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的谢慧雷老师
文/王金波
2020最冷的冬夜
你在严寒里守护温暖
岁月的沧桑中
你把人间大爱沉淀
即使只是一颗草
也给大漠留下希望的容颜
或许只是一粒沙
却汇聚成塔筑梦蓝天
在这个寒意未去的初夏
翻开你的故事
很平凡
很微小
我却惦念起故事中的你
彻夜难眠……
谢慧雷是雄安新区七间房小学一年级的班主任老师,三冢村人,在党和国家的培养下,2002年参加工作,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从上班那天起,谢老师就告诉自己,为人师表,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干好本职工作。
在单位,无论刮风下雨,没有特殊情况谢老师总是第一个到校开门,打扫卫生,检查安全。学校的脏活累活,总是抢着干。冬天谢老师早起到校后打开锅炉,等孩子们一进教室,就是暖和的。热情助人是谢老师的性格特点。因为谢老师懂电脑,不管是自己学校还是其他学校,只要谢老师知道了,就会热心的帮忙解决问题。因为谢老师经常帮助大家,岁数大的,也戏称谢老师为“雷雷哥”。在村里也是一样,只要有人请谢老师帮忙,他总是特别热情。
2017年4月,谢老师所在的七间房乡划归雄安新区雄县管辖,谢老师负责网上学籍管理工作,在此期间帮助过许多雄县的老师,虽然这些老师没见过面,但谢老师还是热情耐心的教会他们一些常用的操作。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人们措手不及,生活规律都打乱了。国家号召大家尽量少外出。作为年轻人的谢老师在做什么呢?
大年初二下午,闲着没事玩手机,谢老师的一个哥们(在村委会工作)突然发来微信,“晚上疫情防控值班有空吗?”当时什么也没想,谢老师就说,“有”。然后这位村领导又说,“再给你找个伴,最好开车,堵一下路口”谢老师说,“我开车,马上到岗”。说话时已经快6点,天已经黑了。穿好衣服,开着车,到了路口,把车横着堵上了,并打开了车的双闪。另一个人把他的车也堵在了离谢老师100米的另一个路口。然后两个人一起执勤,说话间就是晚上10点多了,村委会哥们打电话来,说可以开车回家了。因为车灯双闪开了4个多小时,车打不着火了,只能找人救援,正好同谢老师一起执勤的哥们车上有线,用他的车电瓶接谢老师的车,糟糕,他的车也开了几个小时双闪,自己的车勉强能打着火。只能推车了,谢老师电话叫来了两个哥们,他们三个人,把车推着火了,这时已经是晚上11点多了。
大年初三中午,几个哥们一起吃饭,说起了疫情的事,其中有两个哥们开玩笑的对谢老师说“你看人家医生,为了人们的健康,不顾自己生命安全,你们老师行了假期肯定延迟了,在家待着都有工资”。听他俩说的,谢老师知道是玩笑,当时谢老师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什么话也没回复他俩。(他俩的话也刺激了谢老师,继续要做点什么)
当天下午6点左右,联系和谢老师一起堵路口的哥们,去村口义务执勤。其间有村领导和乡领导检查慰问大家,(其实家里人也不太乐意让谢老师去)因为深夜值班已经安排人了,所以10点半左右回家。
大年初四晚上,疫情严重了,执勤要求严了。6点准时到路口,村里准备了晚上临时睡觉的亭子,大伙一起接上电和取暖器。(其间挪过一次岗亭,从村口挪到了村外)晚上,村里爱心人士送来方便面,奶茶等。


大年初五晚上,和前两天一样,到点执勤。口罩是当时最短缺的,谢老师班里有个学生家长在村药店上班,前几天联系说今天来口罩,到了药店只到了100个口罩,而且每人限购2个,家长联系她们经理,经理知道谢老师买口罩是给义务执勤人员的,破例卖给了谢老师20个。
大年初六晚上,冬天的夜很冷,谢老师他们4个人来回走动着,跺着脚。还要给过往的人员测量体温、登记、解释、搬挪障碍物。
大年初七上午,村里把卡口又前挪了,因为疫情到了高峰期。这个卡口经过的车比较多,加之这两天有返乡人员,有外地车辆走错路的,谢老师他们的风险大了也更忙了。大年初八上午,接到上级通知,把村里卡口这条路用土堵死,整个乡只留了一条进出的路口。谢老师他们又把战线撤了回去,轻松了许多。
大年初九到大年十一,谢老师一如既往到点执勤。大年十二上午,接到领导通知,让在奋战在抗疫一线的老师不再参与执勤了,回家做好网上教学准备工作。当天谢老师发了一个朋友圈,“我撤了,你们继续”。其中有一条留言“哪个岗位都是最棒的!”看完留言谢老师的眼睛湿润了。谢老师的疫情执勤工作暂时结束。这11天的执勤,有过心酸,有过喜有过忧,也见证了疫情面前大家的团结,也看见了战友坐着睡着了又醒了的样子,也看见了热心的乡亲们送来热气腾腾的饺子脸上的笑容以及那一声“辛苦了”……
大年十三十四在家,帮几个老师解决电脑直播的问题。
考虑到有可能需要老师们直播讲课,手机直播的局限性,所以大年十五这天,谢老师去学校把电脑全部安装好软件并且调试好,做好两手准备。
大年十七,到了开学的日子可疫情还没有结束,线上直播讲课如期开始。做直播的老师要统计,督促学生。因为网上直播上课,从来没有过。下午,有家长群里家长们,村里的家长们,都反应学生看电脑和手机时间太长,眼睛受不了。因为没有课本和练习册,盯着手机写字时间久了受不了。谢老师想,能做点什么呢?想起了家里几年前买的打印机还有几包纸,行,就这么干。谢老师就在村子微信群里还有朋友圈发了几条信息,“今天开始网络上课了,需要复印课本学习资料的亲们,联系我,免费,免费给你们印。(只限本村)手机,电视,电脑上课技术问题也可以咨询”。

从早晨起来印到了下午7点多,中午饭没吃。由于疫情原因,印好后,这些学习材料放在家门口,再通知家长们来拿。没墨了,纸也不多了,谢老师赶紧在网上买了4个墨盒,几包纸。等墨盒和纸的期间,谢老师又去了几家,帮他们解决手机投屏电视问题,安装了两个电脑系统。等墨盒和纸到了,继续给需要的学生免费印资料。除去打印机,谢老师为众多学生打印学习资料,自掏腰包购买墨盒和纸,前后共花了1000多块钱。有一天谢老师突然想起来,一个发小的母亲住院了,家里只剩下一个70多岁的爷爷,看着3个孩子,最小的才两周多,谢老师去那户人家转了一圈,问了问情况,看见地上只有几棵白菜和萝卜,出门去了超市,花了百八十块钱,买了一兜菜,大概够吃一周吧,给这个昨时生病的家庭送上了一份寒冬的温暖。
网课期间,谢慧雷老师全身心投入,完全按照在校上课时的作息时间通过网络平台给孩子们传授知识,由于自三月中旬开始,疫情逐渐好转,村里的成年人需要挣钱养家,白天没有更多时间照看孩子听网课督促写作业,一些孩子出现了上课不听讲,作业不按时完成等情况,对这样的孩子,谢老师挨个进行家访,及时与家长沟通,好言劝告孩子,告诉他们学习是一个人成长不可少的,经过多次交流,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与作业情况慢慢正常了起来。


谢慧雷是一名普通的老师,更是村里一个普通村民,谢老师向往党的队伍,已经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晚上执勤的这几天,也有说风凉话的,说谢老师他们义务执勤是不是傻,有毛病吧。但这些都改变不了谢老师的初心。
“他是一朵烟火,这朵烟火,于暗夜里散发出特有的色彩。这朵烟火,在人们的心里,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绽放出璀璨的光芒。”用一位诗人的话来给疫情期间的谢慧雷老师作结语,希望更多的人能像谢老师能照亮、点燃暗夜里大家的人生,也为自己、给家庭燃烧光与热,让寒冷成为往事,百花芬芳的季节笑容灿烂绽放。

作者简介:
王金波,艺名金波,男,汉族,1971年10月30日出生于白洋淀畔现雄安新区鄚州镇杨临河村(原任丘市辖区),毕业于河北师大英语系,本科学历,亚太文化艺术联盟爱心大使,中国诗歌春晚签约诗人,中国老子艺术团成员,北京国粹艺术团副团长,北京慈善义工联合会志愿者会员,雄安任丘艺术联合会会长,雄安之声朗诵艺术团团长,喜欢朗诵、写作、公益与舞蹈,最大梦想是把中华优秀文化传播给世界,让世界倾慕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