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宜居新农村
雨后万般美如画
---观雨后城郊乡花庄村
文/王艳梅

雨,似有似无,宛如一个个活泼的音符,让整个花庄村蒙上了一层水汽,更为她增添了几份幻觉与灵性之美。
独自行走在一尘不染、宽敞整洁的田间水泥路面上,喝足了雨水的秧苗在使劲地拔节疯长,我竟然听到了他们“嘎吧嘎吧”的响声。一栋栋漂亮的乡村别墅,错落有致的分布在田间地头,瓜香满园,青翠葱茏。远处参差的果树在雨雾中若隐若现,如披了一层浅纱,削减了平日阳光的分明和逼人,多了一份柔美,在雨中摇曳低吟。




房前,葡萄、丝瓜、南瓜、豆角、猕猴桃攀延缠绕。屋后,一丛丛、一簇簇五颜六色的鲜花盛开,木槿、杜鹃、月季、鸡冠、紫鸢尾、大丽菊……文化长廊,亭台楼阁,一步一景,竹叶萧萧,嫩荷飘香,美轮美奂。久违的雨水,洗去了一切喧嚣浮尘,像给这个美丽的村庄换上了一件晶莹素雅的裙子。





紧邻村室的水塘,绿得像一块翡翠,雨落下来犹如一巨幅碧玉珠帘。池塘里的小鱼畅快地游着,青蛙尽情地叫着,时而独唱,时而合唱,此起彼伏,交相呼应,如一曲自然的交响乐。偶尔飞来几只蜻蜓,蝴蝶翩翩,伴着各种鸟儿啾啾鸣叫,如徜徉在一场原生态的音乐会……



村子里一派生机盎然,乐业安居,处处祥和而美好。从村庄基层党建到产业扶贫发展,从物质脱贫到精神脱贫,从过上好日子到美丽乡村文明实践典范,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与生态文明和谐发展,经济发展繁荣,党群关系密切,致富能手、好婆媳、星级卫生户、综治信用家庭、文明家庭评比等活动精彩纷呈。项目带动,产业富民,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路欢笑一路歌,雨后的小村庄连空气都弥漫着幸福的味道。



花庄村历史悠久,民风淳厚,相传西汉时期,梁孝王建梁园三百里,选此地筑花园,故名花庄,美丽花庄处处花,属梁孝王的东花园。淮海战役期间,曾是解放军驻军地,有着丰厚的红色文化底蕴。现在的花庄,人口2100人,耕地面积2012亩,其中苹果树600余亩,桃树200余亩,花卉200余亩。投资200万以上的养殖场3个,西瓜、草莓、蔬菜大棚300余座,天天有菜,月月有果,季季有花,生态优,产业旺,村庄美,集体强,宜居、宜业、宜游、宜商,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光旅游基地,瓜果采摘基地,省级文明村,省级卫生村。



花庄万般美如画,干群齐心奔小康。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城郊乡党委政府和人社局派驻工作队合力攻坚,强化政策落实,扶贫扶志并行,依托美丽乡村建设,实施贫困村整体推进工程,先后投入扶贫资金 1000多万元,用于提高村民生活质量,改善人居环境。看,这幅墙壁上绘的是红梅报春、百花齐放,那条巷子上刻的是诗词歌赋、孔雀展屏,雨中更是仪态万千,生动传神,呼之欲出。开放式村室、文化大舞台、淮海战役指挥所旧址、村党校、群众议事厅、标准化卫生室、民俗百业大观园、诗词大道、百花园、剪纸工作室、藏宝阁……处处绿树成荫,碧水蓝天,所到之处无不花的世界,花的海洋,文明之花盛开,幸福之花绽放,美丽乡村振兴希望之花正开在村庄的每一个角落。




无论是晴方好,还是雨亦奇,这里的一棵树,一方田,一根草,一把土,一朵花,都会给你体验“带月荷锄归,夕露沾我衣”的悠然和惬意,“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的出凡与洒脱。
脱贫致富换新颜,花庄风景雨来佳。写不尽的花庄故事,道不尽的花庄美,虽然雨湿罗裳,仍不尽折服与感叹,有幸在这场甘霖中畅快地感受了一把真正的“路在林中”、“家在画中”、“人在景中”,“醉在其中”……




王艳梅,现供职于县人社局,曾在河南日报、商丘日报、京九晚报、新青年杂志发表优秀散文作品《父亲》,《样儿》,《父亲和酒》,《天边最亮那颗星》,《望着远山的笔友慢慢长大》,《渴望》,《我家的多多》,《自我介绍》,《那年》,《上班》,《忘了那套红裙子》等,2020年三月被评为商丘市最美家庭,争做出彩河南人家庭。
投稿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