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燃烧的岁月里走来(22)(根据抗战离休干部苗献龄回忆录整理编写)
文字整理:苗 電
内容提要:
苗献龄,河南西平权寨苗张人,现居河南省郸城县,98岁,中共党员,离休干部,现在身体健康,思路清晰,沟通交流无碍。
1923年,苗献龄出生于河南省西平县权寨镇苗张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年幼时饱受艰辛穷困,13岁为生活所迫,去亲戚家中药铺当学徒,16岁被抓壮丁,在国民党部队10年,49年4月参加解放军。50年4月赴朝鲜作战。
本文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述说了近代中国革命战争的发展过程,从农村家庭饥寒交迫的生活,到国民党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国共产党在毛主席领导下的抗美援朝战争,福建前线山区备战,转业后地方工作创业,文革中的磨难,平反后工作安置等一系列重大社会问题,读后给人以亲历革命发展过程的感觉。
………………………………………………

六十四,热心体育运动,充实了晚年生活
由于年龄的不断增长,感觉身体素质越来越差,于是就想到了加强体育锻炼。
开始是散步,慢跑,即使这样,也还是不太适应,活动时间稍微长一点儿,就会气喘吁吁。但我坚持下来了,并且跑的距离也越来越远,也不那么喘了,每次跑完步,回到家里洗个热水澡,就觉得神清气爽,浑身骨骼都觉得活动开了,心情也非常舒畅。
坚持几年之后,身体素质,精神状态逐渐好起来了。
后来,我多次参加县体委组织的体育运动会,在老年组长跑项目上多次获奖,并且还经常代表郸城县体育队,参加周口市体育运动会老年组的比赛。不管比赛成绩如何,每次都能促进心理状态的健康发展,促进身体素质的健康发展。
1996年,我虽然已经是74岁的老人了,但为了促进郸城县老年体育事业的发展,就和另一位体育爱好者赵迪同志一起,到周口市体育局学习“门球”技艺和活动规则,回来后在郸城建立了第一个“门球队”,这项体育活动在郸城得到了迅速发展,仅仅十多年的时间,就有100多名离退休干部职工加入了“门球队”,郸城县的门球活动也是风生水起,红红火火,我也因此被郸城县体育运动委员会评为“优秀体育工作者”。
六十五,积极筹建郸城县老年体育协会
为了继续落实毛主席“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伟大号召,县老干部局牵头成立了“郸城县老年体育协会”,经常在老干局和县体育局领导下开展多种体育活动,健身运动。
郸城县体育运动委员会还特派我到鹿邑县、郑州市等参加气功修炼学习班,修习期满,在县体委和老干局的的大力支持下,我们自己创办了气功学习班,很多离退休老干部和职工积极踊跃报名参加,不久就有70多名学员参加了气功班。
学员们学习热情很高,锻炼一段时间之后,他们大都感觉到自己的心理素质、精神状态,身体状况得到了极大好转。
苗献龄老人的全家福彩照
六十六,夕阳无限好,国家重养老
1955年朝鲜战争结束后,我们部队回到了祖国,驻扎在徐州市洞山县大庙乡侯集村进行国防建设。
1956年,我们这些老兵大都30多岁了,大部分都没成家,我也34岁了,部队首长给我个任务,尽快结婚成家。
当时结婚还要有很多政审手续,领导帮我介绍了一个本地姑娘,政审完全合格后,我们于1956年10月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从此过上了恩爱和谐的家庭生活。
尽管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受到了残酷的迫害,爱人对我依然是不离不弃,60多年的夫妻生活,我们互敬互爱,同甘共苦,相依为命。
现在,爱人93岁,我也98了,我们家庭和谐,子女孝顺,享受着政府无微不至的关怀,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还给我颁发了抗日战争纪念勋章,河南省委领导、省军区领导每年也都来看望我,郸城县人民政府也很支持我参加很多力所能及的社会公益活动,让我感觉非常欣慰。
近几年来,我多次被评为河南“健康老人”,河南省政府多次给我颁发健康荣誉证书。
目前,虽然年近期颐,但我依然从内心深处感谢亲爱的祖国,感谢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感谢人民政府,更愿意在有生之年,尽自己的能力,不给社会添麻烦,多做些有益于社会的事情。(终)
………………………………………………
作者简介:
苗電, 字烈光, 河南西平人,中国西平嫘祖诗社社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河南省诗词学会理事,驻马店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國新聞報社《盛世诗韵》编辑组主编。近年来主编《盛世诗韵》第一集、第二集;驻马店市《天中记忆·诗词卷·西平篇》编委委员、《西平古今诗词选》副主编、《黉门今古》杂志诗词板块责任编辑,在多家报刊杂志发表新闻报道、人物通讯、散文札记、诗词曲赋百余篇(首)
地址:河南西平县老干局五楼《黉门今古》编辑部。
联系电话:189396763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