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事中的文学与思考 文/边关月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突发事件,于和平时期的人们来说无疑成为了众人口中一场无有硝烟的战争。于是各地出了很多白衣请缨,良将助战的美篇佳话。火速驰远,火线入党,高歌猛进树榜样,陈词激昂立典型,你那里乞食老丐节衣缩食献爱心,我这边两岁孩童嗷嗷待哺送亲人;你那边有挺着大肚的女人无畏死生上战场,我这里敢忍痛割爱剃了秀发光头亮相战疫情;一时间,铺天盖地的美言、佳篇比来势汹汹的疫魔有过之而无不及也,仿佛新冠是奔着这些滔滔不绝的言语而来。
新冠非血性之物,战斗也非纸上谈兵,绘画涂鸦,不能光靠一些夸夸其谈的优雅句子来美其名曰,更不能够是为某些人以火烧战船借东风来乘此沽名钓誉的。毛泽东在他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曾说“革命文艺的正确发展,是求得革命文艺队其它跟工作的更好的协助,来完成更好的工作,而不是鼓吹,弄虚造假,这是一个立场问题,态度问题,工作问题”。而现如今那些个为了提高一时的浏览量,迎合时势造就英雄的传说,为了所谓的抢抓机遇树政绩,标新立异播声名,偏离违背浮夸实际,尽捡好话,书尽美词。要知道那些个一如裹在女人脸上厚重的胭脂一样的美言,是经不住时间和岁月的考究的。我们的文艺作品不错是站在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和付出辛劳的人员服务的出发点上的,但是过分的渲染、立标,就难免或多或少的误导欲了解真相的阅读者的价值观与不相符合的实际,倒是让人不禁觉得像是有意而为的投机取巧,从而在一定范围内会影响到人们对看待事物本质的客观意识和文学价值的最终取向,总感觉是为某个利益趋向服务的,为迎合某些个狭隘思想服务的,这在无形中成为了文学是建立在利益驱动下的工具一说。
有人会说,让一件事成为一种文艺宣传作品,用讴歌,颂扬,艺术的衬托方式来进行渲染是继承和发扬我们千年以来的正能量的优良文化传统之一,在当前多样化的文艺中,我不否认。问题是一个文学作品立意的立足点若是一昧为着那颗以追求满足虚荣心而围着猎奇,装饰为方向,那么我就很怀疑这类人和他书写的动机及思想,也可以说是初心吧。但凡一个有血性的文字人不论是做人还是创作,作品似水之常态,随形就势,这是要不得的,这是脱离了大众,背离了人心,抹杀了弘扬真、善、美的传统道德下的原则立场问题,这是一个骨骼的锻造与灵魂升华的精神理念问题。急功近利,好高骛远,阴奉阳违,相互吹捧,一个作者和作品只求为那些有头有脸的人歌功颂德,多为有着那些狭隘利益的驱使者锦上添花,无视清水衙门里两袖清风的沉默寡言者,忽视平日里雪中送炭的君子人,倾向接近于此象者,不外乎看重借此露脸扬名的严重官本位思想。
一个好的文学作品,理当是建立在求真务实的基础上书写弘扬一切具有真、善、美事物的思想,我们不反对那些只谈风月不言风云的桃源人,但坚决反对一切借以文学作品的名义来为那些个离心、叛德,言实不一的狭隘利益者为之所用。
一场战役,我想人类自此加重加深对大自然一切有生命物种的敬畏之心;一场战役,也同时反映出了人类贪婪自私的欲望下的无妄之灾;一场战役,更加验证了病从口入,祸从嘴出的因果报应;一场战役便是一面镜子,一个思考。一场战役我们所见证的,不是平日里养尊处优下高昂的头颅奋勇请缨,不是那些个平日里为所欲为、指手画脚的夸夸其谈者顶天立地;不是那些个平日里专横跋扈、横眉冷对孺子牛的高高在上者迎难而上,即便是有了,那也是的有其附加条件一二三的,哪里的条件优越些,哪里的炮声近不了身,哪里的硝烟罩不了头,只要能利己且能展现自我的存在感,就是挤破脑袋也会“自告奋勇,挂帅上阵”。相对于那些个平日里只懂得默默无闻,任劳任怨的孺子牛来说,自然留给你的便是可想而知的艰辛。其实这也倒算不得什么,问题是到头来一总结,娘了个怪,还真应验了那句“小人得宠,君子失意”的老话,不由让人为之感叹,唏嘘不已啊!顿时,一种无法言喻的悲凉袭上心头,其实这也是被无数历史事实所演绎过了的。按照庄户人家的话来说便是“鞭打快牛---负重善行”,屡见不鲜。
我们的祖先早先对人类与万物的和平相处的法则绝不仅仅是来自所谓迷信神话传说中的崇拜和敬重,因他们比我们更加懂得“四时无恒位,五行无常胜”的天演之变,因此,在日常的生活习性和物换星移几度秋的岁月更替里摸索并总结出了战国庄子《齐物论》中所言的“天地育我并在,而万物与我为一,天人合一”之说,也就说,我们要顺应自然,免除物我之别而融与天地万物之间,不要刻意去追求“我”的欲求,而破坏自然之道。世间万物与我们都是一个整体,没有我万物之别。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中也说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类的生活行为的运行是以大地运行的法则为法则,大地运行的法则是以天道的法则为法则,以此类推从而得出人是效法于地的,地是效法于天的,天是效法于道的,而道则纯任自然。《道德经》中共使用了三个“气”字,分别代表了阴阳之气,生发之气,和人的情志之气。四十二章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里所谓的“冲气”,指阴阳二气的互相关系,揭示了生命的原理。也就是说,世间万物以和为贵,阴阳和则生命不息,不和则衰,不和甚则阴阳离绝。道决定了宇宙的发生和生成,道赋予物质以生命,道决定了物质的运动,万物在道的作用下产生着生命的演化,所以说,天道不可违啊。
也许老夫子的“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与欧阳修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间也”是同一个道理。而现今的人大多脱离山水寄身于钢筋水泥的高楼大厦,忘却了生养育我的那片田园乐土,既是还有几个处在山水间的那也是见山不见水,在意或钟情的依旧是钱多钱少,官大官小,相互攀比,争名夺利,自私,贪婪,那些个古圣人留下的人之初,性本善及与人为善,与己为善,于己不利,勿施于人的淳朴厚重思想早就被狗给叼走了,心灵的纯真早已锈迹斑斑开始糜烂,物质的富足感蒙蔽了良知戒训,渐渐地已形成了身向浮华都市挪,残心近日暮。如此心里自然是除了唯欲所求,唯利所得别的什么也都装不下了。说什么感恩上天,敬畏大自然,与万物和谐共存那更是对牛弹琴---难入耳。想来,欲望的疯狂蔓延已占据霸主,一步步正在覆盖并替代久远历史里遗留下来的那股醇香厚道的古朴风味,此时想起不禁让人觉得有些心怵啊!
2020.4.13
边关月,一个对文字的爱好者。随心随性的习性习惯了好静喜淡的生活,闲暇独处时喜将心中积压的有感所想形诸笔墨,聊以自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