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质公园是以具有特殊的地质科学意义、稀有的自然属性、优雅的美学观赏价值、一定规模和分布范围的地质遗迹景观。是融合其它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而构成的一种特殊的自然保护区域。具有保护地质遗迹与生态环境、促进科学研究和科普教育、繁荣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三大使命。
自2001年开始,在安徽省13.96万平方千米的大地上,先后建立了16处地质公园,其中世界地质公园3处、国家地质公园11处、省级地质公园2处。地质公园有效保护了全省重要地质遗迹资源、维护了区域生态多样性,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助力脱贫攻坚战略目标的实现,为我国进一步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江淮大地,沧海桑田,在安徽近30亿年的地质历史中,发生过许多重大地质事件,形成了火山、地震、断裂、岩溶、冰川、矿产以及古生物化石、古人类化石等类型多样的地质遗迹资源及千姿百态的地质景观,为地球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为旅游发展创造了极其珍贵的自然资源,同时也为建设地质公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安徽省的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类型较广泛。以岩石地貌景观、地质构造、地层剖面地质遗迹为主,其中岩石地貌景观占地质公园总数六成以上,主要有花岗岩地貌、可溶岩地貌(喀斯特地貌)、碎屑岩地貌(丹霞地貌)等类型。黄山、天柱山、九华山为安徽省“三大名山”,均为花岗岩地貌景观,也是安徽省三大世界地质公园。齐云山是碎屑岩地貌(丹霞地貌)。凤阳山、丫山、太极洞、石台溶洞群、褒禅山可溶岩地貌(喀斯特地貌)各具特色。浮山、马仁山、女山火山地貌反映不同地质时代的火山遗迹。
安徽省的地质公园分为皖北、皖中、沿江、皖西和皖南五个地质公园空间分区。皖南分区地质公园数量最多,皖西、皖中、沿江分区次之,皖北分区地质公园数量最少。安徽省地质公园空间综合密度相差较大,南北分布不均衡。

我们回顾安徽地质公园的建园过程和发展历史,有其重要和深远的意义。我们不能忘记在申报地质公园过程中的艰辛和喜悦,不能忘记在建设地质公园过程中的摸索和创新,不能忘记许许多多关心支持地质公园建设的各级领导、专家学者、游客及热心的群众,更不能忘记许许多多奉献于地质公园的有功之臣,这些都促使安徽地质公园始终在进步和成长,一步步规范融合于自然公园的体系之中,为安徽的自然资源事业、旅游事业发展和建设美好安徽贡献力量。
1、黄山世界地质公园
黄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境内,由温泉、云谷、玉屏、北海、松谷、钓桥、浮溪、福固、洋湖等景区组成,是我国著名的以花岗岩地貌、第四纪冰川遗迹、水文地质遗迹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型地质公园。
2、天柱山世界地质公园
天柱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安徽省潜山市境内,是以闻名于世的全球规模最大的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的经典地段、崩塌堆垒型花岗岩景观和古新世哺乳动物化石群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型地质公园。
3、九华山世界地质公园
九华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青阳县境内,由九华街、天台、花台、狮子峰、莲花峰等10个景区组成,是以花岗岩地貌、碳酸盐岩地貌、第四纪冰川遗迹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大型地质公园。
4、休宁齐云山国家地质公园
齐云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安徽省休宁县境内,由月华街、楼上楼、云岩湖、横江四个景区及东南部自然生态区组成,是以典型的丹霞地貌和恐龙化石等地质遗迹为特色的中型地质公园。
5、淮南八公山国家地质公园
八公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安徽省淮南市境内,北临秀水淮河,西近古城寿县,由南塘、茅仙洞、卧龙山、四顶山和西华山五大景区组成,是以早—中寒武世地层剖面、可溶岩地貌和“淮南生物群”化石等地质遗迹为特色的中型地质公园。
6、枞阳浮山国家地质公园
浮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安徽省枞阳县境内,由浮山和七家山两个独立园区组成,是以火山地貌为特色的小型地质公园。
7、祁门牯牛降国家地质公园
牯牛降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安徽省祁门县境内,由观音堂、九龙池、考坑、历溪、桶坑五个景区及龙宫岭自然生态保护区组成,是以花岗岩地貌为主,融水体地貌为一体的中型地质公园。
8、大别山(六安)国家地质公园
大别山(六安)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安徽省六安市境内,由4个园区11个景区组成,主园区为天堂寨园区,位于金寨县境内,由天堂寨、燕子河、红石谷3个景区组成;白马尖园区位于霍山县境内,由白马尖、铜锣寨、佛子岭3个景区组成;万佛湖园区位于舒城县境内,由万佛湖、万佛山2个景区组成;皖西避王岩园区位于金安区境内,由皖西避王岩、东石笋、嵩竂岩3个景区组成。是国内为数不多的集花岗岩地貌、变质岩地貌、火山岩地貌、构造地貌和丹霞地貌为一体的大型地质公园。
9、凤阳凤阳山国家地质公园
凤阳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安徽省凤阳县境内,由韭山洞、狼巷迷谷、卧牛湖、柳泉四个园区及1个公共门区组成,是以碳酸盐岩地貌、水体景观为特色的中型地质公园。
10 、广德太极洞国家地质公园
太极洞国家地质公园位于皖、浙、苏三省交界处的广德市境内,由太极洞、桃姑迷宫两个独立园区组成,是以碳酸盐岩地貌为主要特色的中型岩溶地质公园。
11、南陵丫山国家地质公园
丫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安徽省南陵县境内,由花海石林、天坑、南山三大景区组成,是以石林、岩溶洼地、漏斗、溶洞、天坑、地下暗河、岩溶湖等岩溶地貌景观为核心的中型地质公园。
12、灵璧磬云山国家地质公园
磬云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安徽省灵璧县境内,由磬云山和崇山两大景区组成,是安徽省唯一一家以灵璧石典型岩矿石命名地为特色的小型地质公园。
13、繁昌马仁山国家地质公园
马仁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安徽省繁昌县境内,由太阳山、月亮山、马仁寺、森林浴、三里湾五大景区组成,是安徽省唯一一家以裂隙式火山通道等火山机构景观为特色的小型地质公园。
14、石台溶洞群国家地质公园
石台溶洞群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安徽省石台县境内,由蓬莱仙洞、慈云洞两个独立园区组成,是以可溶岩地貌景观为主,融河流景观、瀑布景观为一体的小型地质公园。
15、明光女山省级地质公园
女山省级地质公园位于安徽省明光市境内,是安徽省著名的古火山之一,拥有保存较完好的古火山口等火山机构地貌景观,融火山机构、火山熔岩、湖泊、沼泽景观于一体的小型地质公园。
16、含山褒禅山省级地质公园
褒禅山省级地质公园位于安徽省含山县境内,地质遗迹类型包含地层剖面、地质构造、古生物、地面景观、水体景观五大类,以可溶岩地貌景观为主要特色的小型地质公园。
“巧夺天工”这句成语,是赞美之词,也是人类自我力量的一种夸耀,然而,大自然是来不得任何虚情假意的,天工其实是不可夺的。当我们伫立黄山天都峰,环视奇秀怪异的“飞来石”“猴子观海”;当我们登顶天柱山天柱峰,流连于奇特绝妙的“神秘谷”“渡仙桥”;当我们欣赏齐云山丹霞地貌;当我们赞叹八公山古老化石;当我们探索凤阳山丫山喀斯特地貌;当我们思考浮山女山火山的形成,百思不得其解大自然怎么会如此“艺术”地创造出这些令人惊叹的景观,也不知道人世上有谁能复制出这样的珍贵遗产。人一直以为自己是天地的主宰,而且越来越以为无所不能。然而,我们造不出九华花岗岩,造不出马仁流纹岩,造不出太极溶洞,造不出大别石笋…… 。
地质遗迹之所以珍贵,就是因为它失而不可复得,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就要把有价值的地质遗迹,小心翼翼地保护好,不使它们由于人为的因素而受到任何破坏。一旦破坏,回天无术。
建设地质公园,保护地质遗迹,就是保护地球;保护地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保护地球,就是无愧于子孙后代。今天,当人们对地球的认识一天天丰富起来的时候,保护我们身边地质遗迹的意识,也在一天天地觉醒。我们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个公民,都应该具有这样的意识,都要参与到地质遗迹保护的共同行动中来。
安徽16个地质公园已经在江淮大地深入人心,已经牵动了安徽地质人旅游地学的心弦,已经带动了安徽一方水土的经济发展。那些曾经是风景名胜区、旅游景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华丽转身成为世界地质公园、国家地质公园、省级地质公园,增添了新的称号和新的内涵,这不仅是各地质公园的荣誉,也是肩负了保护地质遗迹、地质科学普及和发展地方经济的责任,承担了我省自然资源管理的重要职责。
安徽地质公园二十年艰辛探索走新路
江淮自然遗迹春秋载建设发展创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