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城,中华民族脊梁》(组诗)
杨林
一、《不灭激情》
投入燕山怀抱,博大深邃
第一印象是热情、温馨
难掩盖举世名扬不朽传奇
心如玫瑰,向着几次梦去的圣地怒放,
脚下方砖台阶,甘愿忍辱负重
不知多少先辈白骨血浆凝铸
唱起国歌,八达岭也迸发雄壮弦律
走上城墙,揽获倍增惬意和力量
恍如驾驭风筝,伸手触摸天宫
领略“万里与云平”磅礴幻象
不到森林,怎知深幽和绿美
不到大海,怎知辽阔和湛蓝
拥抱长城伟躯,方知江山如此多娇
不枉平生以黄皮肤东方人为荣
是啊,人类最高道德莫过于爱国心
不灭激情赤诚敬献,无疑灵魂高尚
二、《勃发雄姿》
登高远望,浩瀚戈壁滩魅力无穷
映衬城楼拔地而起的壮观雄奇
像戴盔帽披铁甲的将帅,酷炫威武
忠实镇守画中有诗的城光山色
恭迎远客寻觅祖先创建伟业的遗迹
俯视众山峰,耸成座座绿色丰碑
朝气勃发英姿,爽心悦目
灰色城墙,历经多少岁月无情风雨
冲刷成一条巨龙,血性流行,神韵荡漾
呈现一种欲将东方力量与智慧
化作文化经济图腾的蠕动气势
与西边崇山峻岭,和睦相连
与东边蓝天白云,友好相接
抖擞旺盛而勇往直前的可贵精神
阳关古道,一张溢滿酸甜苦辣的史签
却伸展真如铁的无坚可摧气派
激荡内心无比骄傲的情怀
抱紧墙垛,可抱住的是甜甜惊喜
暖暖自豪,禁不住发自肺腑呼喊:
长城一一祖国一一我爱你
三、《英雄之志》
呼喊,似密集炮弹轰向各山头寂静
爆炸,掀揭封裹已久的历史画卷
李闯王农民军,威壮之势如破竹
劈烂叛兵萌发山海关的降清求荣美梦
那飞砂走石的鼎力臂助,功不可没
成吉思汗铁骑,强焊之猛如洪涛
席卷金兵绝望居庸关的鬼哭狼嚎
原由不堪忍受金王朝奴役之苦
杨家将精忠报国,善战之勇如疾风
横扫辽军惨败雁门关的丧魂落魄
粉碎契丹吞食中原猖獗野心
呵,混合厮杀、战鼓和惨叫的刀光剑影
酿就的血流成河,已湮没历史尘烟
但对民族英雄腹有良谋,吞吐天地之志
敢于担负抵御骚扰,保家卫国重任
心中泛起无限敬佩的波涛
四、《烽火岁月》
初到长城,总觉得太长永远走不完
长城伟大,我也成为巨人立地顶天
楼台展柜古兵器荐引庄严遐想
沉重的心,吸取“国穷挨打”教训
”弱者永远是奴隶,强者能获得自由“
是长城人民,抛弃畏缩与忍气
大刀长矛,愤怒以牙还牙于弹雨枪林
痛击八国豺狼残害与抢夺的骄气日盛
是抗日烽火,燃烧决战长城的岁月
国军将士,岂让国土惨遭践踏
喜峰口、罗文峪硝烟舔噬临危抗争
血染有责匹夫捍卫的尊严与悲壮
纵然失败也伟大,也用生命
铸就一尊尊永恒的石质雕像
彰显视死如归、同仇敌忾的爱国气节
八路军,顽强支撑救国图存的希望
冲锋号,发出向逞凶倭群讨还血债最强音
驰骋平型关殭场,个个都是一面旗帜
无所谓抛头洒血马革裹尸还
创写可歌可泣的出奇制胜篇章
诠释解放劳苦大众的铁血忠魂义魂
事实证明,正义怒火一旦燃烧
最骄横的战争魔鬼也难逃焚烧下场
五、《载梦腾飞》
礼貌盘旋头顶的苍鹰,凌空远翔
莫非去相告,长城迎来语音硬重的崇州人
莫非捐躯烈士和古烽火台的化身
日夜护卫千里河山的卓越锦绣
难怪涌入视线的不是往昔荒凉
是群楼巍峨、井架耸立
果园丰收,走亲访友……
绘成图画,展示改革阔步跨越
凝望这条巨龙,气贯长虹
成天下之大顺大利,仿佛
载着我携带崇敬的飞翔欲望
载着心灵感受切肤之痛的历史
重温力挽狂澜记忆中汲取的力量
载着华夏儿女开花的梦腾飞末来
传递铭记过去,守望良知的信念
长城,不可征服的壮哉长城
是古代人民聪颖智慧的见证
是抗击外侵,气壮山河的英雄凯歌
是维护和平,感天动地的壮丽史诗
是展示中华民族硬骨雄姿的脊梁
不屈之魂,将换来祖国母亲春阳般欣笑

杨林简历:四川省崇州市作家协会理事,中外华语作家文学院院士,《中外华语作家》签约作家(签约诗人)。曾评为“成都市先进教师”。诗歌散文散见于《诗歌报》、《四川日报》、《星星诗刊》、《语文知识报》、《西南旅游》、《春风》、《作家学堂》、《当代诗歌》、《朔方》、《金牛报》、《洞头诗报》、《蜀州文学》、《蜀州报》、《罨画池》、《书香崇州》和《新时代文艺》、《华语诗歌艺术》、《中外华语作家》、《世纪诗典》、《文学与艺术》、《香港国际卫视西部频道一崇州文艺》、《中国文学》、《世界诗人》等刊物和网络公众平台。有作品载入《华语诗歌》、《诗人诗选》、《新时代诗典,中国优秀诗人作品选》、《当代诗爱者诗选》、《新潮集诗选》、《当代新诗一千家》、《当代华语名家文选》、《中国新诗人诗选》、《中外当代诗选》、《2018诗歌年鉴;中国当代优秀诗人佳作选》、《中国2019一2020诗歌双年选》、《中国当代诗典》等国家级书刊。曾在全国文学作品大赛中荣获“希望奖”、“优秀奖”、“1994中国当代诗人奖”、“新时代中国优秀诗人奖”、“2018诗歌年度人物奖”、“中华当代百强诗人奖”,“中国2019一2020诗歌百强人物排行榜奖”,“中国诗歌年度人物排行榜十大作家奖”。有《杨林诗作选》问世。《成都晚报》曾以《让生活变成一首闪光的诗》一文,刊登本人创作经历和成果的采访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