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聊用心若镜
文/一粒种子的故事

第一次听到“用心若镜”一词,觉得有趣,望文生义,这心和镜子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把两者联系在一起?虽觉有趣,却没有深究。
某一天,小区过道处摆了一面镜子,或许是谁暂时搁置,抑或是弃之,当没有物的靠近时,镜子呈现出“空”的状态,偶尔有一位阿姨急匆匆地从镜前走过,是否赶回家去给孙子做饭?镜子显示出她那一刻的影像,又有一个背着书包的小朋友从镜前慢慢走过,“镜子”若有所思………
一前一后,她和他靠近又离开了镜子,镜子呈现又恢复了“空”的状态。
我也走向镜子,一双眼睛,一个鼻子,没什么不同,挑了挑眉,镜中也挑了挑眉,吐了吐舌头,镜中也吐了吐舌头……一个闪身,镜子又“空”了。
忽然想起某人对诗人陶渊明的评论。他说陶渊明是个特别有幽默感的诗人,如果没读过他的诗,就不知道幽默在哪个地方,第一句写得很隆重,“种豆南山下”,你以为他种得很好,他突然来一句,“草盛豆苗稀”,你以为很难继续下去,不,他马上来一句,“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天不亮就起来了,月亮出来才回去,还是种那个“草盛豆苗稀。”
小诗《见与不见》中有这么几句“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
有网友评论,这种物来则应,物去不留,用心若镜的境界或许是百岁老人能达到的境界,朋友们,你们说呢?
【原创首发】

作者简介:杨虹,笔名:一粒种子的故事,陕西铜川人。在春里,我就是一片绿;在夏里,我就是一处红;在秋里,我就是一抹金;在冬里,我就是一层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