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水静静地流 ——怀念姑姑
/韩胜勋

在黑纱一样的夜色中姑姑走了,走到了遥远的另一个世界。但姑姑无论走多远,也走不出我的思念。
五十年前,我出生在河北省的一个小山村,山路弯弯,关于姑姑的记忆也曲曲弯弯。我不到一岁母亲病故,父亲常年在外工作,家中的亲人只有年近古稀的祖母和已出嫁的姑姑。幸得姑姑出嫁的村庄不算太远,时时过来照顾我们一老一小。祖母曾说,没有你姑姑,你就不可能活下来,当然那时的事我并不记得。
后来我渐渐懂事,方知道日子是一杯苦水,而姑姑的关爱是苦水中的糖。在我十岁时的一个冬天,大雪封门,家中不用说取暖,就连做饭烧的柴禾都没有了,呼呼的冷风从门缝灌进,屋里的水缸都结了冰。我们祖孙二人蜷缩在土炕,从早晨熬到下午时分,连一口热水也没有喝上。怎么办?去借,可又到谁家借呢?要强的祖母不愿轻易开口。望着窗外越积越厚的雪,我感到天地是冰凉的!生活也是冰凉的!

院门突然响了,一个“雪人”弯着腰背一捆木柴进来,在院中留下深深的脚印,——那是我的姑姑!我从炕上蹦下,忙帮着接过,那是好大的一捆柴呀!我替姑姑掸雪。看到我们的窘况,姑姑连说:“我真算计对了,亏来得及时!要不。。。。。。”说着先掉了眼泪。当时姑姑已年近四十,出嫁的村庄在六里地以外,没膝的大雪,徒步走来都很困难,更何况姑姑瘦小单薄,还背着高过她身体许多的一捆柴呀!山路凹凸不平,六里的路,是怎样一步步走来的!尤其在这寒气逼人的雪天,姑姑只是夹袄套夹袄,脚上的鞋也已经开绽,为了我们,姑姑豁出了自己呀!

经过这样诸多的事情,小时候我就与姑姑有了深厚的感情,总盼着她来,更因为她一来,意味我将有新衣或好吃的。一次姑姑带着表哥来家,表哥穿一条洋布做的裤子,着实让我心痒,我的裤子是祖母用自己织的粗布做的,不但粗糙,深黑的颜色也不好看,而表哥的洋布裤子是那样柔软,我可从没有穿过,不免多看了几眼。没想到细心的姑姑看出了我的心思,当即让表哥脱下来与我相换。后来我得知表哥也只有这么一条洋布裤子,也是第一次穿!
日常我与祖母一老一小的生活是孤独沉寂的,可姑姑来后就会有笑声。我家的小院中有一棵葡萄,枝繁叶茂,夏天无论怎样骄阳似火,小院总是满满的绿荫。姑姑天生爱说笑,每次来后,祖母、姑姑和我就在葡萄架下叙说家常或劳作,那欢声笑语会不时的从小院飞出。一次姑姑说,夜间在葡萄架下用一个箩望天,就可以看到牛郎织女相会,我信以为真,找了箩去看,却怎么也看不见,等到姑姑忍不住大笑,才知道是在戏弄我。

那枝藤盘蜒的葡萄架啊,至今还绿在我的心头!那葡萄架下的一说一笑,至今还常入我的梦境!
后来祖母去世,我到北京上学、工作,接到姑姑的来信从来都是家里一切都好,不要挂念。可堂兄从乡下来对我说:姑姑孩子多,家境很不好,一次她患了胃病,无钱到医院医治,就到商店买苏打,想用苏打中和胃酸,缓解病情,可左掏右掏,口袋只有几分钱。。。。。。姑姑难到这个地步,怎么不和我说一声呢!顿时我的心像被扎了一样,眼泪夺眶而出,马上寄了些钱去。我的任何一点报答,在姑姑的眼里,都像放大镜下的物件一样,得到放大和升值,以至于与姑姑相邻的半条街,都知道她有个好侄子!

改革开放后姑姑家的生活有了好转,总惦记我的姑姑几次来看我。每次总要带上她所能带的农产品,看着我一样一样地吃,是她最大的快慰。记得一九八三年姑姑来京,打开包裹花生、鸭梨、小米等在床上摊了一片,喜好舞文弄墨的我顿生感怀,写了一首诗《姑姑的包裹》,寄给了北京日报文艺部的田藏申老师,我在诗中写道:
像是把整个故乡装进包裹,
放在肩上背来了,
——来京探亲的姑姑呦,
包裹里的东西实在太多......
我的欢愉之情溢于言表,这首诗很快就在北京日报的副刊上发表。侄子有出息,文章上报了!并且写得还是她!——这着实让姑姑高兴了很长时间,时不时地就让表妹拿出来念念。
苍天无情,人间最是恨别离!去年噩耗传来——姑姑病危!我从北京赶到她身旁,姑姑从昏迷之中苏醒,尚不能说话。她对自己的儿女视而不见,却唯独用眼神一遍遍示我,难道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向我交代?我急忙凑上前去,经一番周折,终于明白——病危中的姑姑是要我吃饭!我端起碗,姑姑点点头,憔悴的脸上有了笑容。疼我爱我的姑姑啊,到了此刻您首先想的还是我!您心中深深挂念的还是我呀!我已不是孩子,您怎么还惦记这样的事情!我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哽咽着说:我吃!我这就吃!在姑姑慈爱的目光中拌着泪水吃下......
我的姑姑永远的去了!我跪于灵前,音容笑貌犹在,却隔阴、阳两界!我搜肠刮肚想倾诉对姑姑的思念,始终找不到一句恰当的话!我恨自己才疏口拙,恨自己无能,满心的话呀,却不知如何说出,情感原来是语言无法表达的!我任泪水静静地流。。。。。。
韩胜勋简介
1950年生人,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北京作家协会会员。先后出版《韩老师讲故事》、《孝心少年风采录》、《韩老师朗诵诗选》等文学著作。

梅子 北京人 曾任福州军区文工团话剧演员,北京企业有线电视台编辑和播音员。爱好文学和语言艺术。曾多次为中央电视台专题栏目和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文学节目配音播音。2018年,在全国诵读联合会和为你诵读等大型平台联合举办的全国大赛中获得“杰出诵读艺术家”大奖。近期在北京市昌平区首届朗诵大赛中获得二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