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旅看天下诗词》之专辑,《山水田园、名胜古迹诗词》之分集(三十三)福建厦门、莆田景观
厦门:
七律 游厦门鼓浪屿
圆沙洲绿水洄潆,鸥鹭翔集鸣唤声。
环岛横礁看沧海,踏石纵径披爽风。
日光岩上日光照,皓月园中皓月升。
浪捣屿穴擂劲鼓,拟成天籁响云空。
注释与说明:
1、圆沙洲:鼓浪屿在明代前曾名圆沙洲,别名圆沙仔。
2、“鼓浪屿”名称的来历:岛屿西南方向的海滩上,有块高约两米、中有洞穴的礁石。每当浪潮冲刷礁石,洞穴就会发出擂鼓的声音,该石被名为鼓浪石,鼓浪屿也由此而得名。
3、日光岩、皓月园均为鼓浪屿上的著名景点。
4、诗中第七句中含有“鼓浪屿”三个字。
5、拟成:写成;谱成。
6、天籁:天上的音乐;仙乐。
七绝 鼓浪屿妙(藏头诗)
鼓响沙滩壁立石,浪拍穴洞涨潮时。
屿中疑奏打击乐,妙曲天成欣赏诗。
注释与说明:
“鼓浪屿”名称的来历:岛屿西南方向的海滩上,有块高约两米、中有洞穴的礁石。每当浪潮冲刷礁石,洞穴就会发出擂鼓的声音,该石被名为鼓浪石,鼓浪屿也由此而得名。
七绝 鼓浪屿上望金门
聆听海浪诉说声,分裂无颜对祖宗。
隔岸二门咫尺远,何时再叙手足情?
注释与说明:
1、二门:金门与厦门隔海相望,前者处于台湾当局统治已达六十多年之久。
2、咫尺zhǐ chǐ:比喻相距很近。
七绝 覆鼎岩上郑成功塑像
岩巅仗剑望潮汐,演义当年鏖战急。
翊卫明朝抗清入,民族正气斩荷夷。
注释与说明:
1、郑成功是17世纪明末抗清名将、民族英雄。
2、荷夷:即荷兰侵略者。1624年(明天启四年)荷兰殖民主义者侵占台湾。郑成功于1661年率军收复台湾,赶走了荷兰侵略者。
七绝 皓月园
园中皓月正团圞,碑刻功勋多綺篇。
未在台湾驱外寇,何人肯记郑家贤?
注释与说明:
皓月园:郑成功纪念园,纪念郑成功驱逐荷夷,收复台湾的历史功绩。
2、团圞tuán luán:圆貌;团聚。
3、綺篇:美好的篇章。
七绝 登“日光岩”
日照危石独上岩,巡眸鹭岛绿鼋盘。
足跻高处未觉晃,灿烂光晖细浪翻。
注释与说明:
1、日光岩:俗称“岩仔山”,别名“晃岩”。相传1641年郑成功登上日光岩,将“晃”字拆开,改之为“日光岩”。是鼓浪屿最高之处。
2、眸móu:指眼睛:
3、鹭岛:厦门别名。
4、绿鼋盘:比喻从日光岩上俯视,鼓浪屿活像一只绿色的大海龟,盘踞在大海之上。
5、跻:登;升。
莆田:
七绝 参观妈祖庙有感
渔民出海敬神灵,缭绕香烛熙攘声。
两岸同胞祈妈祖,齐心盼望统一成。
七绝 南少林寺
少林由北到南陲,武术发扬史册垂。
绝技独门鸣鹤响,赋于遗产更光辉。
注释与说明:
1、南少林寺位于莆田荔城区西天尾镇九莲山林山村。南少林寺前身名“林泉寺”,建于南朝永定年间(公元577年),唐初因十三棍僧救唐主有功,太宗皇帝特敕北少林昙宗方丈,在南方建少林寺,称为南少林寺。
2、鸣鹤拳:鸣鹤二十八宿是南少林拳种之一,起源于白鹤拳,后演变为飞、鸣、宿、食四类拳种。为福建省代表性拳种。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七绝 咏九鲤湖
跨鲤成仙为美谈,留得碧水胜甘泉。
飞流直下千寻壁,瀑漈泱泱聚百潭。
七绝 题菜溪岩心动石
石动惹得心动急,骋驰百里探神奇。
风来一阵几疑坠,却是千年矗岭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