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问题的过去与未来
作者:(武汉大学,珞珈齐天)
四、民以食为天
司马迁和管仲都曾说:“王者以民为天,民以食为天,能知天之天者,斯可矣。”
“民以食为天”的格言在中国妇孺皆知,源远流长,反映了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和农业关系至为密切、粮食至关重要的认知。这种认知始终贯穿于中国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之中。
毛主席对粮食问题的重要性历来特别关注,做过不少重要指示,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政策纲领和格言。
毛主席曾说:“我们应该深刻地注意群众生活的问题,从土地、劳动问题,到柴米油盐问题”,又说“手中有粮,心里不慌”,“吃饭是要抓紧的大事,没得饭吃人就要饿死!”“全国农民要是都能吃上我这样的饭,那就不得了啦,那就太好啦”。可见,在毛主席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多么关心农民的土地问题和吃饭问题。正因为中国共产党按照毛主席的指示,才取得了土地革命和土地改革的伟大胜利。

到解放后的八十年代,毛主席又指示:要“深挖洞,广积粮,备战备荒为人民”,还是极度关心百姓的吃饭问题。
中国共产党总书记习近平始终遵循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他也曾说:“粮食生产的发展将带动整个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一个最基本的事实是林、牧、副、渔业的发展有赖于粮食的供给”。
习近平主席提纲结领的总结说:“粮食问题历来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问题”。

1,中国的粮食现状
2012年中国全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58957万吨,比上年增加1836万吨,增长3.2%,连续九年增产。 其中, 夏粮产量12995万吨,比上年增长2.8%; 早稻产量3329万吨,增长1.6%; 秋粮产量42633万吨,增长3.5%。 棉花产量684万吨,增长3.8%; 油料产量3476万吨,增长5.1%; 糖料产量13493万吨,增长7.8%。 中国历年粮食产量、人口和人均粮食量总览见表5。
表5,中国粮食产量、人口和人均粮食量总览(1949~2019)

上表是我国建国70年来粮食产量及人口增长的详细数据。从中我们可以总结如下几点。
(1),自然灾害:我国农业基本上还是小农经济,抗灾能力相对薄弱,很大程度上靠天吃饭,凡遇上灾害年份,粮食必定减产。三年自然灾害的最后一年1961比灾害前一年1958年减产30.94%。除三年自然灾害外,其他灾害年份均有减产,如1968年,1972年,1985年,2000—2003年,减产均在4%以上。
(2),人均粮食:七十年来粮食大幅度增长,但是人口也在大幅度增长。因此,不能孤立的只看粮食增长,人均占有粮食的比率是一个更为关键的指标。70年来我国人口增长的平均比率为1.36%,全国人口增加到14亿,平均年人均占有率为348.1公斤。
最高是2017年的475.9公斤

(3),连续攀高:从2008年人均年占有率近400公斤,到2019年,连续12年,我国年人均粮食都在400公斤以上,基本上达到了世界先进国家的水平。
2012年,全世界粮食总产量为22.8亿吨,世界总人口约70.9亿人。 则世界人均粮食拥有量为321.7公斤。中国人均粮食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5倍以上。
(4),七年高产:从2013年开始,我国粮食总产突破六万亿公斤大关,达到 60194亿公斤。以后,连续7年,连连高产。特别是2017年后的连续三年为66160亿公斤,65789亿公斤(2018)和 66384(2019)亿公斤。连续7年,跃居世界粮食总产第一名,把美国印度远远抛在后面。
(5),控制人口:七十年来,我国人口数量节节攀升,出生率一路下降。从1950年到1973年人口出生率都在2.0%以上徘徊,1975年出生率最高到2.82%,到1997年,二十年间下降到1.0%,又过十年到2009年,出生率下降到0.5%。2018和2019两年,人口出生率最低到0.38和0.33%。我国70年来的平均人口出生率为1.36%,即使人口按此比率增加,也不过20万人,如果粮食增长按4%计,估计增加的人口也远远达不到饥荒的程度。
2,中国粮食是否有饥荒
由于此次新冠病毒疫情的影响,国外网络微信大量报道,中国大陆已发生饥荒,老百姓已经开始上街抢购粮食,引起粮食短缺,商店关门,出现饥荒,或者说3个月以后,中国大陆将出现全面饥荒。
可是到现在快一个月了。我亲眼见到,市场平稳,生活安定,供应充足,购销有序,一片疫情恢复或即将恢复的繁荣新旺景象。
所谓饥荒可能是好心留学生善意提醒,或者是国内外别有用心之人的歪曲和诬陷。我相信,即使疫情加重,中国也绝不会出现饥荒。理由如下。
(1),高产稳产:中国连续7年实现了粮食的高产稳产,粮食总产由2010年的 54648 万吨,到2013年就达到60194万吨,增加了10.15%,首次突破年产粮食6亿吨大关,居世界第一,当年人口13.6072亿,人均拥有粮食442.4公斤。这该是何等伟大的壮举。
以后连续6年,每年粮食产量都稳定在6亿吨以上,特别是2017,2018, 2019三年,粮食产量大都稳定在6.5万吨以上。2019年居世界第一高峰,达到66384万吨,按全国人口14亿计,人均拥有粮食为474.2公斤。所以说,国家的储备粮食够全国人民吃6—9个月,此话不虚,掷地有声。
(2),人均粮食:我国粮食总产虽然远远超过美国,但我们的人均粮食水平相对较低,按照人均粮食450公斤计,也只有美国的1/4。虽然我们现在能吃饱,但这也是我国粮食的一个潜在危险信号。
虽然从表5看出,我们人均拥有粮食475公斤,但这只是一个统计数字,足以让全国人民吃得饱,吃不好。
人均年消耗粮食包括直接消耗(一日三餐)和间接消耗。间接消耗有猪、鸡、鸭、牛、羊、马、鱼的饲料,豆面蛋制品的加工。据估计,粮食和肉蛋的转化比例大约是3:1。估计城市人口的直接消耗大约是:人均年口粮150公斤,各类肉食鸡蛋100公斤(折算成粮食300公斤),加工食品50公斤,总计500公斤。农村人口消耗主食多,肉食少,饲料多,和城市人口比较,对粮食的消耗水平不相上下。
这样分析,我国现有粮食产量就有空缺。所以,为了人民吃得好,过上舒适幸福的生活,国家每年都要从国外进口粮食。
2018年全年我国粮食累计进口11555万吨,同比减少11.5%。其中,稻米308万吨(—23.6%),小麦310万吨(—29.9%),大豆8803万吨(—7.9%),玉米352万吨(+24.7%)。合计2018年进口粮食达到1.1555亿吨,但仍为全球最大的粮食进口国。
国际贸易,有进必有出。2018年全年我国粮食累计出口366万吨,同比增加31.4%。其中,稻米208.9万吨,(+74.7%),大豆13万吨(+19.4%),玉米1.22万吨(—82.5%)。
我们再来看看我国2019年12月的粮食进出口情况。
粮食进口728万吨(—40.9%)。其中,稻米27万吨(—36%),小麦24万吨(+14 %),大豆572万吨(—40.1%)。玉米42万吨(+438.7%)。
粮食出口44万吨(+66.5%)。其中,稻米27.6万吨(+299.7%),大豆2万吨(+18.5%),玉米0.17万吨(—71.7%)。
综合我国2018和2019.12月的粮食进出口情况,我们得出以下几点有价值的分析。
(1),基于国际贸易和国际关系的需要,以及国内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粮食的进口和出口是很重要的国策。
(2),2017年以后的三年来,尽管我国创造了年产粮食6.6亿公斤的奇迹,遥居于世界第一的宝座,还是进口了1.1555亿公斤粮食,人均为82公斤,对于保证粮食供给,改善人民生活起了稳定人心的决定作用。
(3),同期我国粮食的出口为366万吨,仅占同期进口11555万吨的3.2%,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粮食出口增加了国际间的贸易往来,而对人民生活没有什么影响。
(4),在粮食的四大品种中,我国粮食的进口政策是以大豆为主体,大豆进口达到粮食总进口的76.2%。米麦的进口数量各只有大豆的1/3。相反,大豆进口多,出口少,只占出口粮食的35.5%。大量大豆的进口,即可加工又可炼油,豆饼还可作饲料和肥料。这就勾画出了一幅人民幸福生活的美好蓝图:米麦吃饱,大豆吃好。
我写了以上文字,目的是请百姓们相信,疫情不会引起饥荒,心怀叵测的人也制造不了我国的饥荒。请相信,我国的饥荒绝对不会到来,千万不信谣,不传谣,相信共产党绝不会让她的14亿百姓挨饿受冻。
有信息说,越南限制向中国出口粮食了?万一此事成真,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国际贸易嘛,任何国家为了本国利益,不可能不和别国做生意,你不卖,有别人卖。而且,我们国家强大,得天独厚,民用工业、军事工业发达,我们可以以物换物,为了他本国的利益,哪有不卖粮食的?

18年间,我国粮食进口与年俱增。2000年以前,我国粮食几十年没有进口,哪怕是三年自然灾害,我们不是也挺过来了。所以我的观点是,没有粮荒,即使出现短暂粮荒,谁也翻不起浪,谁也阻止不了中国共产党前进的步伐。
五、农不务农非善策
现在,我国农村形势大好,一片欣欣向荣景象。但是,我们也不能不看到还成在少数极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农村耕地被大量侵占。农民无地,谈何其农民?就好像秦始皇焚书坑儒,读书人无书可读一样。党中央一再强调,并且明文规定,必需确保我国耕地18亿亩的红线,决不能突破。党中央的决策,无人敢明目张胆反对,但是阳奉阴违者却大有人在。中国的情况就是如此,“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占地、买地之风仍然甚嚣尘上,累尽不止。其次是农业劳动的机械化操作和管理问题,解放了70年,农村机械化程度并不高,还基本上属于小农经营的方式。
1,我国人口与耕地的关系
我国自古以来秉承农民种田,天经地义;农民耕地,血肉相连,砍不断,剪不散,鼓励或无视农民进城打工,终非善政。
我国2019年可耕地面积为18.2574亿亩, 2019年,总耕地面积约20.792亿亩,占世界土地面积的8.80%。但是2019年中国粮食作物播种总面积为17.4095亿亩,平均谷物类粮食亩产约为836斤。
2019年中国大陆总人口超14亿人,城镇人口8。3137亿人,农村人口5.6401亿人,占比41.48%。其中,外出打工22560万人,占农村人口总数的39.16%。其次,未成年人和60岁以上老年人以及从事非农产业人口为22629万人。
那么:56401-22560-22629=11212万人,因此,身强力壮的种田人仅有1.12亿人,只占农村总劳力的19.8%,比解放初期的5亿农民差之远矣,
2019年中国现有耕地18.2574亿亩,实际各类谷物播种面积17.4095亿亩,在现今我国农村机械化程度不高的情况下,还有8479万亩播种其他非粮食作物而不考虑劳力的情况下,如果每个强劳力负责10亩计,则需要1.7亿个强劳力才能完成17.4亿亩谷物的生产计划。而现有劳力为1.12亿人,尚缺6200万个强劳力。如果按耕地20.792亿亩计,则需要2亿个强劳力,尚缺8800万个强劳力。
有一则微信,现在要重新寻找,实在是太困难了。不得已,只能根据回忆作一个简单补充。
一个号称农业吹哨人的教师,看到现代农村衰落,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留守家园,年轻人都出去打工去了,再也见不到鸡飞狗跳、小桥流水的生活画面。到处是抛荒、弃荒的农田,无人耕种。他心痛不已,他一个人四处奔走,吹哨呐喊,他希望政府重视,农民留守,建设农村新家园。可是他一人之力是多么渺小,无力回天。
他描述的农村情景的确成在,但也不是比比皆是,如此严重。

事实上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已经圆满完成了2019年的农业生产任务,在缺乏几千万强劳力的情况下,2019年粮食总产达到66384万吨,世界第一。是否各级官员谎报了播种面积?或者别的什么原因,值得深思。
1,几把钥匙开一把锁
面对我国农村的严重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并不难解决。我论为,侵占耕地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必须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不受侵犯,最好是立法,对占用、买卖耕地者,都要绳之以法。
关于田多人少,农民打工多,种地少的问题,我论为应从如下方面解决:
(1),中国共产党应从政策上、大局上说服农民,以农村为家,以种田为本,建设新农村,开展粮牧渔,安居乐业,少出打工。
(2),提高补贴。譬如每种地一亩,补助或借贷或预付300—500元,超产高产者,给予重奖。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得到实惠。
(3),给农民无息贷款,帮助农民开展副业,发展多种经营。
(4),发展小村镇和农村的文化、教育、医疗、娱乐等服务设施,让农民吃得饱、穿得好、买得起、玩得高兴,安居乐业,家庭幸福美满。
(5),提倡各行各业支援农业,树立为农民服务的思想,开展服务行业下农村支援农村、为农村做好事的活动。
(6),号召工业支援农业,大力开展大型农机具的研制,逐步实现农业的全面机械化、自动化的生产方式,逐步达到一个劳力管理20—60亩田的目标,提高产量,减轻农民的体力劳动。

(7),发展集体经济,提倡乡村基层政府为农民办集体所有的工业、商业、学校和医疗卫生事业。农户之间,也可自愿结合开办乡村事业。
(8),记得五六十年代,各级政府每一两年都要举办劳模大会,现在没有了。应该恢复这种制度。开展农村评先进、选劳模、树榜样、奖致富的活动,县、市和省政府应该切实执行。
总之,如此这般,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面貌将如江河澎湃,日新月异的发展,各种弊端都会迎刃而解农业的比较。

3,中国农业与美国
对比号称粮食第一出口大国的美国,其农民数量只有280万人,占美国总人口3.2677亿的2%。美国耕地面积1.602亿公顷,相当于24.03亿亩,人均耕地7.35亩,人均农民拥有耕地858.2亩,可以说是人少地多。我国地少人多,与美国情况正好相反。我国耕地1.116亿公顷(17.4亿亩),全世界排名第四,平均每人1.4亩。比美国的人均占有耕地少了5倍多。
由于美国农业都是用机器操作,一个美国农民可以管理450英亩耕地(相当于2731亩),照料6-7万只鸡、5000头牛,生产谷物10万公斤以上,生产肉类1万公斤左右,养活98个美国人和34个外国人,和我国比较,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异?
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农业还处于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农业自动化、机械化的发展进展缓慢所致。

图25,美国农业的机械化和自动化
农业如何崛起,印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印度是人口仅次于中国的世界第二大国,但印度还能出口粮食,2018年印度出口的大米总量约为1137万吨,稳居全球第一。
可是印度在独立之后也曾多次陷入粮食危机,还被迫从美国进口大量粮食。
从1950年至1960年的10年间,印度粮食生产的增长率仅为2.5%,无法滿足国人对粮食需求,不得不定量供应,每人每天只有394.9克,最高至408克。
印度政府认识到了他们农业生产的危机,如是开展了两次绿色革命,第一次绿色革命让印度的粮食生产增至1.7亿吨,基本上实现了粮食的自给自足; 第二次绿色革命不但使全印度人有饭吃有衣穿,基本生活得到保障,还有余粮和优质农产品出口。
所以农业只要重视,并不难实现自给自足,2018我国全国粮食总产量6.58亿吨,继续为全球第一产粮大国,由此可见,我国农业崛起是很快可以实现的。
4,我国人口和耕地的前景
中国和美国比较,最大的差距是在人口和耕地的比例。我国和美国在人口和耕地的比例上正好相反,美国是人少地多,中国是人多地少。这种差距给中国农业的发展带来了阻碍,但也给我们带来了农业发展的机遇。
从2015年到现在我国还存在贫困人口,2015年我国贫困人口达到5千5百万人。可喜的是以后每年的贫困人口逐年降低,到2019年,贫困人口下降了10倍(图26),我国农业的发展已摆脱贫困人口的干扰。

其次,我国农业未来发展的机遇还在于人口的降低,将逐步改善人多地少的局面。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公布,我国2020-2050年中国人口数量、增长率及男女占比情况将得到很大改善。根据数据预测,2025年,中国人口总数将被印度超越,成为世界人口第二大国。到2035年,中国人口可能会出现负增长。

从图27看出,我国人口在2025年还略有增长,以后人口将逐年下降。前景无限美妙。中国农业的发展将日新月异,幸福美满的生活指日可待。【摘自刘明国,察网专栏学者,经济学博士、教授】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