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型文学纸刊《时代文艺•文学中国》创刊号入选作品展示‖河北作家刘贵敏散文《读书,高贵的举动》入选【书与成长•悦读生活】栏目‖欢迎海内外汉语作家惠赐大作!!
………………………………………………………………
读书,高贵的举动
河北邢台/刘贵敏
有人说“读书是世界上门槛最低的高贵举动。”哈哈!这么说,我一不小心也高贵了一下!
犹太人爱书,据说犹太人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文盲的民族,就连犹太人的乞丐也是离不开书的。以色列14岁以上的人平均每月读一本书。当孩子稍稍懂事时,几乎每一个母亲都会严肃地告诉他:书里藏着的是智慧,这要比钱或钻石贵重得多,而智慧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
记得我小时候几乎没有课外书,放学后要做家务,不能像别的孩子出去尽情玩耍。闲暇时间我常常翻看姐姐学过的语文课本。每次新学期发了新书,我总是对语文书爱不释手。
小学毕业的那年暑假,我帮妈妈看村里的山楂林。那是一大片山楂林,因为山楂还没红呢,不用担心有人来偷,大概是怕有什么意外吧!我每天爬上高高的草棚子上,环顾四周,满眼郁郁葱葱。十几岁的我可能没有心情观赏美景吧!(不过天天看也就不觉得美了吧?)正好已上班的姐姐把一本《聊斋志异》落在家里。我如获至宝每天带在身边如饥似渴地读啊看啊,看累了就站在棚子上观望一下。有一天,我脑子里突然闪现一个念头:树丛中会不会窜出一个张牙舞爪的鬼呢?顿时惊出一身冷汗。一本《聊斋志异》陪我度过了一个不再孤独的假期!
上初中的时候,我随姐姐到市里上学,住在姐姐的集体宿舍。姐姐和她的同事们都是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那时还没有电视机,她们业余时间爱看一些杂志,我也乘机读了《辽宁青年》《中国青年》等刊物。
真正爱上阅读是到了师范学校。师范二年级时教我们文学的是一位姓张的老教授,听说他自愿辞去一所中学的校长来师范学校当一名普通的老师。最难忘张老师第一次上课的情景,他要上大课,即两个班的学生一起在阅览室上课,并且连上两节。
上课了,张老师不像其他老师上课那样手里总是拿着几本书,他赤手空拳走上讲台,笑嘻嘻地环视了整个阅览室,然后竟讲起故事。我们听得兴趣盎然,一边忙着写笔记,有时写不下来,就空着格,课下找同学去补写。我们记了满满几页纸后,张老师说:这就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此时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是《红楼梦》啊!此时我也是第一次知道四大名著。接下来的课我们听得更加用心。听老师讲金陵十二钗的不同命运;讲红学家们对《红楼梦》的争议。虽说听起来似懂非懂,但也听得津津有味。
一下课我便直奔图书馆,可是像《红楼梦》之类的名著早已被人借走,只好随便借一些小说、散文、诗歌来读。后来学到古诗词,张老师油印了许多篇子,有李清照、苏轼、李煜、陆游、辛弃疾等诗人、词人的名篇让我们背诵。课上听老师讲着诗人的故事,课下背诵着他们的诗词,感受着他们的喜怒哀乐。为 “不是被贬官,就是奔波在正在被贬官的路上”的苏轼鸣不平;和孤独寂寞的李清照或喜或悲;替做了亡国奴的李煜郁郁寡欢;以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顔”明志;与诗仙太白一起高呼“天生我才必有用”……
书非借不能读也。借来的书终究是要还的,免得主人来要时没有看完而遗憾,可谓是废寝忘食呀!一个星期天的傍晚返校后,同学们在校园里有打羽毛球的,有三三两两散步的,还有在树荫下看书的。我信步走进教室,远远地看见同桌伏在桌子上,双手按住一本书看得入迷,我连喊她几声竟无动于衷。我悄然走到她身边猛然掀开她手中的书,原来是刘亚洲的《两代风流》。于是,我便坐下和她一起看起来。
晚自习后,我央求她把书借给我,我要把前面没看的半本书看了呀!她不肯,我装作生气的样子:“是不是好朋友?不借就断交!”她把书搂在胸前,好像一不小心书就会长翅膀飞了似的,争辩道:“书不是我的,我也要赶快看完还别人。”禁不住我的软磨硬泡,她终于答应熄灯后借给我看。
十点钟熄灯铃声一响,我迅速把书从她手中抽走,钻进被窝,打开手电筒如饥似渴地看起来。一夜未眠把小说的前面部分和后面都看完了。借来的书只能看一遍,来不及细细品味,不如自己买书看。书是自己的,看了一遍又一遍,每一遍都有不同感受,每一遍都有不同的收获。自此爱上了逛书店。
周末逛新华书店,看到新出版的小说只要兜里的钱够了,就不由分说地买了!有时几个同学凑钱买一本书。后来就不敢经常逛书店,因为我来自农村,家庭不富裕,不愿跟家里要钱,学校每月发2元零用钱足以维持日常用品。后来听说饭票、菜票吃不完可以去后勤处换成现金。为了买书,打饭时我只捡便宜的饭菜买,省下的饭票兑换成钱去买书。《小说月报》《小说选刊》成了枕边书,三毛的作品出一本买一本。曾经梦想着有一天也像三毛那样到处流浪:登上巍峨雄壮的喀拉昆仑山,呼吸含冰夹雪的空气;骑着高大的骆驼行走在撒哈拉沙漠上,感受它的炎热和干渴;住宿傣族的吊脚楼,夜晚悠闲地仰望星空……
以书为伴,灵魂不孤独;以书为友,人生少忧愁。杨绛先生说:“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读书,让我们了解人生百态;读书,让我们开阔眼界,增长知识;读书,让我们明事理,学做人。热爱读书吧,做一个有品位的人!热爱读书吧,做一个行为高雅的人!
【作者简介】刘贵敏,小学高级教师,河北省文化名人联谊会会员,邢台文学学会会员。爱好文学,为兴趣而写作!
………………………………………………………………
大型文学纸刊《时代文艺•文学中国》向您约稿
《时代文艺•文学中国》由中国当代文化艺术院主管,国际汉语作家协会主办,由美籍华人著名作家、国际汉语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非马担任首席顾问,当代著名诗人、诗评家马启代担任名誉主编,国际汉语作家协会秘书长、吉林省作协会员吴冰担任执行主编。本刊为16开本160页季刊,拥有国际统一刊号,每期定价68元。主编吴冰先生欢迎海内外汉语作家及文学爱好者惠赐大作。具体征稿栏目简介如下:
一,纪实中国•励志人生
真实报道自强不息者的奋斗历程或一心为公者的感人事迹。每篇文章在2000—5000字之间。配发主人公工作照和作者百字简介及近照。
二,封面作家•特别推荐
封二和封三每期各刊发一位作家的彩色照片和两百字作者简介,并在内页为其刊发三个页码的作品(诗歌可发两百行,散文或小说可发三千字)。
三,名家有约•经典品读
每期刊发一位当代在世作家或诗人的代表作品、创作简历及创作谈,旨在为文学爱好者提供可资借鉴的文学范本及创作经验。
四,汉语诗典•当代诗人
刊发当代实力诗人的优秀作品,每人选发三首,总行数不得超过一百行。配发百字以内作者简介和近照。
五,散文百家•如歌岁月
刊发当代作家的优秀散文作品,每人一篇,每篇限两千字以内,配发作者百字简介和近照。
六,小说在线•故事新编
刊发当代作家的优秀小小说作品,每人一篇,每篇限两千字以内,配发作者百字简介和近照。
七,书与成长•悦读生活
刊发有关读书与成长的故事,旨在激发国人特别是青少年的阅读情趣,推动“阅读中国”的普及,每篇限两千字以内,配发作者百字简介及近照。
八,少年作家•校园文苑
刊发十八周岁以下青少年作家的优秀作品,诗歌、散文、小说均可,每人限发一件,诗歌每首限三十行以内,散文、小说每篇限一千字以内,配发作者百字简介和近照,指导教师将发给优秀指导奖证书。
【】以上所有栏目均按来稿审核先后顺序排版,请在投稿前反复校对自己的作品,确保没有错别字和病句,以减轻编辑的工作压力!
【】创刊号拟于2020年6月份出版,现在开始征集第二期稿件,欢迎赐稿。凡投稿作者请务必添加主编微信以便联系。
【】本刊常年面向海内外招募签约作家和签约诗人,颁发精美聘书,作品优先发表并免费赠送两本样刊。同时常年招募特约通讯员,每个县区招募两人,负责本地区的采访工作。对以上两项招募有意者请加主编微信具体咨询。
【】本刊特别推出“向偏远山区孩子赠送书刊”活动,本刊将按成本价(六折)提供杂志;热心于公益事业的爱心人士可指定赠送对象,由本刊工作人员按指定地址快递寄发,并为爱心人士奉寄“《时代文艺•文学中国》爱心大使”荣誉证书。有意者请加主编微信具体商议。
【】本刊采用国际刊号,没有CN刊号,在知网等查询不到,亦无稿酬,不赠样书。入选作者自愿预购样刊。本刊欢迎有识之士提供赞助!请投稿前看清楚,不要反复询问。非诚勿扰!
投稿邮箱:shidaiwenyi999@126.com
主编微信:wubing528529
众筹办刊,敬请支持!!
《时代文艺》,因您而精彩!!
………………………………………………………………
【稿酬发放】作品网上展示一个月以内,打赏总金额超过10元部分,50%发放给作者作为稿酬,以微信转账或邮政汇款方式发放(由作者自选),同时提供稿酬发放证明(电子版)。‖您的打赏就是对作者和编者最大的鼓励!阅读后点击下面的广告链接也是一种支持!!
………………………………………………………………
【】感谢本群提供交流平台,欢迎本群家人惠赐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