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处的惬意时光》
作者:凡音
摄影:凡音
诵读:晚晴
人的一生有很多时候需要独处,不是所有的时间都能与他人共享。静静地独处一隅,做想做之事,不受任何干扰,任由思想信马由缰,是一件十分惬意的事!
庚子之春全球遭遇疫情,宅居生活使独处逐渐成为一种常态。没有了社会活动,少了许多日常应酬,便有了充分的时间去品味独处时的惬意。
枕上诗书闲处好,
门前风景雨来佳。
这是宋代才女李清照的佳句,以前曾多次读过,但总被琐事打扰未及深品。近日再读,颇得其中滋味。最妙之处在一个“闲”字。不急不躁,拥衾依枕,窗外月光融融,窗内柔灯相伴,慵懒而放松,心逐诗词渐入佳境,动心之处,隔着千年的时空,便可与一生景仰的词人有了心灵的触碰,任凭春风落英,独享一卷在手,心驰神往之意韵,真是妙不可言。若非独处,此凡枕上读诗书的境界,怎得享受?
寂莫空庭春欲晚,
梨花满地不开门。
这是唐代刘方平的诗句。很是喜欢,但近日读来,因时间境况之不同,别有一凡滋味在心头。寂莫空庭,满地梨花,暮春时节,落英纷纷,春去夏至,此乃自然规律,但诗中一个“空”字却格外引人深思。
立春之后,曾去皇家园林北海,若大园林,空旷寂寥。六百年前的白塔,与踽踽独行的我两相对望,一种从未有过的“空”感从心底涌出。对着白塔我写下了这段文字:

“你独自兀立,我踽踽独行,孤独是我们共同的基调。你在孤独中注视过往,我在独行中品鉴‘心远地自宽’的出离。这种渐入的神交,融为物我两忘的境界,是求之不得的。心灵在诗意的栖居中享受着孤独清幽”。
从北海出来后,很久不能走出这种意韵,若非独处,恐难得此种体味。

宋代大文豪苏试有两句诗“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颇有几分参透世情的智慧。人生在经历过大起大落之后,仍能保持思而不乱、静而不争的境界,没有独处时的深入思考很难达到。

于是, 一枝笔,一本书,近品一杯茶,远揽一镜美,寓动于静乃是生活品质的选择。余生不多,休与斯人论。在独处中静品天地晨昏,万木清流。以致身上无病,心上无事,春鸟便是笙歌!
心上无事,并非没心没肺。而是心不被生活琐事征服,不被外界干扰迷乱,在悠闲中不懒惰,在从容中有所思,沉心静气不浮躁,洞明世事不妄求!

疫情尚未结束,常态化的管理将会使我们还有更多的时间读书、静思,去品味独处带来的惬意时光。
作者简介:
凡音,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长期从事编辑、教学工作,喜欢用文字和镜头表达所思所见。
主播简介:李淑秋网名晚晴,央企退休干部,酷爱朗诵,2018年丶2019年在北京市朗诵大赛获一等奖,2019年获秦皇山海杯全国朗诵大赛北京赛区一等奖,获全国总决赛三等奖。虽已年近七旬,但喜欢做声音的行者,并乐此不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