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塔新八景研讨
文/马幸福
在金塔这块古老而富有生机的土地上,从上古开始,“弱水流沙”留下了皇帝孕育、大禹治水、穆王西征、老子成仙等神话足迹,先民们用智慧耕织着原始文明的灿烂历史,发达的牧耕农业、早期的彩陶冶炼工艺、流沙坠简、多民族大融合、东西方交汇,无不折射出这块热土上汉唐盛世的光芒及居延丝绸古道的辉煌。而历史发展的每个时期,总能催生出璀璨的文化气息,这和所处地域地理、变迁气候、风云历史、科技发展、劳动力素质、人文迁徙密不可分。
“金塔八景”作为金塔亘古至今的标志性历史文化地标,它的诞生是对金塔历史文化遗产的高度总结,在历史的变迁中,有了“老八景”和“新八景”之说。
老八景有中华民国(1917年)蜀北李士璋提出,有诗文为证:
金塔凌云
注;此景现在城东南2.5公里处,金塔镇塔院寺村。
塔势魏然若建瓴, 晴云一抹接遥青。
夕阳映作擎天柱, 碧落高撑注月瓶。
几度题名来雁字,何人写罢换鹅经。
萧间古寺行踪少, 细听松风响铎铃。
玉山积雪
注:此景远指城南祁连山千年积雪,雪融之水为金塔农牧灌溉之源。
晶莹山色接遥天,不是云浮玉垒巅。
太古千年留积雪,边城一带拥祁连。
晴开远岫名如练,月照高峰白似莲。
胜过终南阴岭秀,灞桥回望耸吟肩。
古城幻景
注:此景在金塔坝双古城,描写每逢黎明时陡现城郭人来人往繁荣景象。
唱罢鸡声曙色开,遥空隐隐显楼台。
篷瀛海市原虚幻,城郭人们自往来。
一雯昙花成世界,千年废址没蒿莱。
沧桑已变形犹在,古意沧茫化劫灰。
高庙清钟
此景在旧金塔堡内西北一隅,,因建有土台高出城墙,又称瞭望台;台上建古庙,内供关公塑像,又称关帝庙台,上有前明万历年间所铸古钟。后毁。
巍巍庙貌跨域墉,树色芲茫起暮钟。
几点寒鸦翻夕照,一行征雁写秋容。
鲸鉴响彻三更月,鹤梦惊回万壑松。
安得痴人齐唤醒,清声破晓睡方浓。
北海晴烟
注:此景现西坝乡西移村北,为我县海拔最低之处,有地下水涌出,又有排洪之水注入,称北海子。
一片清漪断夏连,北邻瀚海浩无边。
班超出塞三千里,苏武看羊十九年。
水草萃成游牧地,烟波远映蔚蓝天。
寻源何必探星宿,自有汪洋万斛泉。
西城古柳
注:清,金塔堡西侧有多株大柳树,称柳堤,旁有绿营军驻守。后毁。
苍然古木晚烟昏,可是当年细柳屯。
营已无存怀亚父,树犹如此泣桓温。
枯枝映月悲羌笛,老干拿云尚壁门。
故垒萧萧余荫在,夕阳红透暮鸦翻。
青山叠嶂
注:此景距县城西南20里青山寺,建于清光绪年间。为观光旅游胜地。
怪石嗟峨一径通,山巅飞阁望玲珑。
何来峻岭蹲灵鹫,高架危桥跨彩虹。
绝壁俯窥青涧水,栖霞中有翠微宫。
苍茫四顾空依傍,万里年沙夕照紅。
黑水环流
注:此景在现黑河流域,黑河古称弱水。发源张掖南祁连山,流经张掖、临泽、高台。金塔而入额济纳旗居延海。
西渡流沙任所之,黒水应不到三危。
谁言水道经梁域,曾过山丹读禹碑。
讨赖名川劳考证,通天別派更支离。
题於八景增惆怅,始信重来为补诗。
新八景为金塔前文联主席王发云提出:咏诗为证
金塔凌云
明人不省何筑庚,沧桑变幻几度倾。
信众募葺香火盛,清烟缭绕亭台隐。
大雄殿里僧诵经,风吹铎铃响声声。
座上如来度众生,佛光普照塔玲珑。
高峡平湖
毛公开凿鸳鸯侠,仁卿倡修水垄坝。
原君督阵巧设计,高筑平湖映朝霞。
积蓄融雪润禾荚,调洪发电惠万家。
炎天暑日何处去,母子湖畔乐休暇。
金关古韵
依山傍水大地湾,汉武雄兵驻金关。
时过千载成遗迹,历经百代貌变迁。
五铢彩陶重见天,喜获简牍闻万件。
史称汉代文书库,留于后人详考研。
笑遨苍穹
人从直行盼飞翔,攀高夹箕上天堂。
举头月宫在咫尺,待至云霄尚遥远。
航天勇士遨太苍,神舟升处是故乡。
登月计划实现日,嫦娥温酒话家常。
东风南苑
腾飞神舟耀瀛寰,航天广场同乐园。
社会人文交汇处,风清弊绝万民愿。
晨昏贤人笙歌伴,旧时老友得常见。
徉打招呼把头点,愿君百年列仙班。
弱水环流
源自祁连终居延,岁约五十余万年。
汉唐风调雨顺曰,林荫障目绿接天。
曾记何时黄沙漫,弱水流过人泣怜。
而今同治重披绿,环绕金航世人羡。
清溪惠民
板滩改建金鼎湖,渠道摇变清泽溪。
万方奇石人砌就,百棵古柳新栽出。
昼含微风起涟漪,夜登衣堤流光溢。
游嬉灌溉两不误,曲水流觞心欢娱。
道观清风
千年古榆留故事,弘扬道学敬老子。
前厅玉上太三尊,后殿观音绽慈目。
相伴晨钟与暮鼓,往来香客多信土。
芸芸众生万般情,但得世人存善意。
对于金塔新八景的命名,多年来有很多异议。笔者认为:新八景命名的确定应体现金塔历史地域风貌和人文特色,既不能与老八景雷同,相抵触,又要赋予传承性和新鲜的人文内涵,不落俗套,还要结合金塔经济文化建设的特色。一些景点的历史性、知名度的挖掘,已远远超出了王发云老师当时定名新八景的时代背景。笔者经多年考研,认为金塔新八景应从历史地域性和现代文化气息两个方面命名。
历史地域性命名的古景观有4景:
金关远眺
金塔雅丹
石城奇观
古燧长城
现代文化气息命名的现代景观有4景:
1. 五湖一溪心连心
2. 胡杨秋韵
3. 榆树井观
4. 七彩喷泉
1.金关远眺
肩水金关位于航天镇东岔村西黑河东岸,距东大湾城7公里,地处居延丝路南北通道咽喉,兼有关口、邮驿、候望、报警等功能,是汉代河西军事要地,扼守河西北大门,与玉门关、阳关齐名,称丝路“三关”因军事重地,文人骚客留下的诗文很少,远没有其它两关扬名。但在遗址挖掘出土的简牍有11577枚,内容十分丰富,占居延汉简三分之一之多,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研究价值。
现赋诗《金关远眺》以留证。
北扼居延丝路远,塞燧燔举燃狼烟。
通关需报马蹄声,拉弓方知弱水忐
流沙飞雁锁楼橹,大漠环抱万枚简。
落日浅饮一瓢水,孤烟深陷大地湾。
2.金塔雅丹
沙枣园子雅丹自然生态旅游风景区位于金塔县城西北67公里,西与嘉峪关、玉门接壤,三面环山,中间地势低凹,总面积163404公顷.动植物资源丰富,生长有胡杨、红柳、花棒、拐枣、沙蒿、骆驼刺等共27科64种抗干旱耐风沙植物。山雀、跳鼠、沙鼠、野兔、黄羊、狐狸、刺猬等共14目27科44种珍稀动物。由于地处荒漠,深居内陆,又属典型的干旱荒漠气候区,年平均风速达3米/秒,经过风力剥蚀和暴雨侵蚀,形成了一系列平行的垄脊和沟槽,形成了典型的雅丹地貌。由于资源特色鲜明,生态植被典型,现被列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现赋诗《金塔雅丹》以留证:
西依二关背靠山,枣园丹霞嵌入川。
遥闻寺钟敲垄脊,近看疾风吹槽弦。
草木青青烈日焰,沙鼠寸目觅水源。
一羊高站丹霞上,犄角能破七月天。
3.石城奇观
在金塔县航天镇东南60公里的大漠深处,有一处面积约30余平方公里的风蚀奇观,人们习惯称他为“石头城”,“石头城”在当地称为"海森楚鲁"。
现赋诗《石城奇观》以留证:
海枯石岚天象生,孤城默默映月辉。
天雕地塑流沙蚀,鬼斧神功琢金龟。
神龙戏沙石猿啸,蟾蜍下山李耳归。
独蜥回眸鹿踏春,肥豚逐梦骥牛窥。
4.古燧长城
汉长城金塔段全长 306.1千米,分为东线和北线两段。东线,当地称为“东部塞”,分布于县境东部和东北地区,呈南 - 北走向。北线又分为两段,营盘堡以北者称“西部塞”,以南者称“北部塞”,分布于县境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呈东北- 西南- 西走向;还有一条起自肩水金关的烽燧线,位于县境北部, 呈南 - 北走向。本段长城由墙体、壕堑、关堡、单体建筑及其他与长城相关遗存组成。墙体长 261.2千米,分人工构筑墙体和水险,以人工构筑墙体为主。人工墙体构筑方式主要有石块垒筑、砂石土堆筑、砂石土夹红柳芦苇堆筑、红柳和梭梭叠筑等,以砂石土堆筑为主,亦有少量石块垒筑墙体,材质主要有黄土、沙壤土、砾石以及红柳、芦苇、梭梭木等。水险则是利用河流和湖泊作为天然屏障。壕堑长 44.9千米,构筑方式为中间挖沟,土石堆于两边成垄。关堡14座,其中关 1座、堡 13座。单体建筑 83座,其中敌台20座、烽火台 63座。关堡构筑方式有三种:一是黄绵土夹杂细砂砾分层夯筑;二是砂石土、石块夹红柳、芦苇根茎叠筑;三是片石、夯土、土坯夹植物根茎叠筑。夯层厚0.05~0.23米,土坯长30~33厘米,宽 18~20厘米,厚 9~12厘米,植物根茎层厚 0.05~0.08米,石块层厚 0.07~0.09米。单体建筑 83座,其中敌台20座、烽火台 63座。单体建筑平面主要呈圆形和不规则形,少数呈矩形,剖面主要呈不规则形,个别呈矩形。单体建筑构筑方式主要有: 一是黄土夯筑,或夹砂石土,或夹砾石,或夹石块,或夹砾石、红柳,或夹石块、红柳,或夹红柳、芦苇,或夹杨树枝、红柳夯筑;二是土坯砌筑,或夹红柳, 或夹芦苇,或夹砾石,或夹石块、红柳砌筑,个别外包砂石土;三是堆筑和垒筑, 有砂石土堆筑,砾石堆筑,砾石夹石块垒筑,砾石、石块夹红柳垒筑,砂石土、石块夹红柳、芦苇垒筑等;四是不同构筑方式混筑,有外部黄土(或夹砾石、红柳、芦苇)夯筑和内部土坯(或夹红柳、芨芨草)砌筑,外部土坯砌筑和内部黄土夯筑,上部石块垒筑和下部土坯砌筑,土坯砌筑和黄土夹石块堆筑,外部锈砂石块垒筑、内部土坯砌筑等。单体建筑夯层厚 0.05~ 0.14米,土坯长22~50厘米,宽 15~25厘米,厚 7~18厘米。少数单体建筑周围有围墙常家岗长城长 2822米。砂砾石夹红柳、芦草叠筑。底宽5.3~14米,高0.6~1.5米。沿线有烽火台 1座。
现赋诗《古燧长城》以留证:
汉燧登高望边塞,黑河风景一条线。
雁声咏秋长城头,金关鼓鸣居延尾。
夯土风落红柳骨,砂砾瘦进枯芦苇。
逶延千里筑屏障,关堡燧墩戴金盔。
5.五湖一溪心连心
鸳鸯湖、金鼎湖、金沙湖、西湖、金波湖、清泽溪统称为“五湖一溪”,县城两南沿线,从水系及地理环境而言,可归纳为金塔新八景之一。
现赋诗《五湖一溪心连心》以留证:
一坝扼守梦之源,金鼎金沙展翅鹏。
一溪挂瀑柳色青,西湖倒映五彩灯。
金波荡漾森态园,日映玄黄梦之根。
五湖一溪心连心,共筑金塔腾飞梦。
鸳鸯湖
一坝横卧锁水色,二肩青山入云端。
鸳鸯沙头戏乡愁,青燕平湖唤云帆。
闸口飞流三千尺,疑是碧玉落云天。
子湖簇拥禾荚笑,万亩良田乐休闲。
金鼎湖
板滩初妆玉碧成,砾沙润湿蹄火远。
纹鱼托举金鼎沉,草木青青云点点。
亭榭楼台嵌倒影,步云桥头情侣缱。
斜阳西照雪山影,涟漪轻弹大漠弦。
金沙湖
轻沙慢揉西风骨,落雁疾飞观日台。
一梦成仙沐夕阳,万蝶披霞醉蓬莱。
遥望雪山影绰绰,清凉披风曼妙睐。
金沙展翅湖色浅,聚缘邂逅巧安排。
西 湖
一鹊振翅林生风,一桃妍开湖色贞。
云桥拱水山色远,小径朝天幽林深。
一湖清碧嵌入春,晨阳落入掀轻风。
湖堤绿树掩踏青,亭榭阵阵唢呐声。
金波湖
倒映入湖黄叶秋,水波不兴客来晚。
老聃扶骥听林涛,道眼垂钓云色黯。
林深幽径传笙箫,日暮屋檐锁炊烟。
湖央群鹅点云白,栈道玄黄掀波澜。
青泽溪
一溪神韵岁月惆,万里沙海添新翠
。嵯峨奇石挂水幕,碧波荡漾岸柳醉。
一声蛙鸣入碧荷,几朵桃色映溪晖。
小溪轻弹云水谣,醉入乡音终不悔。
6.胡杨秋韵
金塔沙漠胡杨林位于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城以西的潮湖林场,为三北防护林体系的一部分。那里有着上万亩人造胡杨林。
周边分布大面积的沙枣树、白杨、红柳等大西北特有的树种,该胡杨林分布密集,长势良好,规模居全省之冠,极具旅游开发价值,不久的将来这里便会更加为人们所熟知。金秋十月的胡杨,绿色的树叶有的已经变黄,已经变黄的胡杨树,在湛蓝的天空下,在荒芜的沙漠中如阳光一般明媚灿烂。
现赋诗《胡杨秋韵》以留证:
沙漠胡杨森态园,位居县城西北边。
金色田园花似海,万紫千红争相妍。
一块碧玉镶林间,金波荡漾水涓涓。
沙漠背脊十万兵,千年守望胡杨恋。
浩瀚红柳燃烈焰,汉燧登高林无边。
三色叶齿凝玄黄,抗风抗汗润盐碱。
沙枣花香闻下马,贵妃香浴舞蹁跹。
芦花飞雁惊落日,金塔精神磐石坚。
7.榆树井观
榆树观在金塔县羊井子湾乡,有三清殿、慈航殿、玉皇殿三部分组成。最让人神奇的便是这棵古老而饱尽沧桑的老榆树,巍巍屹立。枝桠上挂满了善良信女们系上去的红丝绸,轻风吹过,红丝绸随风飘舞,颜色鲜明,亮得十分耀眼。使大榆树显得更加神秘,传说这棵老榆树承载了元年111年霍去病将军足迹留下的一个美丽传说。
传说霍去病将军北击匈奴,不小心弄丢了马鞭。有人砍了一根柔韧光滑的榆树条子,让霍去病将军当临时马鞭用。到了会水一带,兵困马乏,饥渴难耐时,突然发现了一眼泉水。霍去病将军大喜过望,大步上前,随手把榆树条子插在泉边。捧着喝了几口香甜可口的泉水,浑身顿觉清凉舒服。回头时,去拔插在泉边的榆树条子,榆树条子像生了根,怎么也拔不动,十分惊奇地看到榆树条子己经长出了芽苞。
后来,这里搬来了移民,有个搞建筑的企业家,被这棵古老榆树优美的传说和神奇的故事深深吸引和打动。就建了榆树观,榆树观也是金塔文化历史上保留比较完整的道教文化重地。
现赋诗《榆树井观》以留研:
一树一井一世界,三殿环抱隐清钟。
沧桑老榆话传奇,一口古井钓早舂。
丝带飘飘明月静,一缕暗香入道峒。
古城楼橹日月辉,映照清观丹炉彤。
8.七彩喷泉
县城西南新城区梦圆文化广场,建筑宏阔,别具一格,八车道、二馆一中心、梦之塔,小桥流水,入夜,北有七彩音乐喷泉光彩夺目,南有变幻奇异梦之塔映罩金塔,西有西湖生态氧吧,东有金塔城万家灯头,为金塔现代生活气息比较浓厚之一奇景。
现赋诗《七彩喷泉》以留证:
音乐喷泉不夜城,七彩映照金塔梦。
小桥流水游人醉,清凉碧珠落玉盆。
仙女霓裳驾彩云,丝竹声声梦飞腾。
大漠远眺梦之塔,西湖近映彩泉喷。
2019.7.18
作者:马幸福,笔名:也马。甘肃省金塔人,甘肃省摄影协会会员,酒泉市作协会会员、理事,有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在《甘肃日报》《长沙晚报》《文学报》《年轻人杂志》《酒泉日报》《北方作家》《长江诗歌》《江山文学》《美塑》《诗海潮》《故土》《雪莲诗歌》等报刊、杂志、网站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