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旅看天下诗词》之专辑,《山水田园、名胜古迹诗词》之分集(二十五)浙江宁波之景观
七律 蒋氏故乡“溪口”
溪口古今名胜多,依山雪窦景婀娜。
剡江澄澈竹筏荡,船桨吱呀渔网拖。
百载文昌文绮丽,千年武岭武巍峨。
蒋家父子非和是,后世自然留论说。
注释与说明:
1、宁波溪口历史悠久、山水秀丽、文化底蕴深厚。在民国时期,因为出了蒋介石、蒋经国父子而声名鹊起。溪口东靠武岭,南濒剡江,北临雪窦山。雪窦山,中国名山。
2、文昌,即文昌阁。位居武山南端,剡溪之滨。初建于清雍正九年(1731),因阁内供奉首奎星,崇尚文治。故又名“奎阁”。
3、武岭,即武岭门。是进入溪口镇的必经之路,因建在武山的山脊上而得名。暗喻蒋介石为一代枭雄,崇尚武功。
七绝 雪窦山“妙高台”
峰高千丈稳听风,自认妙台呼雨灵。
大势却知难复返,徒留悲泣去乡情。
注释与说明:
“妙高台”又名妙高峰、天柱峰,因其背靠大山,中间凸起,三面峭壁,下临深渊,地势十分险峻,峰顶是一块面积约350平方米的平台,站在台的前沿,可以暸望雪窦山下的自然风观。1949年1月,蒋介石第三次下野,在家乡逗留了三个月零三天,妙高台成了他幕后指挥的大本营。最后失败,由家乡逃往台湾。
七绝二首 蒋母陵园前的感叹
一、昔年
枯枝败叶落残阳,辞母坟茔悲泪凉。
正是江山丢尽日,无颜愧对剩逃亡。
二、今日
青山存幸卧遗骨,蒋母坟茔从未孤。
华夏同宗弗记恨,招归后辈祭匍匐。
注释与说明:
1、蒋母陵园:蒋介石生母王采玉的坟茔所在,位于浙江奉化溪口镇西1公里处的翠屏山鱼鳞岙。蒋介石1949年4月25日最后一次拜别母亲之墓辗转逃亡台湾。
2、后辈,指蒋氏的后代。
3、匍匐pú fú:躯体贴地。代指跪拜祭奠。
七绝 雪窦山张学良幽禁地
联合抗日建功勋,幽禁深山叹陆沉。
困兽犹能斗三斗,怀仁却是陷良臣。
注释与说明:
1、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被蒋介石无限期软禁,溪口雪窦山是张学良将军的第一个软禁地。
2、陆沉lùchén:比喻国土沦丧:莽莽神州叹陆沉。
3、怀仁,讽喻蒋介石徒有所谓的怀仁之心。
七律 雪窦山上雪窦寺
洞流乳液雪纯白,古寺环流九岭排。
弥勒亲临施道场,弘扬释教坐经台。
开怀展示扶危力,笑脸昭宣济困才。
应梦名山成圣地,众生攘攘拜佛来。
注释与说明:
1、雪窦山纵横数十公里,主峰叫乳峰。乳峰下面有一个石洞,洞内喷出来的泉水,如乳如雪,所以称雪窦或乳窦。雪窦山也因此而得名。传说宋理宗曾梦见雪窦山,故称“应梦名山”。
2、雪窦寺因雪窦山而得名。它四面环山,九个山峰犹如“九龙抢珠”。雪窦寺已有1700年的历史。宋理宗赵昀御书“应梦名山”,遂有“应梦道场”之誉。雪窦寺被人们同称为“弥勒应迹圣地”,公认为是扶危济困的弥勒佛道场。
七绝三首 雪窦山景观组诗
一、雪窦山之“千丈岩瀑布”
一瀑凌霄落九天,半弧彩练画危岩。
琼珠玉液飘千仞,飞雪亭中看雪湍。
注释与说明:
1、千丈岩瀑布落差186米,位于浙江雪窦山。以雄奇壮观而闻名。
2、彩练,即彩虹。 斜阳映射,千丈岩瀑布经常出现彩虹飞瀑之奇景。
3、飞雪亭自古是观赏千丈岩瀑布的最佳之地,因千丈岩瀑水状如飞雪,古有飞雪瀑之称,因此此亭取名叫飞雪亭。
4、湍tuān:急、大。
二、雪窦山之“三隐潭”
拔涧悬崖三段泉,上中下落各一潭。
若实如幻时缥缈,妙景诱人趋步观。
注释与说明:
三隐潭位于雪窦寺西北,涧水从东岙村流入崖口,折为一瀑;再落山腰,直至山脚,形成三级瀑布,故称三隐潭。上隐潭以幽险见长;中隐潭以清秀取胜:下隐潭以奇秀称绝。
三、雪窦山之“徐凫岩瀑布”
一泓清水雪花飞,好似徐凫展羽翚。
千缕青苔沿峭壁,会仙亭外树葳蕤。
注释与说明:
1、徐凫岩瀑布位于雪窦寺西,传为仙人骑凫徐徐升天外,故名。
2、凫fú:水鸟,俗称“野鸭”,
3、会仙亭:会仙亭是徐凫岩下的一个观瀑亭,此处观瀑最佳。
4、葳蕤wēi ruí:形容枝叶繁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