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 南 之 殇——海南印象之十一
文/刘金声

海南是个好地方,这里宜游宜居,吸引了无数游人,招来众多“候鸟”来此越冬。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好比一个人,再好,再完美,也有缺点不足。在海南三年之所经所历,我觉得海南之殇,主要有三:
其一,台风。海南每年大大小小的台风平均有十多次,造成灾害的至少也得有一两次。尽管现在科学发达,气象预报及时而准确,但台风的威力是不可抗拒的,人们只能是被动的防御。台风过后,所经之处一片狼藉。断枝倒木,砸坏了车辆,阻断了交通,造成大面积停水停电,很长时间难以恢复。每次台风来前,都要飞机停飞,火车停运,轮船停航。岛内工厂停工,学生放假,车不出库,人不外出。家家储水,户户备菜,弄得人心惶惶,如临大敌。2014年的超强台风“雅马逊”意外转向,海口遭遇突然袭击,损失惨重。我女儿家住六楼,阳台与客厅之间的铝合金玻璃拉门被暴雨狂风鼓开,其中一扇近两米高的玻璃门,飞越平台栏杆随风而去,摔在楼房数十米开外的草坪里,屋内积水能没脚面,吓得孩子大哭小叫,家具衣物皆被打湿,其状惨不忍睹。外面路面水深盈尺,车位上水没汽车轮胎,小区停水停电达五六天之久,人们心情可想而知。今年“莎莉嘉”又光顾琼岛,预报传来,人心躁动,副食店里蔬菜被抢购一空,女儿家人因为怕“逊风”重来,阳台上所有物品全数搬进屋内,间隔拉门再不敢关(据说开门可以减少室内外的气压差,从而降低危害),台风近岛之时,女儿手持手机,眼睛紧盯台风走向图,心中祈祷千万别指向海口,直到台风在万宁登陆,方才放下心来。可怜万宁遭了劫难,数十头牛被脱落的电线电击而死,一处路边大树全被吹倒,路旁停车位上的汽车悉数被压毁,田园街道,如水漫金山,诸多房屋被毁,农田,生活区被淹,直接经济损失高达45个亿。可悲、可叹!
台风,沿海城市不可逾越的阵痛之殇。
其二,鼠患。海南宜人居,亦宜鼠居。一般来说,老鼠多生长在乡村,城镇里应该少有老鼠。海口是省会城市,按理说,不应该有老鼠。然而错了,海口不但有老鼠,而且还很多,不是一般的很多,是特别特别的很多。以前,我来过几次海南,对海南的蟑螂印象极深,这是因为海南的蟑螂个头特别大,一个能顶北方的十个,至于老鼠则没什么印象。这次在海南长住,使我改变了对蟑螂的看法。蟑螂虽然个头大,行动远不及北方蟑螂快捷,繁殖速度、数量,也比北方蟑螂逊色得多,所以并不可怕。老鼠虽然与北方的老鼠相差无几,但数量多得惊人。初到的时候,带着外孙在校园教师生活区四处游玩,到处见到张贴的告之投放鼠药的通知,随处可见水泥制作的状如竹筒的专门用来投放鼠药的盛放箱。原以为是阶段性的统一行动,谁知道竟然连续投放近两年,时至今日,仍在继续,足见这项工作之持之以恒,其难度可见一斑。
海口的老鼠多,多到什么程度?别的区域我不清楚,也不能以点代全,单是我们居住的小区,花草绿化也堪称一流,卫生管理也算到位,但不知道为什么老鼠就是多。老鼠一般都是昼伏夜出,这里的老鼠,白天也随时可见,稍微僻静之处,老鼠便成帮结伙。到了晚上,黒暗之处便是老鼠的天下。我的亲家,一天傍晚,穿拖鞋下楼扔垃圾,眼神不佳,昏暗之中,一脚踩到一只老鼠身上。人们都说胆小如鼠,那是在没有踩到它的情况下,一但你踩到了它,老鼠立刻变得胆大包天,那只被踩到的老鼠回头在踩到它的脚面上,狠狠地咬了一口,吓得我的亲家,返身跑回,垃圾也忘了扔。灯下细看,伤口流血,急忙去医院消毒,打防病疫苗,以后,又接连多次去医院换药打针,花了几百块钱,方才痊愈。
初闻亲家被鼠咬伤,我将信将疑,怎的这么巧就把你咬了?亲家说,不信你去看看,随便扔块石头,也能打死三个两个的。于是,天黑之后,我带手电到两楼后面垃圾汇总的地方,打开手电,只见停放在那里的垃圾车及掀倒的垃圾箱里黑压压,密麻麻,全是老鼠,见到手电光,并不害怕,一个个瞪着圆溜溜的鼠眼,直直地看着你,反倒令你感到心惊肉跳,世界上竟有如此规模宏大的群鼠聚餐。我大致估算一下,少说也有1000余只。看到如此盛景,想想那扔块石头就能打几个老鼠的说法,看来也不是随口乱说的了。
我们同栋17层一女士,养一爱犬,如孩子般呵护,皮毛黄黄的油光闪亮,很讨人喜欢。前段时间有多日不见带狗出来放风,近日遇其带狗下楼,但见那狗毛色浅了许多。我老伴问其何故?她伤心地告诉:这只,是新近领养的,原来那只在前不久,在外放风时误食死老鼠,中毒身亡。我听了心里不停地为那狗喊冤,都怪这些可恶的老鼠,不知道害死多少这样无辜的畜牲。
其三,居高不下的菜价。海南素有“天然温室”的美称,按理说,在雨水充沛,农作物可以一年三熟的富庶之乡,吃菜应该不成问题,然而,这个看似简单,不成问题的问题,却成了大大的问题。凡是在海南亲自买过菜的人,无不惊叹海南菜价奇高。即使在海南的产菜旺季,菜价也要比北方冰天雪地时节贵很多,年平均菜价要比北方高二至三倍,最高价差,可达十倍。对海南菜价高,海南的各级领导心知肚明,也十分重视,报纸、电视经常见到、听到省、市领导亲自抓“菜篮子”工程,经常发出“限价令”,并安排大批人力物力调拨蔬菜。你看,省、市领导那么忙,还“亲自”抓百姓的吃菜问题,足见领导是非常非常重视了。可是,市场上菜价就是稳如泰山,任凭省长“发号”,市、县长“施令”,就是居高不下。有些人把菜价高,归结为外来人口多,蔬菜需求量大,岛上蔬菜生产满足不了供应,从大陆运来成本高------如此听来,海南菜价高实属正常,各级领导已尽到了责任,要想在海南,就得享受高菜价,怕菜价高,你就别来。
我们的老祖宗有言:民以食为天。按祖宗言中之意,百姓吃菜问题,乃是天大的问题。不知道海南的那些手中权力比天都大的人,听了有何想法。很难想像,一个连菜价都解决不了的领导,能够管好一个城市,能管好一个占全国国土面积最大的一个省。
海南百姓吃菜问题并不难解决,也并非要依靠大陆,海南三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完全可以自给自足。海南的土地没有香港那样拥挤,更没有上海、北京、广州那样“珍贵”,驱车在海南转转就会看到,到处都有尚未很好开发利用的“闲置”的土地。只要合理的加以利用,吃菜问题就会真的不是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有人认认真真地抓,踏踏实实地干,而不是,坐在办公室里,只管听汇报,下指示,发文件。前段时间有一个朋友问我,一个贪官,一个不是贪官,你拥护谁?我说,这还用问,当然是不贪的。朋友又说,那个贪官贪了一个亿,但把一个城市搞得非常好,百姓年年收入翻番,家家安居乐业。不贪的一天天啥事不干,对民生问题漠不关心,物价飞涨,就是工资不涨。你还拥护不贪的么?我哑口无言。想想朋友言中之意,我的心很痛,贪官固然可恨,那些庸官在某种层面上比贪官更可恨。但愿海南的官,不是庸官,都是好官,在有限的任期内,为那些弱势群体,为广大的平民百姓,多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
海南之殇,并非无解,关键是如何面对。我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些问题都能得到很好的解决,一个更加美好的海南会以崭新的面貌屹立在祖国的最南方。

原创首发
作者简介:
刘金声 1950年6月26日生。1968年3月从吉林市入伍,任23军67师201团九连班长,1969年3月参加了珍宝岛自卫反击战。1973年退役后在中钢集团吉林炭素厂任党委宣传部副部长等职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