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连墩传奇掠影
雪潮
九连墩,听说埋葬着楚国的贵族将军,也一定埋葬着楚国的奢华和骠悍。
下午伴着深秋的暖阳,向吴店赵湖方向驰去。随着导航,直奔目的地。
枣北有碑龙碑,那是古蔡阳六千多年前石头的故事。枣南有九连墩,这可是楚国的雄风刮起处。
赵湖很早就听闻。我二舅母老娘家。但小时只去过乌金,谁知离赵湖只有一步之遥。
在吴店与兴隆接界处,立着一大块枣阳九连墩管理处招牌。路旁还有一座简介。
沿着箭头指示方向,向南顺着高高的龙脉似的土岗,来到九管处所在地。这是赵湖村委会。
大院子空无一人。想咨询下。就走进了村卫生室。喊了一下。出来了一三十多的男子,称是医生。就攀谈了起来。
医生很健谈,但九连墩一号墓发掘时在外当兵。那就是传说的传说了。
尤其是将军的金头,绘声绘色。将军战功显赫,受到构陷,被砍了头。后澄清了事实,又恢复名誉,楚王又做了个金头按在脖子上厚葬。但听说早被历代盗墓贼惦记,不知什么时候盗走了。
当时福银高速经过时,经过抢救性发掘。场面壮观,有铁丝网和荷枪实弹的武警保护。围观的人山人海。
听说有好多木简竹简。那些简一出土,上面还有字,很清晰。转眼风化了,不见了。简也跟面条一样,一下就软了。那些陪葬的女的,衣裳还很鲜艳,一会就氧化了,变成灰了。
我和儿子获取了不少信息。驱车向南,想实地再寻这些归属赵湖村的五个大土包子。
也想看下村上名人赵世举,我大学时讲授古音韵学的年青讲师,听说后来发迹,当了武大副校长。就在四队。
越过高速。遥想当年脚下发掘现场盛况。有个华丽的惊世的双头凤鸟,成了省博镇馆之宝。研学时曾叹为观止。就沉睡在土地里,达两千多年之久。
高岗上墓葬处处,规制讲究。有的墓碑还有盖檐,有的还围有汉白玊坟圈。
我们来到四队,访了一家。老人家热情介绍赵世举家境。旧屋已废,旧址就在他手指的西头。
赵老师还捐助过。但钱村上节流,剩的分低保了。百姓没沾到光。每年清明还给父母上坟。坟就在你们刚路过的村后头。村上还有个小爹,每回在海南当企业家的弟弟赵世运还周济几千块。
赵湖就在村南头,已干,还种些藕,绵延两个队。听说姓赵的是当时九连墩的守墓人。生息繁衍至今,应是土著。没什么历史名人。
蔡阳出了个武大校长刘道玉。而赵湖出了个武大副校长赵世举。也是祖上守墓的荫德。
折返时专程去拜谒了赵老师老人家赵德金墓。墓碑上赫然刻着赵世举兄弟姊妹及子孙。作了三揖,诚表谢恩。
还想向西,路不好走。又回到两镇交界处。走访了正收拾芝麻的二老。
原来眼前路北的大土堆,就是六号墩。四周还有监控,晚上照的亮堂堂。惊喜之余,冲上了士包顶上,站着,坐着拍照留念。接下地气。
二老激动的讲述着当时发掘情景。
光烧纸的火灰就有一人多高。七十多踏向下台阶,十一二米深,到处是泥浆。用木头砌成搭成地下两间屋。都是木头心,没烂。金银财宝多的很。
印象深的是车马坑,马车还是好的,马一排排的,马屁股对着马屁股,威武的很。还有几个陪葬的俩娃。
现在这些土墩保护很严,上回我们在旁边挖红薯,还来了几个警察。以为你们盗墓。有盗墓的吗?有。有家窝藏了盗墓工具,还坐了牢。
遥望着乌金村上的四连墩,也有监控电缆牵向远处。监控室就在汉城。儿子还不晓得。
不到半天时光。虽很多慕名而来者空手而归。但我们父子却感到收获满满。
枣阳这片古老的热土,地名虽复杂多变,蔡阳呀,襄乡呀,广昌等,归属也由曾国,楚国,到南阳,襄阳等,但这黄河长江南北交汇,武汉襄郧东西来往,也系交通要枢。韩愈李白有诗为证。
而生息繁衍在这片九龙飞舞的岗峦起伏的大地上,还有很多很多古老的故事传说,还有很多很多文物沉睡其中,构成辉煌的中华文明的灿烂的一部分。
身为枣阳祖先后裔之一分子的游子,携着先祖基因,流着故乡热血,带着荣耀,又去远游了。
2019,11,4。

诗人简介
雪潮,本名何俭功。中学高级教师,市级骨干教师,校沧浪文学社副社长。襄阳市诗歌研究会常务理事,襄阳市孟浩然研究会常务理事。《浩然诗刊》编委。从事诗歌写作三十多年,博客点击量四百多万。爱好书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