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是对人类文明的一次重组。互联网的深刻革命性,将改变人的定义,人的定义将更接近于马克思所主张的社会关系的总和。只不过这个关系,不是过去意义上的社会关系,而会成为互联网时代的社群关系的总和。
互联网还在进一步改变着人性,修改我们几万年以来的基本驱力模型。同时,互联网还在改变人的情感模型,以及人类的大脑。互联网的革命如此的猛烈,如此的彻底,如此的颠覆,无人可以逃脱,因此,我们不能不懂。

1、什么是“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思维的核心是一种关注关系。互联网思维意味着关注的不是事物本身,而是事物之间的关系。例如,人类和芥菜都大致有25000个基因,这似乎无法体现人类与这种植物的生物复杂性的差别。近几十年来,一些生物学家提出生物的复杂性主要来自基因之间交互作用的复杂性。
2、互联网到底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着什么样的影响呢?
可能我们很多人并没有仔细去探究。我们只是把互联网当成一种新的科学工具。就像交通工具从自行车到摩托车再到汽车的更迭,我们很多人都会认为这些只是交通工具的升级,其实不是这样的。所以,互联网绝对不是自行车到汽车的升级,互联网是我们社会的颠覆。
我们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几乎所有的资源都是围绕着土地进行的,一切都源于土地资源。但一旦进入到网络时代的时候之后,土地资源就成为零了。
互联网时代是一个全民“搬家”的时代,也就是说,最终现实生活中所有的一切全部都将搬到虚拟网络上去。你能想到的每一件事都会搬上去,只不过是先搬谁后搬谁的问题。
3、互联网时代企业成功的首要秘诀就在于鼓励参与。
比如很多交通台的交通路况,现在很多交通台就开始使用这个参与方法了,鼓励司机打电话报告他们现在所在区域的交通状况,这就是参与式设计。人们都喜欢这种参与式设计,关键是参与之后还会让人觉得很光荣。这种参与方式类似于过去评选劳模、组织生产竞赛。因为参与,所有人的热情就会积极高涨。
4、小众经济还是大众狂欢
长尾理论,是互联网时代兴起的一种新理论,由美国人克里斯·安德森提出。
什么是长尾理论呢?假如画一个抛物线,在数轴上划一个波浪线,顶峰代表着最高的需求。过去所有的产品都是为最高的需求生产的,有最多人需要的东西才会被生产、被出售。否则,这个抛物线下来之后,就开始变小了,然后就会一直往下延长,延长的是尾巴,也被称之为长尾。过去尾巴这部分需求是不会被生产的,因为所有的产品都是为最多的人服务的,很少有人为少数人服务,过去的经营模式就是这样的。
但是,互联网时代,网络中人的数量突然变得巨大,全球有大约70亿人,有35亿人都在网上,这就意味着尾巴很长很长,一直往下,尾巴永远不停。这个尾巴非常长,长到什么程度?甚至比最高的顶峰要长很多。从经济学角度讲,长尾意味着不管是什么独特的需求,哪怕是一点点人的需求都可以赚大钱。
5、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其实更多的是受到群体的操纵
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其实更多的是受到群体的操纵。比如,大家都在用苹果手机,所以我也要用苹果手机,实际上不知道自己是群体裹挟的。只有当他们恢复个体身份的时候,才会产生独立思考。
人一旦被群体化后,只会被裹挟着往前走,永远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因为群体没有思考能力,没有个人意志。这与过去农民种地一样的,如果所有人今年都种玉米,明年玉米一定卖不出价格,因为太多了。互联网使我们总是被裹挟,想要产生独立思考太难了。
6、互联网时代就变成了两个世界
互联网时代就变成了两个世界,一个是真实世界,一个网络世界;互联网时代的人就变成了两种人,一种是网络移民,另一种是网络原住民。但是,一些互联网公司意识到了,所以迫切地选用网络原住民来做运营。因为互联网公司在这方面有着较强的敏锐性。只有网络原住民本能地了解互联网,并与生俱来地熟知互联网时代的规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