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封面人物/五夷妹
本期特约专栏作家/木然


花硒谷引言
文/覃太祥
经过慎重考虑, 我决定从今天开始写湖北省建始县高坪镇的花硒谷,因为近几天我心情格外沉重,有很多话很想说。面对外界对花硒谷的诋毁有失公道,把低于花硒谷几百米的建始县城的温度安在花硒谷,六月初气温就高达34度,以此证明花硒谷不适宜避暑。以花硒谷地处喀斯特地貌,就一定只能生长“灌木丛,不会有森林”。以花硒谷“没有厚厚的土壤,亦分泌渗透不出来含硒的水”。以“岩石叠层流出来的水,含矿物质重金属高,这水的硬度喝在人的肚子里是不舒服的”……总之,花硒谷是在把客人当傻瓜,是个“大笑话”,是在“掩人耳目,偷换概念,忽悠人”,是想捡个苏马荡……

我受命到花硒谷及高坪镇做了几天实地考察,是否把考察的情况公之于众,让人们广泛评说,我内心非常矛盾。有时候,当你想说出有异于外面宣传的内容、说出自自己内心的真正看法,很可能会招来外界巨大的压力,曾经基于我是苏马荡人,因写苏马荡而成为作家,有朋友和领导(有个别朋友也是领导干部)劝告我不要介入其中,加上我发自内心的考量,我决定保持沉默,但第二天一早,又有人针对我发在朋友圈的温度而大放厥词的网文,越想越觉得生气,担心读者和游客被诸多谎言误导,这些谎言对花硒谷,对我家乡苏马荡,甚至恩施州的精准扶贫工作都是极为有害的。我必须,也有必要站出来表达我考察后的看法、想法和观点。以期有利于苏马荡、花硒谷、以及恩施州的精准扶贫事业良性发展。

我不支持一个人会写作文就浪虚名,不支持写文章的人在宣扬美的过程中以诋毁、贬低、甚至污名另一处来张扬自己赞美的地方。男人仗剑走天下,作家挥笔写四方。男人仗剑走天下是为了生存,作家挥笔写四方,也是为了生存。我不是想成为作家而写作,而是为了宣传苏马荡,改变我及我的乡亲们的生存环境而成为作家的。在中国作协活着的几千会员中,有谁是只写自己几平方公里的故乡而成为会员的?我大胆地说:唯覃太祥一人也!

上世纪90年代初,我曾经应邀到建始花硒谷附近的中国南方最大的日本落叶松基地——长岭岗国营林场参加文学笔会,建始的美,深深地映在了我的脑中。如今,我又读了许多作家学者写建始的文章,用三天时间,实地考察了花硒谷,仅一条现在存于地面不足十公里的小溪——蓝河,我就往返走了三次,傍晚一次,晴天一次,雨天一次。看着曾经的小溪如今在花硒谷人的打造下成了真正的河,傍晚时两岸灯光闪烁,河面波光潋滟,让花硒谷有了鲜活的灵气。晴天时,河水清澈如碧,水流潺潺,给花硒谷染上了江南水乡的色彩。下雨天,河中洪流奔泄,涛声震天,如一条巨龙,一路狂吼着急急地奔向它藏身的地方……

我一直坚信:一座大山!有路就活,一个地方有水则灵。如今漫步于本没我家乡磨刀溪有名、只有几公里长的蓝河岸,想起家乡那条《水经注》称为南集渠、清末始叫磨刀溪的河流,却被博云人深深地埋在了钢铁水泥之下。花硒谷人把小小的、短短的小溪变成美丽的河流。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作者,一个热爱家乡的人,我如何能不思绪如潮?如何能不赞美不是我家乡的花硒谷?如何能让别人诋毁这么美丽的地方?……

我从1990年开始写苏马荡,曾经无文不写苏马荡,写文只写苏马荡,因为苏马荡美景天成,我写不尽爱不完。苏马荡的美丽,是别人无法复制的,也是抢不去捡不到的,如今却有人借口保护苏马荡而诋毁同处鄂西生态旅游圈的花硒谷,为了正本清源,为了营造恩施州良好的旅游产业发展环境,确保恩施州人民精准脱贫、永远脱贫,为了让恩施州的旅游产业开展良性竞争,即使得罪于家乡苏马荡七万乡亲,得罪于家乡关心我的朋友,我决计写花硒谷系列,

初拟标题:一,引言,二,花硒谷在哪里,三,人文高坪,四,美丽青花,五,人类发祥地,六,诗意花硒谷,七,灵动的蓝河,八,浪漫风情街,九,美食入鼎乐,十,拥抱摇钱树,十一,布谷声声(代结束语)。
以上的文字,全当是我后面文章的引言。

覃太祥:笔名木然,土家族,复员军人,中共党员,中国作家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在国家和省地级报刊发表长中短篇小说、散文、报告文学和文学评论四百多篇,出版短篇小说集《秋天的诉说》小说集《生活像流水》上下卷,散文集《苏马荡的杜鹃花》 《苏马荡的水杉树》《苏马荡的林海云天》《仙境里的西兰卡普》长篇小说《船头寨》,曾获恩施州五个一工程奖、《长江丛刊》年度小说奖、《人民文学》美丽中国征文奖,首届工业题材短篇小说人气奖,第四届“顺德杯”工业题材短篇小说创作二等奖、第五届“顺德杯”工业题材短篇小说创作优秀奖……等。住址:湖北利川谋道镇药材村四组,邮码:445415:电话:13972414656,qq:1459569273,微信:mr196112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