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雪》
庚子年的三月十八,清晨起来,推窗一看,——啊!雨雪霏霏,像空中撒盐,像柳絮飞舞,缓缓飘然而下,搁在年初,真是有趣,没有人不喜欢。有人喜雨,有人苦雨,不曾听说谁厌恶雪。可此时的人们看雪,都是皱着眉头,好像大雪瞬间就要压在自己心头。对于这场逆雪,都有惊恐之感

白茫茫一片银世界,竹枝松叶顶着一堆堆的白雪,杈芽老树也都镶了银边。高楼平房同样的蒙受它的沾被,只要露天的地方都没有差别,一律平等享受待遇,全都罩在天公抛下的一件鹤氅之下。雪的可爱处在于它的广被大地,覆盖一切,没有差别。今天的雪也是这样大公无私,朝着每个人的心头压下。年初的新冠病毒疫情的阴影,还在心头绕索,这场雪更不会给人带来喜气。

这场雪下到此时,也在慢慢消融,人车流动的路上,雪化为水。可路边、山坡的树上,都被压弯的枝头成了白色。由于寒气猛来,气温骤降,地上还有余温,留下的是版画的画面,显出镂空的效果。你会为它的瞬间来临高兴吗?没有心情。因为,这是一场不该来的逆雪。梁实秋先生有一首诗:“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生好时节。”这场就要步入初夏季节的雪,不识时务,不会给人带来“好时节”吧?

因为它滞留的时间太短,幼童会有许多怨言,还没有让他们欣赏够那无处不在,无银的画面,就悄悄逝去。为之庆幸是还有阴凉的地方,它还静静的等待那些只知道玩耍的孩子去看她、赏她、玩她。但是,所见到听到的,都得到大人们的呵斥、制止和埋怨。这些家长大人讲不出道理来,只是阻拦孩子不要去玩儿,怕闹脏衣服。孩子们感到稀奇,会不解地想:平时下雪,大人不仅鼓励、启发他们去玩儿,还要陪他们堆雪人、踏雪印。大人的复杂心情是孩子们不解的。

银装素裹的世界是多么迷人,一生会遇到很多。但这场雪你会感触是不正常的。去年是个干冬,几乎没有下几场雪,人们有些过意不去。他们知道该下雪的时候没有下,也许会带来难以预料的灾难。雪下早了是灾,迟了更是恶果。这场不适时的雪,怎么能不让人派生众多的想象和忧虑呢?

往年的适时雪,我从微信上看到很多朋友的诗,都是赞美的语言。有赞第一场初雪的;有赞给人带来冬休、冬眠的应时雪的;初春雪更有很多溢美之词。这充分说明,雪滋润到了他们的心田,血水像一杯冰激凌,使那个干渴的身躯达到了补充。可是,这场雪没有赞美诗,更没有颂雪、赞雪的文章。我第一眼看到郭文硕先生的四句打油诗:“三月飞大雪,百花枝头脱,谁说下的好,应该挨刮刷。”作协主席杨振国的诗写道:“冬魂偏选夏头落,天使立地化恶魔。万里雪泥流泪去,一街长叹奈无何。”诗人于殿忠写出:“阳春戏柳竟增寒,肆虐飞琼误妙颜。劝尔怎能伤我意,眉头有泪不轻弹。”都是一些对这场雪的怨恨。
有两句诗这样写道:“雪应天时传捷报,柳随人意舞东风。”显然,这场雪不应天时。其实,下雪并不是雪的过错,是气候造成,应该怨天、骂天、劝天。此时,雪还在下。但愿它不结冰,化为水,成为滋润万物,浇灌生灵的源头活水,育人间可食米粮,回归世间繁华!

如果草根能语,百叶能言,繁花能喊,也将感谢天地的恩赐,喊出:“你净化了空气,润活了生灵,让人类平安,让百蓄兴旺,让万物茁壮,都皆大欢喜!”我劝天空从安排,雪止化雨适时来!

作者:张森林
红色战争史诗剧《太行山上》
著名剧作家
以上作品作于:2020•4•10崇州涉县

编辑制作:段向江
河北邯郸涉县人,喜欢文学,爱好书法,爱好诗词歌赋,擅长创意制作。愿用文字照亮人生,用翰墨点缀山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