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 谷 电 波
识途马
2013年12月5日,应与胜和日房战友邀约,携眷驱车前往邻县龙源坝等地乡游。难得在逢圩的龙下购得许多绿色食品,如玉脂般的白面粉,剔透干爽的小鱼干,又大又圆的香芋与又甜又脆的大萝卜。一行人皆满载而归,兴致颇高。
沿龙下通往东坑105国道的山路返程。山谷里道路弯弯曲曲,一路溪水潺潺,树绿鸟鸣。途中手机铃响,办公室来电告知退休手续已经办妥。心中不禁百感交集,都说人生漫漫路迢迢,转眼就船到码头车到站了。时间都去哪了?
我出生的真正时间无从考究。母亲大字不识一个,父亲是扫盲速成班毕业,他们对此都没有精准的记忆。我的出生年月户口上记载的是1954年12月。当兵时为保险起见,我将年龄整整写大了一岁,由刚满18周岁改为19周岁。刹时从满头青丝到两鬓染霜,儿时到花甲就在瞬间。静下心抚平思绪,人生的一幕幕情景依然清晰。

祖母,父亲和母亲,上辈的身影镌刻在脑海,挥之不去。她(他)们被生活所迫的坎坷,辛酸和劳累也挥之不去;自己的童年,少年,青年与壮年也同样挥之不去。如今,天依旧,地依旧,山河依旧,我为人子的资格早已失去。但是,为人夫,为人父,为人爷的担当依然不减。为己的同时也为后人们,用拙笔记录下人生长河中的一滴滴水珠,记录下人生旅途中的一个个脚印,是很久以来就深藏心底的奢求。
以前因忙碌,因心情,因各种因素,夙愿并未能付诸于行动。眼下,天地之悠悠,日月之悠悠,我就是苍穹中独往独来的龙马,我就是时空中穿行的长风。端坐案前,长卷轻抒。但愿老去的自己,能温故而知新,常阅记录自己人生的文字;但愿正在辛劳的儿辈和正在成长的孙辈,能将一个个文字与标点,吸收转变成助力他们人生的复合维生素。


作者简介:识途马,本名廖光文,男,有过从军,地质队员,企业职工和政府部门干部工作经历。早年有文艺作品与诗歌分别入选原福州军区“前线报"一九七三年元旦春节演唱材料与原国家地质总局“地质战线"编辑的“地质战士之歌"。其散文诗歌与新闻稿件散见在市级及以上报刋杂誌。遵循文学作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原则,作品中时隐生活原型,探寻有感而发,直抒胸臆,追求人性之真善美。
投稿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