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的父亲
帝力与我何

父亲的晚年生活还是自在的。他有二亩地种着,收获着吃不完的粮食和蔬菜,又有我们弟兄三人没有约定地供他一点零花钱,他是衣食无忧,父亲很满足。周围的邻居们为儿女的供养事情发生了矛盾,就找父亲来诉苦,说起儿女,都会向父亲请教,你的儿女们是咋教出来的?恁孝敬。父亲的回答是,我就不管他们。
说起不管,也不尽然,在那个生存都艰难的年代,父亲毕竟担负了让全家活着的责任,让我们兄弟长大成人。至于对我们的教养,我真的不知道父亲管了些什么。小时候,我们弟兄三人,仗着人多势众,和人家孩子打架闹事,吃亏占光,从没见父亲呵斥过我们,也没有护短去训斥人家的孩子。

上世纪的五十年代,普及教育已经开始了,那时人们送子女读书的意识还不是那么强烈。虽说中国传统倡导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对于穷苦人家,那是奢望的事情,只能麻木对待。我到七岁还没入学,有一天,记不清楚是什么人摸着我的头对父亲说,这孩子也该上学了,父亲的回答是,这孩子模模糊糊的,怕不行吧。大约是我小时候性格内向不太爱说话,给大人们的印象是傻乎乎的。父亲对我的“评价”,我很不服气,重重地刺疼了我幼小的心灵,一生都在激励我努力前行,别成一个模糊的人。现在有人讲激励教育,欲扬先止,父亲不会懂这些,他的不管是不是歪打正着。
六十年代初,我考上了市里的中学。那时在这个偏远的乡村,一个穷孩子能考上市里的名校,这恐怕比现在考上大学还惊人。开学的那天,我背着一个小布包,走出家门,从村口踏上通往市里的土路,一个人步行到五十里外的城市学校去报到上学,记忆里,没有父亲的影子,没有嘱托,别说送我。我没有任何孤单和依赖感,能到那个有楼房的地方去读书,已经把我的头脑装得满满的,一个十三岁的少年,象一头犟驴,死劲地一直向前走,哪还顾忌什么。

中学读了四年,从家里到学校,从学校回家里,来来去去无数次,倒是看到不少同学的父亲接送看望,我的父亲从来没有过问过我的行踪和学习。
在市里读中学,要把粮食供应关系转过去,回来开证明,也是我一人到大队(那时的农村基层组织)去办理。一个十三岁的少年,没经过人事交往,硬着头皮找陌生大人办事,头脑中都是恐惧,有什么办法?父亲不管,只有这样。以后成人踏入人世,交往处事多起来,有幼时那一次“恐惧”的经历垫底,反而感到这个垫底很必要也很平常,人嘛,生存就是与人交往。
突如其来的一场浩劫击毁了我的读书梦,自己还在无知之中,却硬要让去接受更无知的一群人的再教育,荒唐之极。又有一个不管也管不了的父亲,何去何从,命运握在自己手里。天地广阔,个人的天地只有巴掌大一片,也只能在这“巴掌”中求生存。
自古以来给下层人一个出路的科场考试堵上了,堵住了这条路,开“后门”这条路却是越来越宽了。眼看着一个个年轻人招工上学走了,为了生存, 急了眼的人们,使尽招数,请客送礼,下跪求情,甚至不惜出卖肉体,人,为了一口饭,逼在矮檐下,腰都直不起来,还要什么脸?不管的父亲一招也没有,死生由命吧。

不管的父亲,连一间让我能容身的草房都盖不起来。有一段时间,象流浪汉一样,到处寄居,寄人篱下,总不是长久之计。兵书云,置之死地而后生,拼吧。挖土,和泥,脱土坯,烧砖。夏阳把光背烤得发焦,也顾不得了。才二十一岁,相信大多数这个年龄的人,连孩子的稚气还没退去。一年的备料,央人托己,求爷告奶的,七天时间里,协调着一群工匠忙上忙下,一座宽敞的草屋盖了起来,终于居有其屋。不为此高兴,也不为此遭罪沮丧,就象指挥了千军万马一般,沉静,不慌不乱,满心的沉静。
真象一位文学大师说的,路是人走出来的。走别人走的路叫蹈袭覆辙,走自己的路叫开天辟地。走在自己的路上,内心装着的都是自身的“伟大。”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科考取士这一祖先世界性的发明,被中断十年之久,终又恢复。以后出去上学,工作,不管的父亲更是不管不问,任你天南海北。每当放假回到老家陪伴父亲,父亲那种喜悦,无以言表。
到了婚娶的年龄,父亲也很着急,他又无能为力,还是靠自己。都说这是人生大事,自己还是张罗过来了。是逼出来的,也是从小有一个不管的父亲,给我一个个历练的机会。做起事来,自有主见,求人不如求己,求己之中,有千条路可走,求人总是有限的。
自己有了孩子,也不想让父母一辈管了,他们连自己的孩子都不管,交给他们也不放心,他们也老了,自己管吧。我的孩子们外出读书了,我也没有送,买票坐车,报到注册,这些为人要做的事情,代替也替不了一辈子。孩子们的工作就业,也是凭其纵横驰骋,绝不霸在身边。人是要自己生存的,不是关在笼子里喂养的金丝鸟,这一点连动物都懂得,长大就要踢离身边,自己不找食要饿死的。眼看着那些给儿女拉着行李箱送到学校铺好床的父母们,还有管二代还想管三代的老人们,一手遮天,不知道是在折寿还是以为自己就是长生不老之身?自古说娇子如杀子,都说对,轮到自己头上,有的人就糊涂了。
养不教,父之过。又养又教,得有这种能力。人的生命,父母授之,已是大恩。养下儿女,教不了,也不为过,儿女自己不争气,才是最大的过错。啃老一族,张嘴说老子没本事,事实上自己才没出息。自己狠狠照脸上扇一耳光,醒醒脑,说说究竟怨谁?
父亲的不管,不是经验之谈,是无可奈何,如果没能力管,还真的不如放手。父亲不管,让我从来没有感到有家庭的羁绊,自己走的路,自己去选择,自由随便。难也罢易也罢,几十年,就这样走过来了,感到自信踏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