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葬花吟》 (下)
作者/勿忘我

在大观园里,我踩着满地的花瓣来到了黛玉葬花的花冢前。《红楼梦》第二十七回里林黛玉的《葬花吟》里的字字句句,又浮现在我的眼前:
《葬花吟 》
清 · 曹雪芹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未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程高通行本)

我抚摸着大观园里黛玉葬花处的那块花冢。当年黛玉葬花的情景,仿佛浮现在我眼前。进而我又想到林黛玉死于什么时间呢?《葬花吟》里已有了暗示。“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枉凝眉》中“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还有诗句“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奴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从此推断林黛玉死于这个“花谢花飞花满天,游丝软系飘春榭”的这个暮春时节吧。
曹雪芹用僧道之言的“眼泪还债”来表现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日以甘露灌溉,绛珠草始得久延岁月。为酬报灌溉之恩,把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宝玉以赤诚的爱去滋养孤苦的黛玉;黛玉以泪尽而逝还报宝玉。这种生死与共,坚贞不渝的爱情是何等的高尚。可惜这样的爱情被残酷的封建社会扼杀了。

婚姻无望,黛玉在病榻上绝望的地拖着病体爬起来把诗稿焚烧在火炉里。
“猛听黛玉微弱地喊到:“宝玉!宝玉!你--好……”。黛玉由于极度的悲愤攻心,她突然呕出一口鲜血。她的双手捂着心口倒下了……
这口血是黛玉积淀在心底对爱情的渴望;这口血是黛玉对宝玉的一片痴情;又是对封建社会的憎恨……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宝玉得知黛玉身亡,他跑到灵前哭到:“林妹妹,我——来——迟——了”!短短的七个字蕴含了宝玉对黛玉无尽的惋惜和悲叹!
(下完)
【原创首发】
作者简介:胡璟,网名勿忘我,籍贯,河北涞源县。中共党员,自由撰稿人,东方诗人协会会员。喜欢摄影,亦有文章在各大网络平台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