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韩少民,陕西眉县人,网名“渭水闲人”,笔名“闲人”,媒体自由撰稿人。嗜文喜墨。梦中得句呓惊露,月下敲词影醉秋。静养,潜修,禅坐,独思…… 一个携诗前行者。
﹌﹌﹌﹌﹌﹌﹌﹌﹌﹌﹌﹌﹌﹌﹌﹌﹌
太白山
韩少民
太白山,古称“惇物”,又名“太乙”。究名,一曰,冬夏积雪,望之皓然;二曰,金星坠峰,精化为玉。雪玉,日月之精华,天地之大美者,太白山以此为名,求吉纳祥也。
太白山北踩渭水,南枕汉江,东俯长安,西视陇甘,身坐西秦,迎日送月,牧云养雨,耕岚织雾,生溪娩泉,滋木伺兽,巍巍乎,立于天地尘寰之间,峨峨兮,乃青藏高原以东大陆第一峰也。叹,尧舜分封五岳,不知太乙;始皇封禅泰山,目无太乙;相如辞赋上林,未吟太乙;史迁只提南山,未言太乙;班固首名秦岭,未书太乙……太乙雄而不狂,高而不傲,久居深闺,无怨无悔,此韬光养晦藏拙纳朴之象也,此坐道修禅生智敛慧之形也。
今观太白山人文,早已不矮五岳及其它名山大川。踏山勘水,前有郦道元,后有徐霞客。赋风弄雅,前有李白、杜甫、王维、岑参;后有韩愈、柳宗元、白居易、苏东坡…… “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谪仙之语也。“凭生闻太白,一见驻行驺。鼓角谁能试,风雷果致否?”东坡之韵也。今之于右仁、张伯驹、林散之、贾平凹……尔等名流所留太乙之宏文妙章更让后人竟折腰也。唐明皇亲涉太乙,已是一韵;杨贵妃沐浴凤泉汤,更添一香。共和国人大委员长乔石之行,重彩一笔;共和国政协主席李瑞环之临,终留青史…… 拔仙绝顶,天池明珠,太白云海,古枫幽境,斗母奇峰,红河丹崖,桃川曲流,斜峪雄关,太乙古八景皓天耀地,名雅景媚,踏史而来,仗文而生,类于关中八景,乃人类历史文化沉淀之产物也。笔者今拙词九阕,记之。
戊戌秋于太白山静心斋
﹌﹌﹌﹌﹌﹌﹌﹌﹌﹌﹌﹌﹌﹌﹌﹌﹌

(1)沁园春·太白山
渭水栾栾,漾川涣涣,山分坤乾。
环苍宇,问谁宏天地?唯我高巅。
雄姿伟影绵延,成龙脉、中华亿万年。
今盛世,喜民安国泰,惇物同欢。
*1,上词为苏轼体。2,漾川:汉水古名。
﹌﹌﹌﹌﹌﹌﹌﹌﹌﹌﹌﹌﹌﹌﹌﹌﹌
(2)拔仙绝顶
“拔仙绝顶”名于太白山拔仙台。拔仙台,又名八仙台,海拔3771.2米,系第四纪冰川运动冰蚀而成,为典型的冰川角峰地貌。拔仙台参天入云,孤高傲日,既是秦岭主峰太白山最高点,又是青藏高原以东大陆最高点。登巅环俯,千山伏首,万峰竞秀。尤,山巅气候,忽阴忽晴,忽风忽云,忽雨忽雪,半阴半晴半风半云半雨半雪.....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变幻莫测,若梦若幻,让人无不为大自然的神奇造化而拍案叫绝。一攀太白峰,可欺天下小。“拔仙绝顶”为太白山古八景之首。
贺新郎·拔仙绝顶
五岳争高否?拔仙台、千坡臣叩,万峰低首。青藏东瞧谁雄峻?放目群岑都瘦。唯太乙、老危星宿。踏上云端闲背手,去九阊、信步天庭走。坐北斗,把歌吼。
周兴商灭军师佑,子牙伟、绝顶封神,功成名就。六月何山招人游,以雪烹茶煮酒? 望内地,秦巅独有。龙脉冰消寒影丽,叹鸿蒙、经苦才能秀。未历冽,难春柳。
*上词为叶梦得体。
﹌﹌﹌﹌﹌﹌﹌﹌﹌﹌﹌﹌﹌﹌﹌﹌﹌
(3)天池明珠
“天池明珠”,即太白山天池。太白山现有六座天池,六池如翠珠般串挂于太白山之巅的拔仙台周围,系第四纪冰川运动冰蚀而成,其海拔居全国21家天池之首,被称为地质奇观。太白山颇具盛名的天池有三,当地人按大小依序称之为“大爷海”、“二爷海”、“三爷海”。三海之中又以“大爷海”为最,海拔3590米,面积6818平方米,水深18米。当地人将物呼“爷”,将池称“海”,足见原著人对天池之亲昵,之厚爱。亲昵之中有敬仰,敬仰之中藏拙朴,拙朴之中见浩气。巍巍乎,舍我其谁?“天池明珠”为太白山古八景之二。
波光潋滟白云间,
太峰巅,水轻寒。
玉镜浮岚,岭自秀妆颜。
六泽六珠成一串,
争印月、共清欢。
风怡雾浅影悠闲,
浪犹弦,奏高山。
音漫穹端,苍宇曲绵绵。
龙脉圣池难浩瀚,
人谓海、敬如天。
*上词为苏轼体。
﹌﹌﹌﹌﹌﹌﹌﹌﹌﹌﹌﹌﹌﹌﹌﹌﹌
(4)太白云海
太白云海是秦岭太白山平安寺云海(眉县)、板寺云海(眉县)、大岭云海(太白)、鳌山云海(太白)、老君岭云海(周至)、灵光台云海(周太县界)等著名云海观光点之总称。以平安寺云海为最。太白云海以高、寒、广、奇、幽、秀见称。人在雾中行,放眼四皆空。看太白云海,时如钱潮,滚滚前涌,势不可挡;时如淑女,轻歌曼舞,顾盼留目;时如天伞,铺天盖地,烟波浩渺;时如白驹,雾消霭散,山秀林清......这里不缺奇妙景观,只缺想象力。“一脚踏进灵霄堂,云蒸雾罩似玉皇。人间何处得潇洒,太白云海数我狂。”(笔者丁酉仲秋题太白山平安寺云海)。“太白云海”为太白山古八景之三。
峰脊乱飞身不静,
云海正欺千嶂岭。
万涛滚滚竟无声,
人游溟,蓬莱境,
天地瞬间成幻景。
霞蔚雾腾晖远映,
唱晚渔舟闲野径。
独叹舷畔少垂翁,
心悻悻,山终醒,
潮退鱼儿焉有影?
*上词为张先体。
﹌﹌﹌﹌﹌﹌﹌﹌﹌﹌﹌﹌﹌﹌﹌﹌﹌
(5)古枫幽境
沿眉县营头口入山十余里,有一寺,名蒿坪寺。过寺前行,苔密露重,草稠木茂。再前行,烟岚袅袅,溪泉汩汩,葛藤盘错,一切变得原始起来。百步外,虬枝乱舞中,十余棵百年枫树,迎面扑来,直插云天。夏天,树顶参天蔽日,荫荫如伞。秋至,枫叶如火如霞,美不胜收。树下有水几洼,鸣蛙呱呱,偶有诵经声随风飘至,空灵顿生。此乃朝觐太白山之古道口,文人墨客所称古枫幽境,即此处。“ 古枫幽境”为太白山古八景之四。
古寺傍危厓,
枫叶婆娑戏水洼。
夜默星眠溪闹月,
哗哗,
曦露晨钟岚里裟。
藤影舞琵琶,
峭壁空旋几只鸦。
谷谧山幽鸣不止,
喳喳,
火树寒秋一片霞。
*上词为龙谱冯延巳体。
﹌﹌﹌﹌﹌﹌﹌﹌﹌﹌﹌﹌﹌﹌﹌﹌﹌
(6)斗母奇峰
斗母奇峰者,太白山北麓三擎天柱石也。从太白山步行北走下山,过斗母宫时,有三峰拔地而起,望之,白哗哗一片,如飞来华山,斗母奇峰即此也。三峰各有名___三皇台,玉皇台,药王台____均乃白色片麻花岗岩构成。三峰三柱,逼空而立,飞鸟难停,人更是攀之不得,此一奇。雾天过斗母峰时,雾袅峰飞松飘,山岚缭绕曼妙,穿梭其间,山不逍遥人逍遥,此乃斗母峰二奇。每当夕阳西下,金晖慢撒时,斗母峰便如身披金裟的得道高僧,慈眉善目地注视着苍天大地。环顾四周,金黄一片,万物融入其中,一片佛天圣地。众峰东拜斗母峰,犹如西天万佛朝宗也。静,旷,玄,柔,谐,妙,天人不二,空灵顿生。斗母禅阳,乃太白山景中又一大奇矣!“斗母奇峰”为太白山古八景之五。
太乙归来北眺,
云巅处、一岑示傲。
斗母宫前秀桀骜,
三石柱,已穿天,
危星昴。
壁峭愁飞鸟,
雾袅袅、人登无峤。
千里群山谁窈窕,
夕阳下,睹万岭,
此峰俏。
*上词为毛滂体。
﹌﹌﹌﹌﹌﹌﹌﹌﹌﹌﹌﹌﹌﹌﹌﹌﹌
(7)红河丹崖
秦岭太白山北麓有一河,发源于鳌太山脊跑马梁北坡。春色烂漫时,河谷两岸草木吐绿,百花争艳;夏日炎炎时,鸟啭谷幽,蜂舞蝶窜;秋意阑珊时,枫叶若焰,层林尽染;冬日里,万类霜天,雪皑南山。奇妙的是,这条河两岸,崖色若重枣,河水似朱丹,一派丹崖地貌,美仑美幻。人们命名该河为“红河”,该谷为“红河谷”,眉县地方志记载该谷古名为“赤峪”,属秦岭72峪之一。古往今来,文人墨客赐该景名为“红河丹崖”。笔者曾古风曰:“太乙山谷一景迷,彩霞难敌丹崖壁。夕照千秋无去意,要与此色比高低。”“红河丹崖”为太白山古八景之六。
赤峪四季风光丽,
峰眉坡脸胭脂绘。
峭壁流丹腮妩媚,
霞妒忌,
染红西天来相比。
春暮落英无数计,
秋凉枫叶能留几。
待到雪飞人愁际,
回头喜,
火崖弄影寒山里。
*上词为晏殊体。
﹌﹌﹌﹌﹌﹌﹌﹌﹌﹌﹌﹌﹌﹌﹌﹌﹌
(8)桃川曲流
“桃川曲流”源于桃川河美景。桃川河分源于秦岭主峰太白山和次峰鳌山,是一条发育在秦岭大断裂带上的河流,主流区为褒斜古道上的斜谷断裂带。桃川河,弯曲多变,如舞袖,似缎带,若蟒蛇,貌虬龙......飘忽游弋于山涧众壑中。山坡低缓处,郁郁葱葱,阡陌村舍隐于其间,鸡鸣犬吠牛哞声飘荡山岚中,一派田园风光。“晓秦不知汉”的桃花源场景重现大秦岭太白山脚下。因该地河谷忽宽忽窄,盆地忽大忽小,盛产核桃,故名桃川。加上河水蛇行,明灭可见。古往今来,文人墨客赐该景名曰“桃川曲流”,乃太白山古八景之七。
鹧鸪天·桃川曲流
斗折蛇行几百弯,
琴歌一路响桃川。
空中鸥鹭留悠影,
草里牛羊戏碧滩。
子期梦,伯牙弦,
高山流水白云间。
鸡鸣犬吠河萦舍,
世外东篱阆苑烟。
*上词为晏几道体。
﹌﹌﹌﹌﹌﹌﹌﹌﹌﹌﹌﹌﹌﹌﹌﹌﹌
(9)斜峪雄关
“斜峪雄关”位于太白山西北坡褒斜古道北口,守陕西眉县、岐山县、太白县三县交界处,系川陕甘交通要隘。南进,可达两川(汉中和四川)及甘南;北突,可威关中,继逼中原,是古来兵家必争之地。公元234年8月23日,诸葛亮兵出斜峪关第六次北伐失败后病逝五丈原,兵退斜谷,成为千古绝唱。 “斜峪雄关”为太白山古八景之八。
秦蜀一峰阻,来往鸟愁忧。
犬牙云岭逶迤,危栈岫巅浮。
再借东风万里,摇扇黄河岸柳,
天下复归刘。
千古运筹苦,为汉毕生谋。
三顾庐,托孤后,可曾休?
祁山六出,肝胆披沥把忠留。
八九姜公才遘,六九诸公已故,
谁想不悲秋?
南望雄关穆,北看渭潸流。
*1,上词为龙谱苏舜钦体。
2,姜公:指姜太公。诸公:指诸葛亮。
﹌﹌﹌﹌﹌﹌﹌﹌﹌﹌﹌﹌﹌﹌﹌﹌﹌
以上词作系作者原创,作者享有独立著作权(图片音乐来自网络,如若侵权,请随时联系删除)。该组词作已纳入《秦岭印象》专辑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