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格律诗词的时空尺度——
来自构造地质学家的新视角
(行吟诗社创作班第四讲)
(纲要)
主讲/曾佐勋(微信号zuoxun1019)
校对/刘金保,刘 锐
2020年4月20日
一、前面学习内容回顾
(一)为什么学习中华诗词
(二)绝句和律诗的结构术语
(三)格律诗词的韵律基础
(四)格律诗词的声律基础
二、格律诗词的时空尺度
(一)时空指的是什么?
就是指时间和空间
(二)尺度是什么?
这是一个构造地质学名词,指的尺寸大小。我们把它引申到诗词领域。尝试文科与理科的交叉。
1. 先来看空间尺度
需要在显微镜下才能看清楚的东西,是属于微尺度
几米,几十米范围大小的物体,叫小尺度
几千米,几十千米的范围,叫区域尺度
在全世界范围观察,叫全球尺度
超出地球的范围,以光年为单位的,叫太空尺度,或者宇观尺度
2. 再来看时间尺度
瞬时的事务,叫即时尺度,或者零时间尺度,例如,按下快门拍摄出的照片
以秒—天为时间单位的,叫做微时尺度
以年—百年为时间单位的,叫做小时间尺度
以千年—万年为时间单位的叫做中时间尺度
以百万年—亿年为时间单位的,叫做大时间尺度
十亿年以上,叫做巨时间尺度
百亿年以上,叫宙观尺度
(三)为何要研究诗词的时空尺度?
主要为了满足两个方面的需要:
1. 有限篇幅内扩大信息量的需要
五绝,二十个字;五律,40字
七绝,二十八个字;七律,56字
五字律联,只有10个字
七字律联,只有14字
如何在有限篇幅中带给读者尽可能多的信息?需要尽可能拓展时空尺度,带给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
2. 时空尺度拓展,可以使得诗词出现跳跃性变化,增加回味、想象空间和艺术魅力。
3. 具有时空尺度概念后,诗词创作时,可以避免合掌。
(四)时空尺度拓展举例
1. 律联时空尺度拓展举例(1)
在行吟诗社群里,根据一张穿着红色长裙女士站立桥上的照片,给出一下联:红霞一抹艳廊桥,征集上联。收到以下几幅优秀的代表性上联。
1)绿柳千丝邻碧水,红霞一抹艳廊桥。
2)紫气千重弥院落,红霞一抹艳廊桥。
3)紫燕双飞鸣翠柳,红霞一抹艳廊桥。
4)黄鹤双飞惊武汉,红霞一抹艳廊桥。
5)粉黛千秋娇楚汉,红霞一抹艳廊桥。
以上基本上都算律联工对。除了平仄,词性、结构、色彩、数字等,都能够对上。所以都是比较优秀的。在这些基本条件一致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根据时空尺度拓展的大小来评判最佳作品。第一、二、三联,时间尺度小,空间尺度较小;第四联,时间尺度小,空间尺度较大;第五联,时间尺度最大,空间尺度也是最大,由此,可以产生联想的信息量也是最大的,比如,王昭君等。当然,还包括紧扣主题:照片中着红妆的是女士,所以紧扣女性赞美主题是正确的选择。综上所述,第5联被评为这次练习最佳对联。
2. 律联时空尺度拓展举例(2)
根据一张河边放烟花的照片,给出下联:烟花怒放耀星河。征集上联。这里仅仅拿4幅代表性上联作时空尺度分析比较。
1) 爆仗劈啪惊大地,烟花怒放耀星河。
2) 陨击深冲波地幔,烟花怒放耀星河。
3) 桂影微漪沉月海,烟花怒放耀星河。
4) 浩气长存辉日月,烟花怒放耀星河。
第1联时空尺度最小,所以合掌了。第2联,大流星雨撞击地球,波及地幔,尺度显著加大;第3联,将想象月球桂影和月海的形式,拓展了空间尺度。然而,上述三联时间尺度都不大。第4联空间尺度到达太阳。时间尺度是长存。另外,充满了正能量。所以,第4联显然是上述4联中最佳的。这里的星河已经不仅仅是烟花闪烁在河面的星河,而是自然地拓展到银河系。起到双关语地作用。
3. 七绝空间尺度拓展举例
有了以上三个律联的尺度分析例子,大家应该对于时空尺度分析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下面举例七绝来分析时空尺度在诗词欣赏、评判和创作意识中的重要性。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作者重阳节客居他乡,将空间尺度拓展到自己的家乡,想象兄弟在思念自己的状态,增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效果。
4. 七绝时间尺度拓展举例
李商隐《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想象将来回到家中,与妻子共剪烛花,畅谈今天巴山下雨时客居他乡的孤寂和对妻子的思念之情。这种特殊的将来过去时态,交替拓展了时间尺度。
5. 律词时间尺度拓展举例
毛泽东《【浪淘沙】北戴河》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这里,作者将眼前的景象,以“碣石”为连接点,将时间尺度拓展到东汉末年。大大增加了信息量和想象空间。
6. 七绝时空尺度拓展举例
杜甫《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一七言绝句成功之处,在于“千秋雪”和“万里船”这两个词,分别大大地拓展了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设想,如果写成“皑皑雪”和“大大船”,则时间尺度接近于零。空间尺度了不起就在几十km范围内。哪里能够比得上“千秋”体现的时间尺度和“万里”体现的空间尺度大?
以上这些作品的时空拓展,增加了作品的信息量、想象空间,令人回味无穷。从而,大大地增强了作品的艺术魅力。凡是优秀的格律诗词名作,必定在时空尺度上,做出了自觉或者不自觉地拓展。大家可以去随便找一些格律诗词名作加以揣摩分析,帮助深入体会理解时空尺度的概念及其拓展手法,便于在诗词赏析、评判和创作中,自觉加以利用。
二、总结
1. 时空尺度,指的是时间空间范围的大小。
2. 时空尺度小到接近于零,就等于合掌;时空尺度越大,诗词内容和形式的跳跃性变化越大;带给读者的信息量越大;留给读者的想象空间和回味余地越大,作品的艺术魅力越大。
3. 古今诗词名作,都是因为自觉不自觉地采用了时空尺度拓展手法而成功的。
4. 除了韵律、声律、联律三个基本标准之外,时空尺度,是赏析、评价律联、格律诗词优劣的另一项硬指标。
5. 将构造地质学中的时空尺度的概念引入格律诗词领域,是作者作为理科教授的一次大胆尝试。其效果如何,需要等待今晚听课的会员们和诗词界专家朋友们共同来加以检验。有不同意见或者好的建议,请微信(见主讲人后面微信号)联系。
作者简介:湖北省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地质大学文学协会副主席,大地行吟诗社常务副社长,诗社培训班主讲教师,蓝宝石体育舞蹈协会会长。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博导。在《中华诗词》,《瑜园诗选》,《亚省时报》等公开出版物和《中国地质大学官微》《中华诗影艺术》、《都市头条》、《西江月》等电子期刊发表诗词作品50多件。在美国《亚省时报》文学艺术版担任主编。在中外期刊发表论文170多篇,专著8部,教材4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