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刚经》修学笔记(卷二十)
作者/吕兴福
这四句偈简单明了,一看就懂,然而不敢忽视的是它函盖了《金刚经》的全部精神。
这里使用梦、幻、泡、影、露、电等六种人所共知的虚幻不实、刹那生灭的自然现象来说明万法不过如此。
常有人说人生如梦,此言深契佛理,梦中诸多繁华,诸多苦恼,梦醒之后,什么都没有了。
人一生亦复如是,活着时或春风得意,或万般不称心,或喜或忧,或哭或笑,无常到来,一切都化为乌有,真是大梦一醒,万般带不去,惟有业随身!
学佛人应清醒我们在作梦,明白我们在做梦,那么梦中的物和事,还有什么好执著的呢?梦中何必争人我呢?
还有人常给人讲梦,圆梦,说梦中见到什么等,那是梦中的梦,梦尚不实,何况梦中梦。
何为幻?《圆觉经》上说,病目观空花为幻,眼睛有病了,眼前空花乱飞,有花吗?有人走路不小心,一头撞在电杆上,眼前冒金星,有金星吗?
生命亦复如是,经上说“钻木取火,木尽火灭”,人们大都沉醉于一种自我构建的虚幻之中。幻可以自我安慰,以幻修幻甚至是一种修行法门。但要知幻,知幻才不会被幻所迷,才不会执著于幻象。
泡者水中的气泡,下雨时河面上、水坑里常见有水泡生起。有的经典上说是大海浮沤,指的是大海上翻动的、泛起的水泡,同一个意思,它随生随灭。水泡者,由外力而起,遇气体而立,真正是毕竟空的东西。一切有为法,人为造作,如这水泡一样,虚幻不实。
影者何物,照镜子有影,照什么像什么,看电视,看电影,看的不外乎影子,是假象,万物在太阳月亮等各种光照下,皆会留下阴影,立竿见影,如影随形的影皆属于此。
逼真的影象也好,虚晃的阴影也好,都没有必要认其为真。比如现代人精美的结婚照,通过化妆,电脑处理,技术设计,移花接木,本身就已经我非我了,挂在墙上,照片依然丰采照人,而生活中的原型早已苍老不堪了,皱纹在加深,头发在变白,更显得我非我了。什么道理,虚而不实故。
露是什么?早晨见到的草叶上的露珠,水汽遇冷凝结为露。露的特点是什么?见太阳就消失。人们常用露水形容短暂、短促,人们说的露水夫妻就是这个意思。一切人为造作都是很短暂的,没有生命力的。
电就更不用说了,消亡得更快,一闪即灭。两千多年前,人类还没有发明我们现在所使用的电,经上所说的电是天上打雷时的闪光。
贫女一灯,续佛惠命,说的是油灯照明,不象现在佛殿里用电灯照明,有了电还有扩音器等设备,还有录音录象电视可传播佛法,那时没有,电是指雷雨天的闪光,比露水消失得更快。
上述六种现象,表示虚、假、不实、短暂、一闪即失,刹那生灭,无自性、不可得等义理,只要我们略加体会,便可心有所得,理有所悟。
当知一切刻意造作,就如这六种现象,并不牢靠,应作如此理解。
道理明白了,我们的心就清凉了,就知道世间法的那些贪、嗔、痴、慢、疑等,除了导致我们进入轮回外,无有是处。
我们还有什么放不下?我们的心清凉了,开始学会放下了,挂碍也就少了,并且由少到无。心无挂碍,就好好随缘度众生。
“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守奉行”。
《金刚经》修学笔记就此圆满。
为了能对《金刚经》如此了义的经典有一个较为真切的理解,有条件的同修,可研读修学一下《圆觉经》、《楞严经》和《维摩诘经》,这三部经都是了义经典,虽然各有侧重,但都在彰显第一义谛,都与《金刚经》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此,我们衷心感谢中华诗歌联合会总部《修竹留云》编辑部为我们提供共修平台;衷心感谢诸位菩萨参与共修;衷心感谢有缘大德点赞点评。
现在,我们把学习《金刚经》的功德,普皆回向尽虚空遍法界六道众生,愿一切听闻者,悉发菩提心,皆共成佛道。(全文圆满)

作者简介:吕兴福,文学家、佛学家,著名诗人。惠川文学社创始人,惠川文学社名誉社长。中华诗歌联合会首席顾问。几十年来潜心研究文学、佛学,颇有造诣。出版散文集两部;诗集三部;佛学研究《指归自性》一部;编著《筑梦军魂》纪实文学一部;还有近千万字的文学、佛学稿件在陆续整理出版之中。




中华诗歌联合会编辑部


(长按或扫二维码、欢迎加入中华诗歌联合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