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购物随想
李坚
女儿爱打扮我,今天又买件绿上衣。我接过时很高兴,嘴里却冒出句扫兴的话,买这么多衣裳干嘛呀!因为穿着紧巴,我们又去商场调换。导购员说绿的没大号了,给换件红的。我还觉不满意,想到家里穿不过来没处放的大堆衣裳,没必要再买这件,说服女儿把上衣退货。
看着商场内展示的各种面料,五颜六色,式样美观的时装新衣,衷心感叹现代生活的富足,祖国从贫穷走向富强的步伐,发展太快了。让人挑花眼的时尚新衣把商场扮成花的海洋,徜徉其中,赏心悦目。选件时装老人返老还童,中年英俊魁武,不由备感心情舒畅,忘记所有疲劳和烦恼。驻足青年专柜,年青人叫乞丐服的高价衣裳引我稍有不满,忍不住说了句这有么好看,大窟窿小眼的?女儿说这是潮流时尚。我不懂时尚,不赶潮流,却想起那个真正的乞丐岁月。那才是真正的乞丐,穿的才是真正乞丐服。我在唐山长大,那座城市的人衣衫褴褛,孩子多的家庭,大人浑身补钉,孩子七窟窿八眼儿,有的干脆光腚,走出家门大街上一站就是乞讨者。记忆里只有过年才见穿新衣,布料是全棉,平纹斜纹两种,黑白蓝灰四种颜色,后耒有了军装绿,六十年代中期普及,人才有了点生气。国家供给制,大人小孩全发一丈七尺三布票,平纹白布二毛八,斜纹黑蓝灰布四毛,贫穷的人们顾吃顾不穿,连拜年大多人仍穿补过洗淨的旧衣裳,国家遭灾那年,父亲把棉袄卖了买红薯为全家充饥,几年间夾袄套棉背心抵寒。那年妈给我做件红夾袄我乐的蹦高,睡觉抱着不撤把。

七十年代我下乡到农村,农家人还摇纺车纺线,脚手并用在老织布机上织粗布。然后用九分钱放羊袋色在大铁锅里煮着染色,用染色粗布给大人孩子做衣裳鞋袜。农家主妇点灯熬油操持一家人穿戴,手巧的做出活板生,手拙的皱皱巴巴,那慢劲也急死人,那时缝纫机是罕见物件,村上只有一家拥有,用五分工分换工做一件衣裳。我舍不的工分,趁雨天歇工自裁自缝,却前襟成顺,恼悔促我攒钱买缝纫机,直到八十年代中期才如愿。有了缝纫机,我下班后缝缝补补方便快捷多了,我做鞋帮鞋垫,扎鞋口,用布头拼窗帘桌布,给儿女改装小衣小帽,让大人孩子淨洁体面,让旧屋篷筚生辉。我用缝纫机做着针线活,陪着儿女及第二代长大。
苦日子熬出来的我,如今拥有数不清穿不尽的不带补钉的衣裳,最旧的也比父辈強百倍,所以我不愿再买衣裳,够穿舒适足矣。不是我小气舍不的花钱,我实在忘不了那缺吃少穿的岁月,难改节衣缩食存储的习愦。父辈的艰难困苦让我对奢侈浪费有深深的畏犋,它对我来说就是罪过。眼见中华民族勤俭优良传统美德渐行渐远,人们习愦奢靡浪费,我说服不了他人,也权剥夺别人爱美之心,但以身做则节俭总能做到。我不在乎別人指点说道,我不追潮赶风,我不与人攀比,做真实的自己。用所有时间和精力煅炼身体,学习新知识是最好的选择。
有人说时代变了,要学会更換脑筋,学不会适应就太难为自己。我对此只笑而不语,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活法,我比父辈生活时代优越无比,己感到活的很幸福就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