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是我人生中最难忘的一次经历
兵团第七师奎管处中学教师吴伟南疆支教心得
时间过得真快,我在51团支教快一年了。作为支教老师的一员,我从2019年9月到今天,克服了时差、饮食习惯、生活不便等带来的种种不适,设法适应新的环境,现在自己融入到这个新的集体中,并乐在其中。
上学期我担任体育老师,每个班平均45人,我每周22节体育课。课程量大,任务重,但是我却在辛勤的教学中体会了快乐和充实。这学期我担任一年级的班主任,担任三个班的国文国语教学工作。从体育老师到三尺讲台教授国文国语,从体育场走进教室,对于我一个从事体育教学工作多年的老师来说未尝不是一次挑战。
一节课40分钟,在教学上,有自学,有讨论,有读写。高效的课堂改革,突出特点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成为小老师,围绕教材学会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对我而言,从体育场走进教室走上讲台真是一次挑战。刚开始,我感到有点不适应,一堂课很快就结束了,但内容往往进行不完。这种情况让我既焦急又忧虑。

我常想:如果每节课总是不能完成教学任务,对国文国语教学都是浅尝而止,时间长了,势必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学习成绩是不会理想的。关键是要尽快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我抓住一切机会进班听课,多观摩名师的课堂教学组织,找到好的教学方法。下课了,我在办公室和各位老师们交流,谈谈自己的教学心得,有哪些是好的,又有哪些需要改进。明确教学的各个环节,如何恰当插入过渡语,在讲解中如何突出重点,讨论并解决难点,最主要是鼓励学生大胆回答问题,树立信心。


经过一段时间的师生磨合和课堂教学的摸索,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向学生解释书本上的知识,积极引导学生,让他们获取更多的知识,课堂上的教学变得游刃有余,学习内容也讲得比较有条理了,这个时候我是最开心的。现在,我的课堂有更多的学生动了起来,和谐的课堂气氛正在形成。作为老师不光有丰富的知识,还应具有适应不同学生的教学技巧,更重要的是需要关爱学生,热衷教学的一颗真挚的心。少数民族的学生是热情的,淳朴的,真挚的,他们纯洁的心灵往往令我感动。

班级里不同民族的学生都有,这是学校的一个特点,但也是学校教学的难点。不同民族的知识结构不一样,理解和掌握知识的能力也不一样,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民族特点因材施教。上课时,我会放慢语速反复强调重要的知识点;课后,谁听不懂,我就一个一个慢慢地给他们讲解。

让我惊喜的是,孩子们有了一点点的进步,我都特别的欣慰。渐渐地,孩子们和我的交流越来越多,渐渐地,我融入了学生们的生活,走进了他们的世界,也融入了这片南疆的热土。


作为支教老师,我已做好了改变自己、改革教法的思想准备。积极参加各类的教科研活动,我既要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又要虚心学习广大教师扎根边疆、无私奉献和改革创新的新疆精神。三尺讲台充满了魔力,孩子们的成长让我自豪和欣慰。支教是我人生中最难忘的一次经历,也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一笔财富,有生的日子我会珍惜这次经历和这笔财富。
派出单位:第七师奎管处中学 支教点:图木舒克第三师51团第一小学 作者:吴伟 联系方式:157299526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