故事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到都江堰到玉垒山凭吊缅怀玉女的人也越来越多,人们为了纪念玉女,把她长眠的山峰叫作“玉女峰”。
玉女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