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旅看天下诗词》之专辑,《山水田园、名胜古迹诗词》之分集(三十四)福建泉州景观
七律 泉州西湖
清源山麓落泉泓,疑是招徕西子情。
四岛三桥仨水域,岛幽桥巧水纯清。
云疏雨细霓虹卧,浪浅风轻船舫行。
白鹭一鸣天籁起,刺桐阁上望奇峰。
注释与说明:
1、西湖公园位于泉州市区西北部,紧临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清源山,主要由三座名桥、三片水域和四座岛,以及由 “风起筝飞”、“远峰近月”、“刺桐双塔”、“古城揽胜”、“清源晚钟”、“双岛鹭鸣”、“玉桥荷色”等七个景点组成的城市公园。四岛分别是枫林岛(中心岛)、桃花岛、生态岛、花果岛,三桥分别是21孔桥(仿建北京颐和园十七孔桥)、单孔(仿建吴江玉带桥)、五孔桥(仿建扬州瘦西湖五亭桥)。
2、西子:借指杭州西湖。
3、天籁:犹如天上的仙乐。
4、刺桐,泉州的别称。刺桐阁,耸立于西湖上。
七绝七首 咏泉州西湖七景
一、风起筝飞
春风和煦暖流升,湖畔传来铃响声。
一串风筝昊天上,爷孙携手仰云空。
注释与说明:
1、和煦héxù:温暖。
2、爷孙携手仰云空:爷孙共放风筝的情景。
二、远峰近月
林峰黝黝远云空,淡淡清源夜色中。
湖水银光叠细浪,三桥四岛月儿明。
注释与说明:
1、黝黝yǒu yǒu:黑盛貌。
2、淡淡dàn dàn:形容颜色浅淡。
三、刺桐双塔
双双石笋杵苍穹,古寺开元与刺桐。
远眺近观别有趣,红阁白鹭塔玲珑。
注释与说明:
1、刺桐:即西湖上的刺桐阁。
2、双塔:即开元寺的两座塔。
3、石笋:比喻石塔。
4、杵chǔ:用长形的东西戮。
5、苍穹:苍天。
四、古城揽胜
揽胜泉城古朴容,宋唐韵律雅明清。
刺桐阁上观遗迹,赋曲吟诗南闽风。
注释与说明:
1、古朴容:泉州的古朴容貌。
2、宋唐韵律雅明清:保持着唐宋时期的风韵与明清时期的雅致。
3、南闽风:闽南风情。
五、清源晚钟
清源峰岭暮苍穹,幽谷绵绵送晚钟。
明镜高悬湖潋滟,耳边天籁醉心情。
注释与说明:
1、清源,即清源山。
2、明镜:指月亮。
3、潋滟liàn yàn:水波荡漾貌。
4、天籁:天上的仙乐。
六、双岛鹭鸣
姊妹青螺泛碧泓,一群白鹭岛扎营。
晨曦飞掠声声唤,日落归巢梳羽翎。
注释与说明:
1、青螺:比喻岛像青色的螺蛳。
2、泓:深而广的水。
3、羽翎:翅膀、羽毛。
七、玉桥荷色
长虹一道掩莲蓬,玉影纤纤荷色红。
夜月华灯桥闪烁,晴空绿掌水中擎。
注释与说明:
1、莲蓬:莲荷。
2、玉影:桥的影子。
3、纤纤xiānxiān:细长柔软。
4、擎qíng:向上托举。
七绝藏头诗二首 清源山幽(同韵)
一、
清爽凉风入树丛,源于壑谷上危峰。
山青水秀花团簇,幽静怀中颐养情。
二、
清风凉爽入林丛,源自川穴过岭峰。
山静水宁闻鸟语,幽深怀抱动柔情。
注释与说明:
清源山地处泉州市北郊,历史上因泉眼诸多亦名“泉山”,因山高入云又名“齐云山”,因位于市区北郊也称“北山”,因三座山峰鼎峙,也称“三台山”。 素有“闽海蓬莱第一山”之美誉。其与泉州市山城相依,相互辉映,犹如名城泉州的一颗璀璨明珠,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七律 清源山佛道同山有感
名山梵呗古居多,佛道清源山半夺。
道观庙寮门对立,仁德善义径一辙。
北峰仙雾盘盘绕,南岭香烟絮絮罗。
两教若能合法力,众生普渡更降魔。
注释与说明:
1、清源山是道教名山,但实际上在清源山上却是道教和佛教并存,分南山北山各占半边,且和平相处。故而感叹之。
2、佛道:佛教和道教。
3、夺:占领。
4、罗luó:散布:罗列。
5、寮liáo:小屋。
6、辙zhé:车轮压的痕迹。