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诗新赏
金华君 2020.1.1-2020.2.18
传统诗词的爱好者,一般以唐诗三百首为主要的学习资料。下面,欣赏一下唐刘长卿的五绝。
逢雪宿芙蓉山庄主人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此诗已入教科书。
据“唐诗三百首”全民阅读提升版,2015年8月第一版158页的赏识最后结论:“我们可以感受到山居的荒凉,冬夜的凄寂以及旅人的孤独”。
“赏析 大概是芙蓉山庄主人在风雪夜回来了吧。”《逢雪宿芙蓉山庄主人》教案.百度文库。2018.6.29,等解读,基本上都这样解释。
笔者认为这样解读还不够,更有主要的内涵甚至作者的本意,可能未挖掘出来。之所以没有其他解读,目前尚未看到其他新的解释。因此笔者进行以下解读。

刘长卿,(714~790?)字文房,河间人(今河北),曾任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长于五言,称“五言长城”。
一、关注国家。唐高仲武在《中兴间气集》载,“长卿有吏才,两遭迁谪”。他一生,大多在政治待遇不公中度过。此诗在“安史之乱”的大背景下产生的。公元755年~763年,安史之乱经历了八年。是唐代由盛到衰的历史转折点。
第一次,他因刚而犯上,于唐至德三年,约758年~759年的春天,被贬为南巴县尉(现广东电白),以其新年作五律为证:“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老至居人后,春归在客先。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注:自比西汉贾谊,才高被贬至长沙,任过王太傅。刘长卿自喻“沧海一穷鳞”,过着“朝扣富门儿,暮随肥马尘”的生活。
第二次因吴仲儒的诬陷,在唐大历八至十二年,而由淮西鄂岳转运留后,贬为睦州司马。时节是降隆冬之时。“逢雪宿芙蓉山庄”,也不是隆冬之时吗?!
《梅城镇志》载“776年唐永泰二年,刘长卿任睦州司马”,史上虽对其时间稍有出入,但贬为睦州司马却是实。自古帝王以“日”比喻自己。称为上承天运,代天执政,名为天子,《尚书.召诰》“有夏服天命”、周代铜鼎“毛公鼎”铭文载“丕显文王……膺受天命”、汉朝董仲舒更系统提出“君权神授”学说,为帝王披上了神授合法化的神秘外衣。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尚未推翻前朝前,写了一首诗。

《咏初日》
太阳初出光赫赫,千山万山如火发。
一轮顷刻到天衢,逐退群星与残月。
据《庚溪诗话》载,该诗“不仅气势豪迈,而且意象雄奇……属于有王气魄之诗”。他比喻己如初日!
在当代,毛泽东同志以人民初日之比,说“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如早上八九点太阳”。
与“朝气蓬勃”相对则是”暮气横秋”,日薄西山了。在古代,因豺狼当道、狐鬼盛行,直说抨击政治制度是要杀头的,只有借物寄情,有正义感的文人莫不如此,如清代蒲松龄著《聊斋志异》,“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郭沫若同志题其故居联。
刘长卿恨己虽有贾谊之材,屡遭贬谪,国家之衰的根源,是忠臣隐退,人材埋没?如何兴国,鲁哀公问孔子,孔子曰“为政在人”,“人道敏政,地道敏树”。西汉戴圣在《礼记.中庸》里进一步指出“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只有贤能的人提拔才有希望。贤者初日之比,才能迅速推行正确的政治主张!可见刘长卿的诗作,是关心国家大事。只有爱国才关注,爱国是诗词创作的最高境界,也是评判诗词的根本标准。“我们当代文艺要把爱国义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习近平总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作协九大会议开幕式上讲话。爱国主义,不能偏面理为赞扬,还包括批判、批评。正像时下政策,既需提拔部,也要上打老虎、下拍苍蝇一样。刘长卿这首诗,就是批评唐朝面临的根本危机,借景抒情,另有所指。

二、关注社会。如果将红日比作皇帝的话,这光辉,为何不照顾偏远山乡?岂不成为山高皇帝的真实写照?!因为没有光辉的温暖,整个政治气侯便冷酷无情,“天寒”而致“白屋贫”。“白屋贫”相对“朱门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幸运的是“主人”,未冻死,幸运之外,更多的人冻死,更多的不幸。为何在如此冷酷的环境下还半夜回来?悬念无穷:避徭役?避催租?赚钱养家?你说正常吗?!
三 心灵痛苦。看天冷犹可,心冷如何?芙蓉山庄主人来了,连黄犬都欢迎主人,而刘长卿客寓到此,想当初刚进来时,却遇到黄犬呲牙裂嘴,凶凶敌视,你想,“主人”尚有犬热情;而作者,却狗眼看人低,连狗都看不起的人,悲惨!个人的痛苦,就是代表整个社会大众的痛苦!真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沧然而涕下”,岂非与陈子昂登幽州台时有异曲同工之妙!
整首诗冷,却没有一个“冷”字,不单是这个技巧高超,更主要的是千百年来,包括当代的诗词赏析,被蒙在鼓里。写政治、写国运,作者隐藏得很深!
根据以上浅探,刘长卿却以小我结合整个社会制度冷漠无情,升华了集体的心灵痛苦!反观当今一些诗人,说写诗是“搞兴趣的”、“玩玩的”,相互酬唱,诗酒人生、往往不少小我情结。难道不能“立志”写诗,可以作为一种事业。
对此抛砖引玉!

简介
金华君 1970.8~浙江省温岭市人。工作单位在箬横镇人民法庭对面事务所中。
系全球汉诗总会丶中国楹联学会丶中华诗词学会丶浙江省诗词楹联学会丶浙江时代诗词研究院丶浙江清音诗社丶浙江省曲艺协会会员丶台州市诗词楹联学会理事。
诗词作品发表于中华诗词丶诗词报丶中国楹联报丶中华诗词月刊丶香港丶台湾丶澳洲等诗刊。
投稿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