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星期几?
——退休琐语
作者:曲圣文
刚退休不久,有朋友小心翼翼问我:“退休了,适应吗?”我哈哈一笑,不是适不适应的问题,是太喜欢了。虽然我也理解某些人,或某个群体有退休恐惧症。但大家也应该理解,像我这样也不在少数的,有退休快乐症。经过这么多年的健康养生教育,大家也都知道,恐惧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免疫力下降,就容易生病。比如现在还在世界蔓延的新冠肺炎,就需要免疫力来对抗。抗不抗得住,除却医疗保障,自身的免疫力很重要。但凡事不由人,退休是制度安排,也是自然规律。或者说,制度也是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的设定。我这人就这点好,相信制度安排,让退休就退休,高高兴兴上班,也高高兴兴退休。
但话又说回来,真的就没有不适应?想想也是,毕竟作息时间都形成规律了,一下子改变,也应该不适应才是。对,最初的时候,还时不时会想,哪天领导会不会突然来个电话:老曲,你来一趟,这有个材料,你再看看帮着弄弄。对,我上班时经常要写各种材料,也开各种会。还有,更重要的是,我退休是一月中旬,正是上级要各种材料,开各种会的节点。单位人又少,自是应接不暇。如果领导喊我一声,我也一定不会推辞。但领导还是很遵守制度,一次也没叫我。说实话,我是过了好些天才确认,单位不会为开会、写材料给我打电话。
我知道,不管那些材料和会多么重要,自会有人去完成。你还是安安心心地退你的休吧!
对,也还有不适应,就是突然对星期失去了坐标,不知今天星期几了。这可非同小可。上班时,每个周一例会,我要提前准备好内容。出于领导的信任,一直让我主持这么重要的会。要每周都主持,也不能每次都说:今天星期一,我们开例会。然后,请领导讲话,安排工作。那样也显得我太没水平了不是?也辜负了领导的信任不是?也让同侪看轻了不是?对,我不能这么平庸。我要说,还要说三点,就像一个真正的领导那样。但做到“像”就可以了,三点就三点,不能再多了。好吧,第一点,上期的稿子,整体不错,大家初校时再细心点。个别问题我已经和相关编辑私下交流,在这里就不耽误时间了。第二点,领导上次安排的工作大家也都完成的不错。第三点,嗯,最新的标点符号用法,大家有时间找来看看。好,下面请领导讲话。当然,这些事都要了然于心,但还是要郑重写在本子上。不是装样子,是备查。比如哪次会上,我们讲的什么什么。这样还有一个好处,年底写总结时,就是一个素材来源。看看吧,认真有认真的好处。
星期二,集团要开出版部门领导的会,这个我要去参加。但其实,这个会一般不评点我们刊物,都是评点报纸。但既是集团的一员,开会还是要参加的。这个会是各媒体分管业务的领导参加,还有印刷厂、发行公司。在这里听半小时、四十分钟的会,了解集团全面情况,是个学习的机会。我要记笔记,回去跟领导汇报。终于有一次,我耐不住寂寞,要“刷”一下存在感了。在会就要结束时,主持会的领导照例问一下大家还有没有什么事的时候。我说话了。我提了三点,唉,坐下病了,说话就得三点,不三点不成话。第一,最近报纸在报道一个比较重大民生项目的时候,轰轰烈烈的,但公众更关注的一个细节强调不够。我找了整个版,那个问题语焉不详。其实读者关心的是具体的问题,不是好看的大场面。这个问题,打击面有些大,大家都有些面面相觑了。好在问题也不严重,无伤大雅。第二,报纸在报道小偷偷东西时,习惯用“顺”。比如某某“顺走了手机”之类,某月某日某报,就这样写的。 “顺”字固然来自成语“顺手牵羊”,而且媒体都这么用。但这样降低了对“偷”的道德评价,淡化了违法犯罪概念。此时,一个报纸的领导接招回应,已经跟编辑记者强调过这个问题。第三,数字的用法?标点的用法?记不清了,反正是个问题,大小不论,重要的是要凑够三点。
星期三,有时要参加部里的评报会。确实是“有时”,因为在我任职期间,大概只参加过几次。因为完全是评报,貌似与期刊无关,不叫我参加也属正常,让我参加我也没有拒绝的理由。去部里开会比较麻烦,要通过门卫,要登记。好吧,这是制度。我就相信制度,登记完相关信息,进了门就理直气壮往里走了。第二次去的时候,去得早,只有一个人坐在那里,是集团一个报社的领导,就打个招呼。也是话赶话,又顺便说了句,回去时搭你便车。结果会结束时,报社领导被部领导留下说话,我只好等在那里。这时另一单位朋友看到我,就拉我去坐他们单位的车。未及和报社领导打招呼,爽约了。后来,那个领导还专门打电话给我,问我如何离开的,让我感动也抱歉自己的失礼。给他讲了经过,道歉。对,我没有车,一般坐公交,但那天运气那么好,竟然有两次坐车的机会。那是冬天,那天很冷。这样的机遇不会太多,但也只能浪费掉一个。
星期四通常是广告例会。在广告人员没有到位的时候,我也参加过几次广告的会。这个会是集团广告部负责,对了,周一的例会是新闻出版部负责。有一次,广告部居然从北京请来一个数据公司的人,给我们作报告。那个会给我印象很深。那个人通过很多数据介绍了当时全国的情况,主要是北上广的情况。结论颇为震撼: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媒体广告已经下降很明显;大连大概还可以维持一两年。后来,我曾找广告部的小安——其实他是广告部副主任,但年轻,大家都这么叫,我也这样称呼他——要这个材料看,结果始终未成。其实,我也是想借助这个材料写点什么。不过,还是很开眼界。更重要的是,事实果真如此。这是后话。一般我去参加广告的会,真正是例行公事。一个是我不懂,一个是我们的广告额很小,没啥可说的。可有一次,居然要求每个人都发言。我只能应景地随便说几句。到后来,小董负责广告的时候,就是她代表单位参会。刊物是月刊,报纸是日报,两者差别很大。但广告经营是根据报纸来设计的,这就害苦了小董。每次开会都要填各种表格,汇总数据。每周,每月,每季,每年。但那都是她的工作了。
就到周五了。这天应该没有例会。没有例会不等于没有会,还有各种临时性的会。有时忙不过来,我也会代替主编去开会,或者有人代替我去开会。对一个单位也好,对单位里的人也好,星期几实在太重要了。退休了,星期几都是星期天。
不知今天星期几,就是退休最好的写照。
2020年5月20日星期三

作者简介:曲圣文,1957年1月生于大连。1969年3月到1978年10月随父母下乡。1978年10月,考入辽宁师范学院中文系。1982年毕业后任初中语文教师。1990年4月,到大连海燕文学月刊社任编辑,编审。2011年1月至2017年1月,任《海燕》文学月刊副主编,大连市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阅读学研究会会员。1984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现已退休。
编辑:张恩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