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亲是我心中的佛
散文/薛海强
每当女儿在我身旁用那稚嫩的童音背诵着古诗《游子吟》时,母亲鬓角上霜染的白发,每天起早贪黑为安顿家务而忙碌的身影,慈祥、和善的形象便会浮现在我眼帘,想起沧桑岁月里爱的点点滴滴,顿时鼻子酸酸的,感恩的情愫充盈在心幕。

5月10日是母亲节。一年一度的母亲节各报刊媒体、微信圈、短信、手机银屏铺天盖地歌颂母亲的文字、歌曲、诗赋、散文让人目不遐接,更让人情感奔涌,感恩母爱如水的伟大,感念母爱似海的辽阔,感怀母爱悠久的延绵。

几十年的锅碗瓢盆交响曲里,母亲每天总是第一个唤醒晨曦,对我们一大家子无微不至的照顾,使我们倍感家的温馨,家的温暖。母亲主家做饭,她做的臊子面很有特色,誉名乡邻。用母亲做的臊子面来招待亲朋好友,这是我最引以自豪的事情。母亲把臊子面做到了极致,色味俱佳,香气扑鼻,可以用“煎汪稀、薄劲光、酸鲜香”来形容。我也常常会在亲朋好友面前炫耀一下母亲所做的臊子面是“薄如纸、细如线、下在锅里莲花转,捞到碗里赛牡丹,吃时面在碗边一转,嘴里一吸,吞在肚里香透‘胃把把’”,这依旧是我回味无穷、难以忘怀的味道。

乡情乡愁大概就是这种家的味道,也是我时常牵肠挂肚的味道。这两年每每回到家中我总感觉母亲老了许多,走路没有以前那么利落,每次从沙发上起身时看上去就有点费力。我问及母亲要不要去看看医生,母亲就找理由说是当年家里的地多,干农活落下的病根,没啥大不了的。听母亲讲:家里以前种八九亩地,农业机械化相对比较落后,父亲工作忙,她就是家里精壮劳力,大大小小,里里外外的事情都要她一个人去操持。后来,母亲随父亲工作调动进了城,找了工作,但家务活基本都是她一如既往操劳......

“母亲”不单是一种称谓,更多是一种传承,她意味着更加博大精深的内涵和外延。“母亲”一词的内涵深厚、外延宽广,既是包容与责任,又是奉献与忍耐;是儿女依靠的天,是家庭依存的温暖,是孩子们最依赖的港湾,把家比喻港湾,母亲就是港湾上的一轮明月。我没有见过天堂,但是我总觉得家就是我的天堂;我不见过神仙,但是我总在想父母就是保佑我健康幸福快乐的神仙,母亲就是我的心中永恒的佛。

在母亲的人生字典里,我看到的是她年复一年,日往一日手不失闲的辛劳。母亲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她为人公正、乐善好施的优良淑德和严律子孙的家风和顽强拼搏的精神根植于我的灵魂深处,影响着我的人生轨迹和我为人处事的做派。母亲常对我们说:早起一时,松番一天。母亲在我们兄弟眼里永远是一个不知疲倦、勤勤恳恳、脚手不失闲的人;永远是一个秉性耿直、乐于吃亏的人;永远是一个乐善好施、济贫帮困、乐于助人的人;永远是一个正派公道、严教子女、宽人厚德的人;永远是一个孝敬长辈、睦邻亲朋、疼爱孙辈、胸阔如海的人。母亲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从小到大一直影响着我成长,鞭策着我的言行,激励着我在漫漫人生征程上踏踏实实走过了三十九个春秋岁月。

光阴流水般趟过,经历却永留脑海。我还清楚的记得,1998年12月11日,当我参军入伍,穿上军装,即将踏上军车那一刻,送我的母亲再也难以控制住内心激动,通红的脸颊,溢满眼眶的热泪不由自主的从眼中涌出。运送新兵的大巴车启动了,母亲仍然紧追不舍,在寒风中摇着手想再多看我一眼,她大声叮咛着:“娃呀,在部队要好好干,不要担心家里。”此时,我朝着母亲,抑制不住内心的情感,大声朝着母亲喊着:妈,请您放心,儿会给父母争气的,您回吧。到如今,回想起那段场景,让我依然激动不已,热泪盈眶。

在我的心中母爱是伟大的,也是无私的,它沉浸于万物之中,充盈于天地之间,养育大恩永远铭记我的心中。有人说父亲是一座山,母亲是一条河。父亲坚韧挺拔扛起家的天,屹立在我们的心头;母亲就是家和那袅袅升起的饭菜的味道。然而,我却说——母亲是一尊佛。母亲是一尊大肚佛,为了自己孩子平安、健康、快乐和幸福,可以吞下所有的委屈和泪水、煎熬和辛酸,克服我们不敢想象的艰难困苦。母亲是一尊舍身佛,她为了子女,没有什么舍不得,甚至可以用自己的生命来换取孩子们一生平安幸福。对于每一个子女而言,母亲也是一尊万能的如来佛,她无所不能,有求必应,我们的愿望就是母亲最后给我们的结果。

母亲是一尊佛,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的一尊佛,是我们每个儿女最应该膜拜的佛。母亲是一尊佛,时光请你别伤害她,如果有一天母亲老得站不稳了,走不动了,我愿牵着她的手,就像当年她牵着我的手一样,一步一步、慢慢挪走在那阳光普照的一片温馨的爱里……

作者简介:薛海强,扶风县作者协会会员,曾先后在省市县多家报刊媒体发表新闻、文学作品百余篇。
通 联:陕西省扶风县城新区南三路 扶风县住房保障服务中心
电 话:138091726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