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三省旅游日记
文/乔晖
2017年6月随团去东北游览,领略了伟大祖国的北国风光和大好河山。

图一,山海关长城~老龙头
6月10日,晴
第一站来到了山海关。素有世界八大奇迹之称的中国长城,由山地、平原、入海三部分组成,而山海关的长城就占了平原和入海的两部分。这里尤以天下第一关的雄楼和万里长城的起始点~老龙头出名。登上长城雄关,不由得想起"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和"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诗句,心胸顿时开阔,心情由此放飞。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的老龙头,为明初长城东部起点,是大将军徐达修建的山海关前卫哨城,后经数位重臣名将增修加固,宽8米高9米,伸入渤海22米,这是万里长城中唯一的一段入海石城,唯一的一座海上敌台和临海楼阁,让我们感受了长城与大海"握手"的壮丽奇观。
步入北戴河的鸽子窝公园,我们在鹰角亭踏寻伟人的足迹,领略毛主席1954年夏,在此极目远眺,感慨万千,欣然命笔,留下的气势磅礴的不朽诗篇“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浪淘沙•北戴河》)。纵览和欣赏渤海湾绿树红墙中掩眏的美景,在海滨浴场感受大海的气息,在这里赶海、踏浪、拾贝、海浴,感到非常浪漫和惬意。

图二,满洲里套娃广场
6月11日,晴
专列抵达海拉尔站,换乘大巴车到达内蒙古的呼仑贝尔大草原,在一望无垠的“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原始草原上,接受蒙古族迎接远方客人的传统仪式~下马酒和哈达,然后祭敖包,观看民族骑马摔跤表演、品尝当地特产美食、体验当地少数民族风情。在大型蒙古包用完午餐后,驱车前往满洲里。沿途参观了占地100万平方米的古生物猛犸象雕塑公园。87头猛犸象群雕,最大的长16米高15米宽4米,记载着1980年在露天矿出土的猛犸化石,该公园是集文化展示、游乐体验、生态观光为一体的公益休闲场所和文化旅游景区,公园景点众多,各具特色,乔灌林荫花草绿地,七彩亮光相得益彰,包涵了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构筑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下午,我们到达了与俄罗斯一墙之隔的满州里市国门景区,近距离眺望俄罗斯后贝加尔斯克小镇,在中俄边界碑前留影,参观了火车头广场、战斗机广场、中俄互市贸易区。太阳落山时,进入满州里市区,一下被满州里市漂亮的景色所吸引所陶醉。满州里之美,在我看来原因有三:其一,美在城市规划整齐,道路宽阔,江河环绕富有灵气,干净卫生一尘不染;其二,美在建筑风格独特,每座楼的建筑都是采用蒙古包和俄罗斯的欧式建筑相结合,属蒙俄建筑的有机结合体;其三,美在它的亮化。夜游满州里,每一座楼房都是霓虹闪烁金碧辉煌,可与夜香港相媲美。我们晚上入住的宾馆,在被载入吉尼斯世界记录的套娃广场跟前,是我有史以来出去旅游入住最好的宾馆,不但室内宽敞、舒适、大气,就连走廊地板之独特、墙壁名画之多之完美,搭配得恰到好处。不少游客直接躺在走廊地板上或驻足墙前拍照,留连往返。

图三,哈尔滨松花江畔~防洪纪念塔
6月12日,晴
上世纪八十年代,一首郑绪兰演唱的《太阳岛上》,红遍了大江南北和长城内外,心中向往已久的哈尔滨到了。漫步在哈尔滨的母亲河~松花江畔,游览中国最长的带状开放式公园~斯大林公园,哈尔滨的标志性建筑~防洪纪念塔就建在这里。解放前,哈尔滨累次遭受洪水的灾害,1932年洪水曾洗劫了大半个哈尔滨。解放后的1957年的特大洪水,最高水位高达120.3米,哈尔滨的安全受到了严重的危胁,在洪水过后,1957年11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哈尔滨市的干部群众战天斗地历时两年,建成了坚固的松花江百里长堤,为了纪念防洪斗争和筑堤的伟大胜利,表彰全市人民的丰功伟绩,特建立了防洪纪念塔。在这里还可以看到当年苏联援建的松花江公路大桥,其坚固程度是日本侵华时用炸药都没有炸掉,还可远眺亚洲唯一的单臂斜拉桥~太阳桥,游览具有异国风情的百年老街~中央大街,外观远东最大的东正教教堂~索菲亚大教堂。所到之处,无不彰显出东北人粗旷豪放的性格、勤劳勇敢的精神和淳朴善良的情怀。
美丽的太阳岛公园,乃上古之屿,如璀璨珍珠,点缀松花江北岸,林木葱茂日光明媚,羲和曾于兹浴日,嫦娥亦舞霓裳,故冠太阳之名,连续滚放的名歌《太阳岛上》引游人如织商贾连绵。太阳岛公园里的冰雕艺术馆,堪称世界景观之最,穿上馆内为游客备好的防寒大衣和长筒暖靴,进入馆内,各种冰雕冰灯造型各异,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令人眼花撩乱赞不绝口。小心翼翼走上冰梯,还可以体验滑冰道滑冰山的刺激,解除了炎热酷暑和疲劳之苦,出来时免费喝一杯姜汤,既暖意融融又防感冒。岛内的太阳瀑如画一般美丽,两句古人赞美瀑布的诗句便脱口而出:"几度凭栏观不厌,宛若白练挂眼前",此瀑布时而雨帘重重,时而水幕叠影重幻,时而急流而下,撞击出万千水珠,在青山郁郁中纷飞如烟,使人意犹未尽心旷神怡。

图四,长白山天池
6月13日,晴
专列继续前行到达吉林省的敦化站,换乘大巴车到达二道白,吃住在农家乐。东北的天,早上三点半就亮了,吃过早餐,怀着美好的想象:登天池之巅,赏火山美景,前往中华十大名山之一的长白山。来到山下,坐上清一色的八座越野车,驰骋在72道急弯的盘山公路上,有打麻将摸到三饼子的那种飘斜斜的感觉。上到2700米高峰,观赏因火山强烈喷发而形成的中国最大的天然高山湖泊~天池。长白山天池是我国最大的火山口湖,是中朝两国的界湖,也是松花、鸭绿、图门三江之源,南北长4.4公里,东西宽3.73公里,略成椭圆形,平均水深204米,是一个巨大的天然水库,它像一颗明亮的绿色明珠,镶嵌在长白山的半山腰上,2000年荣获海拔最高的火山湖吉尼斯世界之最。这里气候变化多端,据说游人只有30%的人,才能看到它的真实面目。我们登上天池时,晴空万里阳光灿烂,有幸清晰的目睹了天池的风姿。下山后,进入长白山的峡谷,感受到了东北落差最大的长白瀑布,游览了四季水温不变的42℃聚龙温泉群,它含有硫化氢等微量元素,呈现出五颜六色的壮丽景色,有"祈求长寿来不岁,聚待财富拜龙泉,求福得志泡温泉,长相厮守长白山"之传说。这里的绿渊潭位于岳桦林景观带内,因岳桦阴翳,潭水碧绿深浚而得名。绿渊潭瀑布飞流直下,最高落差达26米,瀑水落于巨石而四溅,而后流于深潭,每逢雾起,潭上水雾弥漫,与高山岳华、旷古巨石浑然而一体,美不胜收,恰似人间仙景。游完长白山,使我想到了赞美幸福婚姻的三个成语:长相厮守、白头到老、山盟海誓。每个成语的第一个字,恰好组成了"长白山",妙哉!好一个恋恋长白山,心行天地宽!

图五,“九一八”纪念馆
6月14日,晴
到达沈阳,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张氏帅府,腼怀爱国将领少帅张学良。大青楼是张氏帅府的标志性建筑,建于1922年,为仿罗马式建筑,因该楼采用青砖建造而得名。大青楼总建筑面积2460平方米,楼高22.45米,是当时奉天城的最高点之一。整体建筑富丽堂皇,外部立体浮雕造型生动,工艺精湛,内部主要房间的壁画装饰技艺独特,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大青楼堪称民国时期东北建筑的经典之作。大青楼融办公与居住为一体,作为张作霖、张学良父子两代主政东北时期的重要办公、生活场所,曾历经两次直奉大战、东北易旗、处决杨常、武装调停中原大战等重大历史事件,蕴藏着丰富的历史内涵,是东北近现代历史的见证和缩影。值得一提的是,在大青楼的隔壁是赵一荻故居,俗称赵四小姐楼。1929~1931年赵一荻曾在此居住。赵一荻1927年夏与张学良相识,此后,她在不顾家人的反对,不计较任何名分的情况下,毅然来到张学良身边,善良贤惠,心怀宽阔的张学良原配夫人于凤至感念她的一片真情,力主将此楼买下并亲自装修后,赠于赵一荻。整幢小楼装饰精美别致,既有中国传统风格的描金彩绘,又有欧式雕塑廊柱,是中西建筑艺术的完美结合。
来到九一八纪念馆,馆前广场上,由花岗岩大理石做成的巨大的石碑台历,“1931年9月18日”醒目的映入人们的眼帘。1931年9月18日夜10时许,日军自爆南满铁路柳滌湖路段,反诬中国军队所为,遂攻占北大营。我东北军将士在蒋介石不许抵抗命令下,忍痛撤退,国难降临。从此日蔻侵占了我东三省,实行惨无人道的“烧光、抢光、杀光”的三光政策,无恶不作。9.18纪念馆馆内陈列了大量日军侵华和中国军民抗日的珍贵文献文物,它向人们诉说着:"九•一八"事变是20世纪震惊中外的重大历史事件,它不仅是日本帝国主义武力征服中国的开始,也是法西斯国家在世界历史点燃的第一把侵略战火,它的爆发不仅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已经拉开,更标志着东北人民14年浴血奋战的开始。从这一天起,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一件件灭绝天理人寰的惨案,创下了一个个令整个人类毛骨悚然的罪恶记录;从这一天开始,炎黄华夏经受了5000多个只有仇恨没有眼泪的日日夜夜;从这天起直至1945年日本投降,14个春夏秋冬,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者的烈火燃遍华夏大地,无数中国人民用鲜血和生命谱写出感天动地的抗日之歌。两个多小时的展览,走出此馆,我心情很沉重。现在我们唯一能做到的是勿忘国耻,爱好和平,奋发图强,振兴中华,让历史的悲剧不再重演!
沈阳的故宮是清朝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在位时的行宮。整个皇宮楼阁林立殿宇巍然,雕梁画柱富丽堂皇,是现存仅次于北京故宮的最完整的皇宮建筑。出了沈阳故宮,再沿以清朝建筑风格为主的满清一条街转一圈,此次"闯关东"东北之旅就圆满的画上句号了。背起越来越重的行囊,哼上《我的家乡在东北》和《黄土高坡》的小调,愉快地返程。
作者简介:
乔晖,男,大学文化,陕西省定边县电信局干部。为人耿直,不卑不亢,热爱生活,喜爱文学,善于交际,业余时间喜欢写作和旅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