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和谐物命宁
——品读中南喜鹊的《七律•庚子洪灾之感慨》所得
常兴
2020年7月17日星期五
昨夜,初读中南喜鹊的《七律•庚子洪灾之感慨》,觉得诗的最后一句,用通俗俚语入诗,其意蕴独到。忽然与《鸟儿问答》中的“不须放屁”联系起来。便欣然顺口所诌:“当年鸟儿问答说世界局势,今日赋诗问天释庚子洪水。中国洪水之密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人与水争地盘,在自然的和谐与治理!”
今天凌晨再读,品读出味道了。中南喜鹊(实名:杨自忠)的这首七律诗确实写得不一般,诗从四川水浸街市起咏,察看大半个中国抗洪抢险的一个个场景,受灾最严重的当为“三农”!最后两句感慨系之:历来认为天之灾,神之力!过往百姓逢灾必求之神灵,必祈愿上帝,似乎在神灵那里,在上帝面前,可以找到消灾免难的安慰。谁知,神灵的功力殆尽,上帝像没长眼一样,胡乱倾倒洪水。这便是庚子之年,洪涝灾害的真实感受与思考。诗中写道,尽管人们“防洪同筑守”“巡视点钦差”,无奈旱作物已被洪水淹没,农人们的辛勤劳作将付之东流,曾经长势良好的稻秧已埋没在波浪汹涌的泽国!中南喜鹊再也无法唱起欢乐的歌,只有感慨叹息之声。他于是吟咏此诗,抒发内心的感叹。整首诗,从视觉上看,由此及彼,由点到面,点穴“三农”,悲感上仓!人与自然的较量,进退维谷啊。“三农”靠天吃饭的状况如何改变呢?这个现状与思考,也是庚子年在疫情灾后重启的又一次考验。善待自然,适应自然,保护绿水青山,才是人们适应、顺应自然的规律所循。以此足见党中央下决心保护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黄、淮等大小流域生态屏障功能的远见卓识!国策有了,民心有了,践行才能实现初心,走路才能到家!
不才上面仅仅从思想内涵上诠释此诗作。其实,该诗在形式上也有诸多可取之处,其平仄韵律和对仗也颇见功力!词汇表达准确、形象,诗的镜像和意象表现出悲凉气氛,不仅从中看到人与天斗的形象,也悟岀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真谛。写至此,便觉告一段落。静下心来,忽闻窗外滴滴答答的雨声,于是便有如下四句:
侧耳窗外有雨声,
疑似泽国添悲情。
庚子灾害古今事,
自然和谐物命宁。
是啊,自然的安泰,山川的安澜,物命才会安宁。所谓开卷有益,这便是品读的所得。
附录:中南喜鹊之《七律•庚子洪灾之感慨》
七律•庚子洪灾之感慨
文/中南喜鹊(杨自忠)
悉知天府水中街,几度乌云半壁挨。
但看防洪同筑守,又增巡视点钦差。
旱家作物淹之付,泽国秧苗浪里埋。
真庙伪师功力尽,只呼上帝乱球排!
2020.07.

作者简介:吴仕钊,笔名(微信昵称):常兴,襄阳市委党校退休人员。喜欢诗文写作,爱好文艺评论。
更多内容请长按二维码关注“芃芸国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