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逍遥
图片:网络(致谢原作者)
每一个地名的形成背后,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朋友们,你知道沅陵大合坪吗?你到过大合坪浮叶溪吗?浮叶溪自鸿蒙初判以来,到大合坪有一条必经之路——螺丝坡。
浮叶溪勤劳的人民,在那个没有通公路的年代,交公粮、买化肥、赶集,都必须经过这螺丝坡,螺丝坡虽不高,但一条羊肠小道直通大合坪,两山林木葱郁,鸟语花香、景致清幽。
螺丝坡虽不是名山胜景,却有个美丽的传说。那么朋友们,请随我来看看哈,如有兴趣,你不妨亲自去游览一下哈!
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传说中这里是没有坡的。
这个地方是个一望无际的大海,大海两岸住着勤劳的渔民。渔民沿着海岸修建不同风格的茅土屋,来遮风挡雨、防寒。
年复年、日复日,两岸渔民越来越多,人们把南边叫做南渔村,北岸叫北渔村。
随着渔村逐渐的繁荣,有很多外地的人,因受天旱涝灾,而居家搬迁至此。
南北渔民都很善良,也乐于助人,两岸渔民从不争抢,而和睦的的共处着。
渔民把打到的鱼,晒成鱼干和腌制成鱼丸、鱼饼之类的,然后,两岸渔民自发组成一个商业船队,把鱼干远销各地,换回米粮布匹、牛羊等。
大海,虽然有时风平浪静,但更多则是浪波汹涌。驯服时倒也罢、发怒时,翻江倒海,连远洋货轮都掀翻,别说小渔船了。
那时渔民,没有如今的天气预报,无法预知海啸来临时刻,只凭着运气下海打鱼。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不要说在大海上打鱼生存的渔民。有很多渔民就在海啸中作了海龙王的佣人。
为此,渔民下海时,常常担惊受怕,恐怕一不小心葬身大海。但为了生存,迫不得已还要下海打鱼。
南岸有一张姓渔户,年纪五十来岁,膝下无儿女。男的人称:张叔,女的人称张婶。两口子常年海上打鱼,受日晒雨淋,虽然皮肤黑得像非州人,但身体也还健康,鲜有病痛。张姓夫妇为人纯善、乐善好施,从不和邻里争吵,在南北两村中,只要有人提起张叔夫妇,无不伸出大拇指说,“好人”!
话说:善恶到头终有报、只是来迟与来早。也许二老的善心感动了上苍。
某一个炎热的夏夜,张叔喝几口自酿的苞米烧,嚼几个咸鱼干。虽然晚上没有酷阳照晒,但热浪没有丝亳减退。
张叔忽然心血来潮,穿条裤衩,光着黑黝黝的上身,背着鱼网朝海边走去。
也许冥冥中自有注定。他借着月光把网撒向海中。
第一网下去什么东西也没打到,第二网下去,打到几条鱼仔。可第三网,张叔使尽吃奶的劲,黑脸瞥成红脸关公,也拉不起这张网。
于是他叫来老伴张婶,两口子合力往上拉。
慢慢的,慢慢的鱼网拉上来。只见网中有一个圆圆的肉球,发着红光,在网中滚来滚去,似乎肉球里还有哇哇的婴儿声。
两口子吓一跳,张婶说是妖怪,要张叔扔下大海。
可就在这时,一个奇怪的声音陷着海风送来:我不是妖怪、我不是妖怪,我是人胎,别扔我下海……
风停,月色的银辉,从黑色的天穹中照在海面,把海面照得波光粼粼,一波一波的涌来,似一条翻转腾挪的金龙在戏水。
此刻,除了涛声,四处寂寂,这道声音来自哪里?张叔张婶紧张的向四处张望着,银辉月下,清晰可见,什么也没有,张婶吓得瑟瑟发抖,躲在张叔后面。
“别怕,别怕,我是你们打鱼打到的肉球胎,带我回家,子时后,我会破球而出,做你们儿子并帮助渔民早识海啸”
这次张叔张婶终于听清楚声音的来源。
夫妻盯着肉球,心中还是有点怕怕。
“爹娘:别怕带我回家,我是们的儿子,不是妖怪,不会害你们的……”,这道声音又响起。
张叔毕竟是男人,胆子大一点:你真要做我儿子吗?好我带你回家。
夫妇二人,把小船划靠岸。抱着肉球回到家中。
“把我放在澡盆中,子时我会出来,甭管任何异响,爹娘别怕”这道声音又从肉球中响起。
张叔把肉球放在澡盆中,二人坐在旁边等着儿子破壳而出。
子时,一阵香风发自肉球,肉球红光欲盛,慢慢地、慢慢地,红光缓缓升空,在空中缓缓凝聚,最终红光变成一把红色的尖刀,以肉眼难见的速度向肉球扎去。
呯的一声,肉球裂开,从里面跳出一个肥嘟嘟的婴儿,脖子挂着用红绳穿着海螺壳。
夫妇二人,被声音吓了一跳,转瞬看到白胖胖的婴儿。老两口不由高兴的热泪盈眶,竟疑这一切是梦,不约而同的伸手掐向对方的胳膊:“哎哟、好痛”,真的不是梦哩,是老天赐了个儿子给我们!
“爹娘,没被吓到吗?”白胖胖的婴儿对着夫妇二人跪下。
夫妇二人赶紧向前扶起婴儿,争着抱进怀中,左瞧瞧右看看,高兴的合不拢嘴。
翌日,消息像长了翅膀,在两岸十里八村传开,都说:张叔夫妇二人,好心有好报,善心感天动地,老天垂怜,赐给他们一个儿子给他们养老送终。
因此,张叔夫妇合计:既然老天送我们一个儿子,那我们就叫他“天赐”吧!
潮涨潮退,四季轮回。转瞬七年过,小天赐在张叔夫妇呵护下逐渐长大。
这天,两岸渔民都来张叔家祝贺天赐七周岁。
张叔夫妇设宴二十几席,但出乎意料的是这天来的人不光是两岸渔民,还有外海避难、逃难的渔民,一下子把张叔家门前的晒网场挤满。
张叔本身就乐善好施,更何况今天这个特别的日子。
夫妇二人,烈开嘴大笑着,甭管有礼无礼、穿着华贵、朴素的都一视同仁笑迎着。
席间,渔民谈天说地,纷纷说道海上打鱼,近几日的趣闻。
渔民甲说:前天下海,撒了十几网,一无所获,但就在最后一网,打起一只非常漂亮的海螺。只是海螺伸出头来,流着眼泪,冲我叩头,乞求我把它放回大海。人都有恻隐心,于是我把它放回了大海。
渔民乙说:你说得和我也一样,昨天下海打鱼也是这样。
渔民丙丁、戍己庚辛异口同声说:那就怪事了,我们这几天打鱼也是如此,看到那只有漂亮花纹的海螺流泪,我们心中都生出不忍,而放海螺归海。
这是外海逃难渔民说:在外海也类似发生怪事。但不同的是,在外海有一只硕大食人螺,通体幽黑,爬行如风,游水如鱼。
伸着那有涎水的舌头(触角),把人一卷,就拖进那“黑屋”(螺纹壳)中,供它慢慢亨用,连骨头都不剩。
我们组织了几批青壮年下海捕杀,但都未成功。船只一下海,食人螺大发神威,兴风作浪、掀翻船只,让那些青壮年葬身鱼腹,有些更成了它的美食。
现在,只剩下些老弱妇幼,都不敢下海打鱼,没办法只好举家逃难……。
天赐,坐在席间静静的听着,心中也慢慢计划着。
酒过三巡,天赐举起酒杯对各位渔民叔伯说:谢谢各位为我七岁生辰祝贺。我在此先干为谢,说完一口喝干杯中酒。
众渔民傻眼了,一个七岁毛孩能一口饮干杯中酒,不可思议啊!但见张叔夫妇只是充满爱意的看着,并不出声阻挡天赐给大家敬酒。
这时天赐,喝完三杯酒说:各位叔叔伯伯们,近几日有特大海啸来临,大家都暂停下海打鱼,过几天后,等风平浪静再下海,必会满载而归。
“你怎么知道”?众渔民不约而同的问道。
“这个……这个……”我就不方便告诉各位叔叔伯伯们,但我所说一切都是真的,各位叔叔伯伯们,生命来之不易望珍惜,请信小天赐一言,放心我不会害大家的。另外海食人螺,猖狂不过八月十五月圆之夜,那一夜它将魂飞魄散,到时还大家一片宁静外海。
大家看着小天赐,以及它的言语,摇着头不置可否。
是啊!一个七龄幼童之言谁信?
天赐看大家不信,又不敢泄露天机,只能干着急。他沉默片刻,决定不计后果,用自身宁愿遭天遣,也要挽救各位好心的叔叔伯伯。
这时,天赐跪在地下,面向各位叔叔伯伯说:你们打鱼时不是打到一只漂亮的海螺吗?那是我老妈的真身,我其实也是一只海螺,我爸是海龙王的大将,罗宇巡海使,我妈是巡海使参谋。那一年的那一天,水神共公与火神祝融大战一场,搅得海宇、人间不宁。
我爸妈遇难,法力被封,被水冲到海滩,被一小孩拾掇去,放到集市上卖。
刚好,那时张叔夫妇路过,看到我爸妈漂亮的海螺纹外壳,伸出的触角下,隐隐有泪光,恻隐心动。买下我父母,放归大海。
后来,我父母法力恢复,决定报恩张叔夫妇。多方打听,得知张叔无子嗣,于是便禀告海龙王,将我化成肉球送给张叔当儿子,报答当年相救之恩。
龙王初始不应,但后感我父母知恩图报的大义,又感张叔夫妇的善举,但怕犯天条,只好借用当年“哪吒三太子”的肉球壳掩盖,完成报恩,于是我就被张叔夫妇打鱼打上来了,并赐名为天赐。
我落地能说话,我三岁能喝斗酒,而我也能呼风唤雨、移山填海,不信大家我给大家见证一下。
天赐拿下颈中的海螺壳,对着壳孔一喊:“风来……”
转瞬间,一阵风呼啸而来,飞沙走石,厅堂烛火吹得忽明忽灭。
“风止”,天赐对着海螺壳说一声,马上风止,又现清平世界,朗朗乾坤。
天赐:举起海螺壳说,这是我的真身,
各位叔叔伯伯们看好,我现在现原形回壳去。
说时迟,那时快,大家只见天赐一个就地十八滚。
一只海螺就在众人眼底下爬行着,伸出触角对众人行礼。
大家惊呆了,从来没见过的事,在这一刻看到,竞有点恍似梦中。
但事实告诉这一切是真的。只见海螺发出声音:叔叔伯伯们现在相信了吗?叔叔伯伯们,为何几日同时打捞起我母亲,那是我母亲给我报信,说有特大海啸,要大家不要下海打鱼。
“信、信、信”众人异口同声说。
海螺又一个翻滚,一阵微风起,天赐拿着海螺壳现身说:我父姓罗名宇、我母罗圆,我叫罗安。
我父母就要我报恩,保佑渔民平安。今天过后,过不了多久,就是八月中秋。我将只身前往剿杀外海食人螺。
在众人好奇的眼光中,张叔夫妇倒不惊讶,只因天赐刚出生时就把一切告诉了他们。
但此刻,只是那黑黝、皱纹的脸上,带着焦虑、忧郁。当天赐把一切告诉大家及去外海斗杀食人螺,是将遭天遣的。心里非常的疼,好不容易上天赐一个儿子,就这快又要被收回。
张叔夫妇心犹不甘,但为一方宁静、两岸平安!张叔夫妇啥也没说,只是用热切的眼神,默默注视着天赐!
在心中默默祷告上苍,这才是我们的好儿子,望苍天保佑他平安!
此后的日子,天赐为大家疏通河道,斩杀西井毒虾,东山恶蛟,北林食人蚁,南洞媚狐,救渔民孤女于深渊,治病妇远离病魔,南河搭桥,北岭修路等一系列善举。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八月中秋夜即将来临。
天赐叩别张叔夫妇,背起红星剑,哪吒三太子肉球壳,带上张叔夫妇的煎麦饼,神堂烛灰踏上往外海之路。
就在天赐出行的这一天,两岸及外海渔民纷纷列队及敬酒送行。
天赐喝下大家三杯酒,便头也不回的朝外海走去。
路经一条大山涧,天赐口渴。找到一个石洞,有一汨清泉缓缓流出。
天赐蹲下,摘下一片树叶,折成碗状,舀水喝,清泉如喉,爽而甜,恰如一丝甘露直浇心田。
“小子,你喝了天门山泉,将要为天门开眼,你也会永镇大窝坪,化为青山,造福人民,你愿意否?如愿意,我助你一臂之力!”
天赐,立起身来,四处观看,并不见人影,只是声音像来自四面八方。
“小子,不用看了,你是看不见我的,只要你愿意,我助你流芳百世”这声音又从四面八方响起。
“前辈,我答应,反正我已犯天规,又何必在乎哪些,能为民造福,那怕我魂飞魄散也在所不辞”。
“小子,孺子可教也,沿着这泉水走到源头,有龙泉弓、穿山箭,你带上可以用得上的。”声音葛然而止,四周静悄悄的,,只有流泉的叮咚声。
沿着流泉找到源头,天赐抬头见石壁上镶嵌一张弓箭,下面篆刻“龙泉弓、穿山箭”。
他张开五指成爪,抓上墙壁,抓住弓轻轻一拿,便带出弓箭。
天赐高兴的像小兔子一样,蹦蹦跳跳的走下山涧。
有事则慢,无事则快。这日天赐被一条河流阻挡,没有舟船可渡。天赐本想现原形分水而去,又怕惊扰凡世,而罪加一等,没办法拿出星红剑,当中一斩,一下河流被拦腰斩短。
天赐快速的踏着河床前行。“哎哟”踩着我脑袋了,你这人怎这么粗鲁?
天赐一惊,四看无人,不由心中暗想,难道河底石头成精了?
他从口袋里掏出张叔叔夫妇的“神堂烛灰”,口中喃喃念叨:“如果你是活的,将活下来留在人世,如果你是死的,将永远留在河底。父母神堂灰,驱邪救世人!
哎哟嗨,我终于又见天日了。
只见一个和天赐长得一模一样的人从河底爬起来……。
你是谁?天赐惊讶的看着对方?
你又是谁?为何和长得一模一样?河底那个人茫然问道。
突然,天赐像想起什么:你是我,我是你,来从来处来,归从归处归。你回去孝送张叔夫妇百年终老,我的影子兄弟拜托了,再见!
过了这条河,沿途无事。
八月中秋夜,天赐来到了外海。往日繁华喧闹的外海村镇,现在一片萧条,不见人影来往,未闻犬吠鸡鸣,外海的波浪时而浪涌如山、时而缓平如镜。也许这就是外海的原始面目。
羞答答的月姑娘,把柔辉洒在外海上,给大地披上银装。
如此美好的夜景,天赐独自一人行走在软绵绵的沙滩上,看潮涌潮退。可惜良辰美景,父母不在身边,纵使心中有美句,笔下无美诗。
天赐踟蹰着,心中对食人螺杀意更恨,这美丽的外海,被这畜生毁灭了,今天我要替天行道,还外海安宁!
“我天赐来了,食人螺畜生:是时侯魂飞魄散了”……天赐对着茫茫外海大吼着。
“我道是谁?在我清修时大吼大叫,原来是罗圆那贱货的兔仔子”,一股黑风旋起,月姑娘也吓得暗然失色。
天赐对着食人螺说:今天我替外海人民除害,把你打得魂飞魄散方休!
“乳臭未干的小子,还牛皮轰轰,今天看你魂飞魄散,还是我……?”食人螺鄙视的看着天赐。
好,天赐挥起星红剑,闪、转、腾、挪、劈、斩、刺、挑,一动手就是八八六十四剑,剑剑不离要害罩向食人螺。
说时迟,那时快,食人螺,一个旋风十八转躲过六十四招,一片剑芒中,只见它不慌不忙的伸出触角一戳。
天赐的的星红剑芒与剑化为齑粉。同时用壳顶向天赐的前胸。天赐不由口一张,一口鲜血染红了外海,体内感觉好像五脏移了位。
呵呵!就这点道行,还敢和我食人螺叫板,简直不自量力!
看着天赐口吐鲜血,食人螺也不忘打击天赐。
天赐,强撑一口气站起来:今天就算拼个同归于尽,也要将你食人螺打得魂飞魄散!
呵呵!呸:蚊子打呵欠——好大的口气。我看看你怎么把我打得魂飞魄散?食人螺睥睨着天赐说。
天赐从背上取出“肉球”,打开朝天一丢:天灵灵、地灵灵,哪吒三太子快快显灵,帮我关住这个害人精。
只见肉球在月光下,红光四射、香风阵阵,滴溜溜的旋转着,朝食人螺罩去。
食人螺见此,心中不由一紧:臭小子,你何时有仙长宝物,用它掬我,你不怕犯天条吗?
不怕,只要为民除害,我愿犯天条,纵使万劫不复,也无怨无悔!天赐淡淡的道。
肉球以肉眼难见的速度向食人螺罩去。
食人螺慌了,欲化清风逃走。
可是它快,肉球也不慢,只听“啪嗒”一声肉球把食人螺囚在里面了。
食人螺被囚,但心不甘,疯狂的滾动着,一时把外海掀得浊浪涛天,鱼虾远遁。强大的威压,让天赐目耻欲裂。
一不小心,一股箭浪在肉球催动下射向天赐双眼。
天赐要躲已来不及,只见眼前一片漆黑,就好似当初盘古未开天地一样,一片混沌。
畜生,敢伤吾眼睛,我让你永镇天门,既然已犯天规,我天赐不怕再犯一次。
天赐揉揉双眼,摸下龙泉弓,穿山箭,
听声辩位一箭射向肉球。
碰的一声,风止浪停。外海又恢复一片宁静,月姑娘圆圆的俏脸,正笑看人间。
穿山箭射穿肉球直朝天门飞去……。
食人螺化为天门山,永镇天门。
只因那穿山箭一箭穿心,所以天门山留下了一个大洞。
有唐人李白《望天门山》古诗为证: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食人螺化为天门山,永镇大庸天门,可天赐又怕它若干年后,再为害人间。
因身犯天条,所以一封自首血书直达灵宵宝殿。
玉帝念天赐父母的忠,天赐的孝义,凡间父母的善,于是把天赐肉身化为一山,名:螺丝坡,天赐夲身是海螺,因此得名。
与天门山遥遥相望,监管食人螺为祸人间,永镇大窝坪。
肉球堡化为堡子界,大庸与沅陵交界的那座山脉,叫堡子界。
天赐两行清泪化座两条溪流——七甲溪、火场溪,均发源堡子界山脉下。
岁月的变迁,平地变成大海,大海变成高山。民间故事一代一代的流传。
大庸改名张家界,大窝坪改为大合坪。
就连螺丝坡那边的浮欧溪也改成浮叶溪了,那是天赐远古的张姓族人啊!
记得小时候,姐姐在姑妈家上学,要翻过螺丝坡才到大合坪。
有一次,姐姐写篇作文《我的回家路上》,我爸就为姐写了首打油诗。
回家路过螺丝坡,
一株松柏长山窝。
挺直脊梁张玉臂,
迎来送往行人多。
螺丝坡,远看极像一个大螺丝俯在哪里。
螺丝坡,是符家山浮叶溪人前往大合坪必经之路。
祖祖辈辈,代代儿孙都在这螺丝坡上留下汗水,留下足迹、留下记忆!
如今一条公路绕行大合坪,很少有人爬螺丝坡。螺丝坡也荒凉了。
但是儿时的记忆、美丽的传说不会荒凉。
注:夲故事,来自民间传说,无史可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