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314国道,进入鄂州市梁子湖区太和镇铁陈二线,经陈太村“四十八墩”,陈太公路与与上洪公路在这里交接后蜿蜒而下。沿一条乡间小道右行约三、五分钟便到达游家湾。翠竹鞠躬迎客,桃李伸臂拥抱。湾子不大,不到三十户人家,村民背靠大山,安居乐业。湾对面叫对垴山,海拔200多米,有近百亩面积,盛产布郎李。
"以前这里野猪出没,什么东西都种不出来。自从引种布郎李以来,特别适应在这里生长,果实又大又甜。每亩可产2000斤,我们加强了对野猪的防守,城里人喜欢来我们这摘果子,每斤卖到10块,卖李子也成了山里人的主要收入。"
跟记者聊天的叫柯翠英,今年53岁,是陈太村妇联主任。她家原有七口人,后来两个儿子分开了,4亩山地全种了李子。
“今年我们一大家估计能收万把多斤,受疫情影响,城里人不愿出来,目前只卖了4000多斤,还有6000多斤挂在树上卖不出去,目前果子都熟了,再不卖,果子自己往下掉,等着烂”。
“不能把价格卖低点,薄利多销吗?”记者问。
“进山采摘4、5元一斤,来批发的只卖2元。”柯翠英一脸无奈。
记者又来到吴改枝家,只见她门口装满了近50框篓李子。
“这几天李子成熟了,大家都着急卖。这不,湾下的一个侄儿在武汉一家商超打工,给我介绍,一下子批了2000斤,今天下午就发货。”
“批多少钱一斤?”记者问。
“2块,只要能卖出去就不错,不然都烂在地里,一年的收成没有了。”吴改枝说
吴改枝今年54岁,也是湾里的种植大户,原来家里有10人,后分家成了3户,种了5亩李子,今年产量达到一万多斤。目前,还有一大半李子未销出去,急得在家吃不香饭,睡不好觉。
据了解,太和镇和陈太村领导对游家湾李子销售十分重视,今年6月20日还组织了“陈太李子节”,帮助村民带货。但由于受疫情影响,城市商超下乡带货和游客下乡采摘动力不足,很多企业和单位需要农户自己送城里送,一些村民无车辆,只能坐等李子烂在地里,还需社会爱心人士和企业再烧一把火,为农民兄弟带带货。(李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