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看了田姐的读后感,颇有感触。田姐是这方面的“高手”。我以为,对于事物及人,如果没有敏锐的洞察力、理解力以及包容力,大概难以成就一篇好文章,也难以成为一位好读者(也是评论者)。虽然没有看过这本书,但以接受了读后感及评论者的祟敬心态,不难察觉其中的深奥。对于我而言,的确没有接受过什么文学评论的专业淘洗和锤炼,所以无法深刻,只能“跟着感觉走”。在多层面的元素交激中,把一个人放在极端的环境下来书写来阐释来解剖,的确能吸引人,也能把人性中最基本的美丑善恶“揭露”出来。建立在可能事实的基础上的故事,如何让人揪心,我是感受到了。人与心是有天然距离的,生命过程的痛苦和无奈,时时刻刻把人与心分离,我们要做的却是让它们吻合、让它们安放到有意义的有灵魂的位置上。每个人都可以被看见、被打量、被颂扬、被毁谤;每个人的心却是被包裹着被隐藏着被包养着,你看不见它,所以人心难测。我总觉得人与心,在何时何地何事何情下的亲密无间,是个大问题、大学问,我是看不懂,也看不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