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私家车
李坚
社会进步了,私家车越来越多了。故名思义车是自已家的,拥有私有权。在党的英明领导下,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私家汽车已经是老百姓的代步工具。以前的自行车,小推车,小拉车,三轮车,甚至摩托车,电动车其实这些车也属私家车族,只是如今的青少年沒见过过去的自行车,小推车,小拉车。既使见过也是如今的新式样。更不知过去置办那些私家车是怎样艰辛,当时过的是怎样艰难的日子。

过去没车的人多,有车的人少。不用说满大街跑的汽车,连自行车都少见。我上学时跑很远的路,常早出门晚归家。上中学时认识了个有自行车的同学,借着学会前梁后座带两同学大操场转圈。可惜我家穷,买不起车,只羡幕有车的同学,想方设法骑一骑。七十年代我嫁进农家,不但没自行车,连小推车也没有。生产队分粮柴全肩扛手提溜往家倒腾。老伴当干部,常去公社开会,来回十几里全靠两腿快走慢跑。看着有自行车小推车的人家真眼红眼热。借人家一回车总要千恩万谢,梦寐以求自家买上车。八十年代初,我到砖厂上班,才买了辆旧自行车。漫漫黄土道,晴天两腿尘,雨雪两脚泥,每天往返五十里,就为三十元零八毛的工资!那时庄稼汉一天工值两毛钱,我是他的五倍。把家务孩子全推给老伴,我们都辛苦也快乐着。有自行车又添了手推车,我上班和老伴去开会都有了交通工具,分粮柴也不用借车了。直到土地承包,我家买了头驴还买了小拉车,拉多少东西也不发愁了。

八十年代,女儿上了初中,离家六里,那时候买名牌天津红旗牌自行车,上海飞鸽凤凰自行车都凭票,只好给女儿买辆杂牌车。虽是杂牌,刚出厂亮车圈,亮车把,亮漆架,尤其有个响铃,漂亮崭新的杂牌车也哄的女儿挺高兴,上下学如放飞的小鸟。我想同样上初中,女儿上初中真比我那时幸福多了。

八八年老伴去北京,买了一辆二六凤凰牌自行车。我把我的旧车让给了老伴,骑上二六凤凰自行车,既轻松又得意,那时农村有骑大铁驴的,二六凤凰自行车还很少见!

九十年代,有了外孙,为我照看外孙省力,女儿给买了竹制童车。外孙两周多我给他买了辆小单骑。儿媳陪嫁来一辆女式摩托,走亲不再骑旧自行车,总算有了体面。接着孙女出生,我接孙女上幼儿园时我买了辆小三轮接送她。儿子下岗那年买了辆比我那三轮车大两倍的三轮车,以后又换了三马车,拉满锅盆桌凳到街上做小吃。如今开上了汽车,虽说不高档,走亲访友方便多了。坐在车里风吹不着,雨淋不着,更不怕毒日头。几十里回老家上坟,一头晌能回来,车里有空调,音响,放上音乐,走马观花,感觉飘飘欲仙。

如今我家的自行车,小推车,小拉车,童车,三轮车,三马车,摩拖车早进了废品收购站。上学的骑新自行车,上班的骑电动车、开汽车,还一家人去旅游。有时我就想:我这辈子,过去连自行车都骑不起,买辆小推车都费劲,是我懒吗?我可是成年累月起五更睡半夜的忙活!是我不会过日子吗?我可从来不乱花一分钱,恨不的一分钱分两半儿,!我们这辈人哪个不是吃苦受累熬过来的?难道我们没本事?孙子听我这么说,接过话茬:奶奶有你们那辈人艰苦奋斗才有了今天,有全国人民发愤图強才有今天,有大家坚持不懈才铸就了一个強国。

听了孙子的一席话,我不禁激动起来:说的有道理,可惜我老了,不准考驾,如若青春,我也开开汽车过把瘾!

李坚,南皮县人。爱好书法、文学。有多篇作品发表在报刊及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