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历城芦南村十一首
郭光明
历城芦南村,位居岱岳北麓桃花岭。何时建村,不可考,唯村中古槐,根深叶茂,传为唐时所栽。另有传言,有方士隐居于此,食村壑石棚之芦芽灵草而成仙,遂立村“芦芽”,清时有贾氏一族自济南城下井庄迁居岭下南沟,后张、王等氏族相继定居,立村“南沟”。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村庄整合,取二村首字而“芦南”,是为古岭一偶。村东云台寺,亦名天井,依涧筑台,依台筑寺,更有摩崖造像、石阁重重,玉漏泉、甘露泉,盛夏无暑。而村之仙人洞、仙人桥等天然景观,唐槐、古井等遗迹,和“云台牡丹不下山”传说,以及优美的自然风景、野生的药用植物,令芦南古村,绝地升华。
唐槐言古
遥望岱北李家槐,盘古髯龙倚涧崖。
壑岭无人山籁静,杈丫化石入天街。
芦芽灵草
云壑千重幽石栈,芦芽灵草从中生。
道僧鹤骑随风去,清唳苍松万谷惊。
立村芦芽
桃花岭上牡丹红,草暗原头聚稼翁。
花粘屐泥炊黍盛,立村犹借旧仙童。
芦南之村
稼村初筑旧芦芽,岭下南沟后贾家。
寸步相期过世纪,孤遗独世茗新茶。
云台古寺
苍天依涧筑云台,蹊石携烟古寺开。
石壁寺根遗殿阁,泠泠泉石印青苔。
玉漏泉寒
玉壶一滴漏寒泉,晏璧诗吟三百年。
帘下清音空谷起,芦芽新茁太平天。
甘露泉盛
甘露香泉竞相流,清凉穿石四方求。
一泓灵水云台碧,山接灵河浴岭头。
仙人洞深
洞深天作抵岩松,黄槲嘶风欲近彤。
紫雾羽衣云已散,新村旧舍听泉淙。
仙人桥横
峰回沓嶂少农樵,溪转峰回忽有桥。
鬼斧神工连涧合,槲黄秋日赤云霄。
旧村古井
暗波底石醴泉生,荒井银床草色平。
绳缆盈塘无旧汲,桃花岭上掷新声。
云台牡丹
天香国色艳云台,醉殿妆红寺院栽。
朱衣独占花不允,轿抬恭送伴僧开。

【作者简介】郭光明,男,山东济南人。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散文学会理事、济南市作协全委会委员、济南市历城区作协副主席,山东文学院第十六届中青年散文作家班学员,《散文选刊》签约作家。作品散见于《散文选刊》《山东文学》《时代文学》《鸭绿江》《北方文学》《长江丛刊》《大众日报》《联合日报》《山东工人报》等。著有《心灵隽语》、《一窖浓郁的陈年美酒》、《郭光明散文选》散文集,编著《历代诗人咏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