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与图片来源:学习通笔记
优质内容精选
兼则明
《活好》是一本只有164页5万字的小书,两三个小时就能读完,写这篇文章前我第二次翻开此书,深夜阅读,仿佛是在和日野原重明先生面对面聊天,很幸运能在30几岁的年纪和一位如此智慧的老者对话,发人深思、让人成长。
如先生所愿,书以对话的形式展现,从2016年12月29日到2017年1月31日,除了元旦休息日外,先生每天都在家里的接受采访,创作了此书。结束采访后,先生身体突然恶化,住进了医院,可以说这本书是先生“用尽生命”来完成的。书中所谈论的话题都是每个人这辈子一定会关心的,这是一位百岁老人最后留给这个世界的礼物,不一定句句醍醐灌顶,但一定有一句让你怦然心动。
01. 预知死亡,才能感悟活着的意义。
当你解答了生命的一切奥秘,你就渴望死亡,因为它不过是生命的另一个奥秘。——纪伯伦。
每个人都怕死
采访一开始先生就被问到:“难道不怕死吗?”“当然怕死了!......仅仅被你这么一问,我都觉得好害怕......”读到这句时,我内心笑了,多么坦诚、可爱的老先生啊,他没有说什么“不惧死亡”的豪情壮志,他和我们多数普通人一样,也怕死。
但是,和大多数普通人不同的是,先生没有因为怕“死”,而放弃了享受“生”的时光,他依然期待着每个新的一天,他依然索着未知的自己;他依然为社会贡献着他的时间。身为医生,他面对的死亡比普通人更多,他说:“每个清晨醒来发现自己还活着,我就会发自内心感到喜悦。”
做真实的自己
作为一个生物体,在我们出生的那一刻就注定了会死亡,害怕死亡的人多,但因为害怕死亡选择不出生的人很少,这说明我们都是热爱生命的。从“生”到“死”的这段时间,就是生命,是我们可以选择和掌握的。就如先生书中说的:“生命存在于我们能够支配的时间里。”
在可支配的时间里活出真实的自己,是对“生”最好的告白,也是对“死”最大的尊重。积极利用现有的资源和环境,发挥自己的天赋和才华,勇敢的去做想做的事和该做的事,不在乎身外之物,不被别人的评价左右,顺其自然,怀着这样的信念,就是能活出真实的自己。
02. 爱与被爱,是我活着的能量源。
爱,是人类永恒的话题。看过很多关于爱的主题的书籍、文章和名句,本书作者日野原重明先生的文字是不华丽、但最深刻的,因为他说的是每个平凡人都要经历的人生。
爱,是接受最真实的他/她
我们都渴望被爱,而且希望对方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爱自己。女孩子们都想要视频里会说话、会哄人的男朋友,却忽略了身边那个话不多却一直帮你做家务、给你做饭的男人。如果你不顾及对方,只考虑自己,哪怕有人爱你,你也根本感受不到。只有当你接受并爱上真实的对方,才能感受到对方的爱。哪怕有时候那个爱我们的人会说话带刺、发脾气,你也可以内心柔软的接纳。
真正的朋友,是祝福我一切都好的人
现代人的人际交往圈越来越大,还有“人脉”就是“钱脉”这样的说法,而日野原重明先生却说:“我并不认为朋友多是好事情”。有些朋友,可以帮我们打发无聊的时光,可以一起喝酒吃肉开派对,可以在我们遇到问题时帮忙解决;也有些朋友,你们一起经历困难,见过彼此的狼狈,即使多年不见也愿意向对方倾诉心声,看到对方变好会替他高兴——后者才是人生真正的朋友。
家庭,就是一起围着吃饭
“钱多钱少,回家过年”,除夕夜一家人团聚吃一顿饭是多少人每年的盼头啊,也是多少人永远实现不了的梦想啊......来自家人的爱其实很简单,就是关心你每一餐吃得饱不饱、天冷了穿得暖不暖、今天过得是否开心,而这些问候很多都是在饭桌上的闲聊。因此,想要与某个人建立亲密关系,不妨邀请对方“一起吃顿饭吧”。
03. 奉献、利他、不设限,发现那个了不起的自己
《终身成长》一书提出两种思维方式:一是成长型思维;二是固定型思维。
“成长型思维”认为:天赋只是起点,人的才智通过锻炼可以提高,只要努力就可以做的更好。
“固定型思维”认为:我们是某种人就一直是某种人,难以发生变化和改进。
而日野原重明先生就是典型的“成长型思维”,他的一生都在期待遇见未知的自己。
不设限地去尝试,每天发现新的自己
除了注重饮食作息之外,先生看起来年轻是因为他“从不设限”的心态,105岁开始学习画画,他说:“开始挑战一项新事物,我们会心跳加速,内心无比充实。”看到生活中,很多年轻人才三四十岁就已经不再敢尝试任何陌生新鲜的事物了,和先生相比,谁是老年人呢?
83岁的超模卡门•戴尔在T台绽放72年;91岁的艾瑞斯•阿普菲尔气场两米八,仍在给时尚品牌拍大片;82岁的杰基•默多克还在经营自己钟爱的模特事业。一个人的衰老开始于对世界失去好奇心、对明天失去期待、对梦想不再追求的那一刻。
困难越大,喜悦越多
作者赵星说过:“只要你一直在追求,日子永远都会辛苦。当你觉得自己在做某件事,特别特别辛苦的时候,说明你的收获会非常非常大。”当被问到接下来的目标时,先生说会把自己所余的时间全部奉献出来,他知道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是困难越大,越会发现那个了不起的自己。
04. 结语
"人类是弱小的。“
”我也害怕死亡。“
”因为最难搞懂的就是自己,所以需要花上一辈子的时间去寻找。“
采访接受后半年,日野原重明先生永远的离开了我们,105岁10个月,他的一生都在尝试、成长、探索自己,他一直把”语言“当作自己一生的拐杖,希望最后留下的话,能给到人们好好活下去的力量。
带着你的想法,让我们继续这场旅程,走吧,Keep on go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