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来源:超星学习通
不是学生成绩飞不起来,而是爹妈没给孩子翅膀。
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民间有一俗语叫做“恨铁不成钢”,以此表达父母对儿女成不了大器的失望。其实这句话中包含了最不负责任的愚昧——父母自己飞不起来,没有资格在窝里下个蛋逼着儿女去飞。
天天为儿女成长焦头烂额的家长,愁眉苦脸的眼睛不要对准儿女,而是首先要面对自己。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儿女的命运其实是父母命运的复制。孩子成绩不好责任首先在父母自己。在于自己看不清自己,进而看不清儿女,哺育儿女的奉献没有用在点子上。
人有两个侧面:一面是社会的人,他们都长在社会的地盘上,充当着一定的社会角色,无有例外;另一面是自然的人,他们都是天地造化的人,都是天使的化身,无一例外。与人的这个双重性相对应,学生的成长有两只翅膀:一只是来自社会的教育,目的是要长成社会需要的人,过程是要在心理层面学习所在社会认可的科学文化知识;另一只是来自家庭的学育,即血脉启迪引领的自强磨砺,目的是要长成更好的自己,过程是要在灵魂层面通过血亲灵魂互动(量子纠缠)的潜移默化唤醒沉睡在灵魂里的天性。
然而在孩子现实鲜活的成长体验中,只有教育这一只翅膀,学育的另一只翅膀没长出来。他们犹如少了一只翅膀的小鸟,在挣扎着艰难飞行。很多孩子天天在起早贪黑、勤奋努力、心力憔瘁地读书然而成绩总是上不去,不是因为孩子没有努力,而是在父母必然的哺育过程中没有给他们安装上学育的翅膀。无论他们如何想飞,就是飞不起来。无论他们如果努力去提高成绩,就是提不上去。
孩子们为什么少了“学育”这只翅膀呢?教育和学育是孩子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两只翅膀。学育,就是家庭哺育。很多人认为所有的爹妈都爱儿如命,一生死去活来的拼搏无不是为儿为女,谁都希望儿女成龙成凤,怎么能说儿女缺失家庭哺育呢?其实,绝大多数孩子都是在家庭的“哺而无育”中成长的,或者说是在扭曲残缺的家庭哺育中成长的。人是万物之灵,人的成长主要是灵性的成长。人的灵性成长需要由血亲父母来启迪引导,教育没有培育灵性成长的功能爱莫能助,家长是儿女灵性成长的天师。然而绝大多数家长因不知道人的双重性而对人的灵性成长一无所知,自觉不自觉地把孩子成长的责任一厢情愿完全推给学校,自己反而成了旁观者,丝毫没有想到孩子最重要的灵性成长还需要由自己“天师”去亲行亲历。客观上的结果是家长对孩子只知“哺”不知“育”——“哺而不育”。哺养儿女身体长大,连老母鸡都会。然而培育儿女唤醒天性,很少能有家长能做到。学育缺失,既是我们社会的无意识,也是全人类的无意识,程度不同而已。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的育人成长事业仍处于只依靠教育单只翅膀飞行的初级阶段,还没有上升教育学育比翼双飞的高级阶段。
今天绝大多数的孩子都是在只有一只翅膀的情况下挣扎着飞行的,他们今天的成绩无论如何都来之不易,都是挣扎打拼出来的,家长们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那么为什么有的孩子成绩好,那些学霸、状元们又是如何产生的呢?这里我来解开这个疑问:
一是成绩好、当学霸、中状元只体现教育的业绩,不意味学育的收获。与人的双重性相对应,人生有两个动力源:一个是来自江湖社会的、人造文明的、心之“术”层面的、基于“人智”的人力马达;另一个是来自天地自然的、天地造化的、心之“道”层面的、基于“天慧”的天力风帆。人生犹如脚踏两只船,既要稳定平和防止翻船,又要快慢自如优美曼妙,才叫做圆满。成绩好、当学霸、中状元只能说明接受社会教育的成绩优良,只能说明借助“人力马达”动力的技巧娴熟,并不说明家庭学育是否发挥了作用,学生得到了“天力风帆”的得道天助,更不意味着人生圆满。
二是成绩好的背后,往往与家庭经济条件优越有关,与家庭学育的贡献没有直接关联。优良的教育资源的稀缺的。读好学校的学生大都来自于富裕家庭,留学生几乎都是中产阶级以上的后代,好成绩往往与家庭经济条件优越密切相关。体现的是家庭哺育中“哺”的力量,而非“育”的启迪。
三是穷苦人家出成绩好的学生,只是偶然现象,亦非学育的滋养。城市学生的平均成绩好于农村,富家子弟的平均成绩高于穷家儿女,这是一个极为普遍的现象。2019年贵州理科裸分状元文雨出自我老家纳雍县,是最典型的穷人家出身的贵州状元。他从小就失去了父亲,母亲为生计长年在外打工,自己是爷爷奶奶带着读书成长的,家庭哺育都是拼凑出来的。他能成为状元只是穷家儿女的偶然现象。
孩子努力了学习成绩上不去,责任不在学生,不在学校,而在家长。在于家长对“家长是孩子成长的天师”无意识,进而没有履行天师的职责,没有给孩子安装上育人成长必须的睁天天眼读书、开启灵魂成长的另一只必不可少的翅膀。3-8岁是孩子灵性唤醒、学习习惯形成最重要的时期。想一想在这个孩子灵性成长的关键期,家长们除了溺爱而外给了孩子什么,就会明白自己为什么没有给孩子另外一只成长翅膀。其实在这个重要时期,家长们的身体哺养都做得过之而无不及,然而对灵性的启迪很少有人做到。其实绝大多数孩子成绩不好的家长,都是没有尽到天师职责的后遗症。
曾经有一个带着孩子来咨询我的家长当着孩子的面对我说:“李老师,我们家长对孩子的成长是下了狠心的:只要读不死,就往死里读,不相信成不了才!”我不好当着孩子的面教训家长,但我深知若家长对自己天师职责虚置没有警醒的话,“恨铁不成钢”的夙愿一定会落空,孩子即便是偶然成了才也是假的,经不起人生的检验。
成绩不佳的孩子家长们,如果你们真正的爱孩子,请你们一定不要因成绩差而责怪孩子,因为你们欠孩子一份“天师”的关怀,你们最需要做的不是再花钱去给孩子寻找更好的教育,而是以身作则开启学育启迪、唤醒孩子的天性,给孩子装上另一只起飞的翅膀。
家长的“天师”之课补上了,孩子的天性唤醒了,教育和学育的翅膀都张开了,成绩自然会在天上飞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