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县城关二中七1班 姚佳怡
窗外的雨淅淅沥沥,映出一片又一片清莹的新绿,它伴着阵阵轻柔的风儿,温柔地席卷着泥土的芬芳,慢慢勾起我们心中的阵阵愁思。
早早地醒来,静静地倾听,窗外,风雨低语呢喃,像是在诉说着什么,好静谧的世界。随手拿起手机,打开浏览。突然冒出一个新闻——“铭记疫情中殉职的21位医生:愿数字就此停止。”我点进去一看,里面有几十位医生的照片,可这些照片却看的我心痛,他们都是因抗疫失去生命的医护工作者。看着看着,我的心里越来越不平静,可敬的他们在与死神搏斗,抢救病人的生命,全然不顾自己的安危,用生命为同胞筑起一道坚实的防护墙。他们是我们生命的守护神,是我们的亲人!我在心里默默地祭奠!
照片一张张从指间滑过,我的泪水早模糊了双眼。年轻的李文亮医生,是最早一批揭开病毒真实面目医者。他凭借职业敏感,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初期就向外界发出了预警,却在为患者诊疗过程中不幸被感染。接受隔离治疗期间,他说康复后想赶快回到一 线工作,继续为患者治病。但还没等他完成心愿,肆虐的病毒却无情的夺走了他的生命,留下妻儿老小,沉浸在无尽的悲伤中。他身上闪耀着医德之光,他是广大医务工作者的优秀代表,是我们身边的平凡英雄。逝去不能否定活着的意义,英雄不应该随着时间的流逝被忘记。

在这场“战疫”中, 有不少的人民守护者,献出了他们的生命。他们也只是普通人。但这平凡的血肉之躯,却包裹着世上最坚强最勇敢的灵魂。主动请缨,他们是最美的逆行者。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不计报酬,无论生死,在令人谈之色变的工作岗位,坚持坚守,兢兢业业,毫不畏惧。有一位医生说:“在疾病面前,我们也常感到有心无力。但在病人面前我们必须做力量的源泉。”我想,这句话代表了绝大多数奉献者的心声。他们不是不怕,只是想在死神面前尽他们最大的力量,把生的希望留给自己的同胞。
我们虽然还是学生,但是心系祖国。让我们托清风捎去对他们的哀思,让英烈知道他们的付出,我们永远铭刻于心。他们的存在并不是身死即消的,而是活在了我们的心里,永永远远!
愿“抗疫”英雄一路走好!
指导老师:文亚宁
清明时节,雨先到来。清晨起床,天阴沉沉地,透出隐隐的伤感。我们一家人带着祭品去上坟,在小路上慢慢地走着。“啪嗒啪嗒”声音蔓延开来,从伞尖滑落,又向草间冲去,与泥土融为了一体。我们继续向前走,一路上没有任何交流。庄稼地里一条路通向远方的墓地。路边,一团紫红的花娇丽的绽放开来,夹杂几个含苞欲放的花苞,呈现着淡淡的紫色。晶莹剔透的水滴在这花的瓣上。一朵花躲在嫩绿的叶片后面,露出一点头,好像要窥探我的心思。
到了墓地。妈妈把我领到一座墓碑前,低沉地说到:“孩子,跪下磕头。”我拜完起身时偶然一瞥,墓碑上的照片怎么那么眼熟?哦,我想起来了。这不就是妈妈给我看的那张照片上的人吗?
当时我六七岁,翻开相册,看到一个陌生的面孔。我内心充满疑惑,妈妈给我说:“这个是你爷爷,他是一位工人。你小时候他一下班回来,就去抱你,你喜欢被他背着上下楼梯,所以他就一直背着你上来又下去,下去又上来,全然不顾劳累。”我深深的注视着那张照片。那个人坐在地上,抱着幼小的我。在他蜡黄的脸上满是因历尽风霜而留下的痕迹,他笑着注视着我,眼睛就这样眯成了一条线,与之伴随的还有鱼尾纹,很多很多的,就在眼角。一笑,嘴弯了,牙齿露了出来,带点黑。脸颊周围陷了下去,看起来他好瘦。我也笑,露出刚长好的小小的乳牙,洁白洁白的。胖嘟嘟的脸颊,也是很白的。妈妈又接着对我说:“可是在你三岁的时候,你爷爷就病世了,唉……”妈妈叹了一口气。
眉县城关二中七2丁海怡
清明将至,看着窗外淅淅沥沥的小雨,不由得想起我已故的爷爷来。
记忆中,爷爷的话不多,总是驼着背,黝黑的皮肤,留着长长的胡子。每隔几周我随父母回老家,爷爷就会拿出糕点给我,让我吃,那些糕点都是爸妈孝敬爷爷的,爷爷舍不得吃,都给我留着。 爷爷虽然是一个农民,但很爱学习。记得小时候回老家,爷爷干完地里的活,就戴着眼镜蹲在门口看书。他还经常教导我要好好学习,给我讲了好多古人读书成才的故事,告诫我不能贪玩,要做有用之人。我那时候太小,只是嘴上答应,并不放在心上。现在长大了,也终于明白爷爷对我的良苦用心,但他已经不在了······
爷爷的身体一直很健康,那场病来的让人猝不及防。在爸爸的日记中,详细地记录了爷爷去世时的情景。那天晚上,我站在爷爷的棺材前,问祖父:“爷爷,你走了谁陪祖母呀?谁给我讲故事?都怪我,你肯定嫌我不回来看你,你才走的,都怪我······”一连串幼稚的问题竟让整个屋子的人都抹起了眼泪。那个时候的我并不知死亡的含义,以为那只是短暂的离别,却不知一别就是永远······
又到清明节,我的爷爷已长眠七年了,我已经成为一名初中生,不再贪玩,有了自己的学业和梦想。亲爱的爷爷,多么希望您能看到啊!
清明,是浓浓的悲伤,深深的爱······
指导老师:文亚宁

清明哀思
眉县城关二中七2赵小雅
清明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这时节,既有几分对万物复苏的惊喜,又有几丝怀念先祖的伤感。“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雨,便是清明节追思祭奠的寄托。
早晨,爸爸妈妈带我回老家,一起到坟地去祭祀爷爷。一路上,天色雾濛濛的,淅淅沥沥的下着小雨,仿佛在诉说着悲伤。爷爷墓周围的油菜花吐露着金色花蕊。我脑海中闪现出爷爷生前的一幕幕情景……
小时候,我和爷爷最亲,爷爷也特别爱我。他经常带我去玩,村外的小路上,小河边是我们经常去的地方,有时我唱着跳着,在前边跑,爷爷在后边追,边追边喊:“慢点!慢点!别摔着!”有时我静静地挨在爷爷身边,看爷爷下饵钓鱼,盼着爷爷快点钓条大鱼,我们就有口福啦……可是爷爷走了,走得很匆忙,走的很突然,全然不理哭的上气不接下气的我。
我们拔净爷爷坟上的草,我在爷爷的坟前点燃了三根香,爸爸在爷爷的坟头放了一些菜和水果,随后又倒了一些酒,撒在爷爷墓前。祭奠完,大家都在坟头前拜了拜。“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这也未尝不是一种人世间的苍凉。
回去的路上,雨丝迷蒙。这绵绵的雨丝,正倾诉着人们对亲人的殷殷思念……
指导老师:文亚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