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西南部的山区一直都是省重点扶贫地区,在高铁逐渐“唱主角”的今天 ,山区慢火车仍然不可替代。为满足贫困山区百姓的生活需要,疫情期间,沈阳局集团公司4255/6次列车照常运行,这趟列车是由锦州开往叶柏寿的唯一一对进山客列,共4节载客车厢,全程367公里,沿途停靠13个站,全程需要运行8小时55分,平均时速50公里,最短区间票价2元。
车在山中行,人在画中游。
这趟“爱心”列车上来来往往的旅客有的是回家、,有的是上班,有的是走亲戚,有的是去卖东西,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把物资和希望带出去,把资金和人才引进来。这不,家住南桥的王奶奶一大早就带上从自家园子里割的10多公斤头刀韭菜,乘座4256次列车赶往建昌,等韭菜卖完后,再乘坐下午的4255次列车返回家。南桥—建昌票价只需3元,李奶奶这一篮子韭菜可以卖100来块钱。提起这,王奶奶还是很激动:“很感谢铁路,让我这个上了年纪的人也能为家庭生活带来些收入。”
一路上,慢火车缓缓摇晃,满载欢声笑语,悠然前行。经常坐这趟车的孙先生说:“这趟火车我已经坐了十二三年了,着实给咱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这么说吧,咱们山区里的一些纯天然绿色的土特产,比如蛋白质丰富的大徐屯花生、鲜美细嫩的金杖子羊肉、油多黄儿大的杨树湾鸭蛋这些特色农副产品通过这趟火车运出去变现,让人们的腰包鼓起来、生活富起来。还有,山区里不少外出务工人员也都乘坐这趟火车,尤其在凌源站,每年过完春节都会有大批人员在凌源站外出务工,虽说今年受到疫情影响,但是务工人员并不比往年少。现在啊,这里的人们离不开这趟车了。”
“呜......呜......”火车的鸣笛声不断的在山间萦绕回荡,打开车窗,扑面而来的是沁人心脾的花香,桃花、杏花、梨花竞相怒放,田野里劳作耕种的农民与巍峨的山脉、郁郁葱葱的树林、蜿蜒清澈的小溪相映成趣,宛如一幅五彩缤纷的美丽画卷。
“旅客朋友们,前方到站是本次列车的终点站叶柏寿站,请各位旅客提前做好下车准备。”随着列车广播员的不断提醒,15点45分列车进入叶柏寿站,待旅客全部下车后,列车员开始了车厢的消杀工作,边消杀边说:“现在,除了正常的值乘任务之外,我们还要精心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只有这样才能让旅客放心乘坐。”
时代在变,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初心不变。被山区人们亲切的称作“大巴车”的4255/6次绿皮火车,始终以经济流通和精准扶贫为出发点,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人们洋溢着笑容的脸上映衬的是铁路部门在决胜全面脱贫攻坚战中做出的卓越贡献。
绿皮慢火车慢下来的是为民服务的情怀,摇出来的是山区人们致富的好日子,两条铮铮铁轨无论穿越山川还是河流,始终在通往着幸福的方向。(王丹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