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旅看天下诗词》之专辑,《山水田园、名胜古迹诗词》之分集(十八)浙江杭州之景观
七绝三首 拜祭“西湖三傑”
“西湖三傑”,即葬于杭州西子湖畔的三位民族英雄:岳飛、于謙、張蒼水
七絕 謁岳飛墓而赞之
抗金英烈赤心魂,翊卫民族為戰神。
還我河山猶在耳,誓將外寇禦國門。
註釋與說明:
1、岳飛,字鵬舉,宋相州湯陰縣(今河南湯陰縣)人,南宋抗金名將,中國歷史上著名軍事家、戰略家,民族英雄。在宋金議和過程中,岳飛遭受投降派誣陷,1142年1月以“莫須有”的“謀反”罪名而殺害。現葬於杭州西湖畔的棲霞嶺。追謚武穆,後又追謚忠武,封鄂王。
2、現岳飛廟中的匾額“還我河山”據說為岳飛生前所言,但匾額上的字實為從岳飛各種奏折中的真跡集字而成。
七絕 謁于謙墓而嘆之
皇權墻鬩戮忠臣,昏聵不分良莠人。
昔詠石灰抒正氣,今依西子卧潔魂。
註釋與說明:
1、于謙(1398—1457),浙江錢塘(今杭州)人,字廷益。他是明代名臣,民族英雄。正統十四年(1449年)“土木之變”英宗被俘後,于謙擁立景帝,並在北京城外擊退瓦刺軍,取得了北京保衛戰的勝利。景泰八年(1457年)“奪門之變”中英宗復辟,于謙以“謀逆罪”被殺,葬於杭州西子湖畔的三臺山麓。
2、墻鬩xì:謂兄弟相爭於內。後用以指內部相爭。
3、良莠liáng yǒu 莠:狗尾草,很象谷子,常混在禾苗中。比喻好人壞人都有,混雜在一起。
4、于謙少年時曾作《石灰吟》一詩: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七絕 謁張蒼水墓而詠之
中原滲入外族腥,一代雄傑誓抗清。
壯誌未酬流盡血,西湖碧水慰英靈。
註釋與說明:
張煌言(1620—1664年),字玄著,號蒼水,鄞縣(今浙江寧波)人,南明儒將、詩人,著名抗清民族英雄。1645年(清順治元年、明弘光元年)南京失守後,他起兵抗清。1664年被俘,後遭殺害,就義前,賦《絕命詩》一首。謚號忠烈。葬於杭州西子湖畔。
七律 西湖怀古
一勺残水醉沉沦,忘却靖康羞辱痕。
吴越娃娇拥舸荡,黄淮兵败曳旗奔。
传杯递盏凉凉色,吹管拂弦暖暖音。
立马吴山胡寇到,落得仓促愧忠臣。
注释与说明:
1、一勺残水:指南宋拥有一湾西湖残水,整日沉浸于酒色淫乐之中。
2、靖康之耻:北宋靖康年间(公元1126—1127年),金朝攻陷北宋京城汴京(今开封),俘获宋徽宗与宋钦宗,北宋遂亡。
3、兵败黄淮:南宋曾兵败于黄淮地区,金军一度渡过长江,直逼杭州(临安)。宋高宗南逃至绍兴,宁波等地。
4、传杯递盏、吹管拂弦:沉湎于酒色与靡靡音乐之中。
5、立马吴山:吴山,即杭州城内之吴山。金朝海陵王在准备南下攻宋时,曾写诗:“万里书车一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提兵百万西湖侧,立马吴山第一峰。”
6、仓促:狼狈逃亡。
七絕 謁錢王陵而颂之
割據一方難善終,錢鏐思慮亶聰明。
心归正统全王室,从此千秋功业成。
註釋與說明:
1、錢王陵是唐末五代吳越王錢鏐的陵墓,位於杭州臨安太廟山南麓。錢镠(liú)(852年-932年),杭州臨安人,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創建者。錢镠因吳越國地域狹小,三面強敵環繞,從而始終歸順中原王朝,尊其為正朔。他在位四十一年,廟號太祖,謚號武肅王。
2、亶dǎn:實在,誠然,信然。
七绝 谒孤山林和靖墓
高风名士隐山房,鹤子梅妻湖水长。
人到亭中思放鹤,坟前凭吊亦闻香。
注释与说明: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又称和靖先生,北宋著名诗人。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其养鹤植梅,自称鹤子梅妻。现墓葬孤山,孤山上广种梅树,建有放鹤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